又到了周末,伟子膝盖上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睡了几天懒觉。今天早早起床了。他知道今天喜旺放假了,想邀喜旺去油坊玩。喜旺一个星期以来天天早起去读书,今天还没起来还在睡。伟子来到喜旺床边叫他起床,他不肯,转过身去不理他了。伟子不放手,继续在推他。“走开,走开,我还要睡。”
看伟子不动,喜旺就大声喊了:“奶奶,奶奶,把伟子舅舅搞走啰,烦死了。”
奶奶来对伟子说:“你先去玩哈,他天天起来早,今天让他还睡哈,你的脚也还没全好,今天还在家休息一天。莫乱跑,知道吗。”
伟子见喜旺也叫不动,亲家伯娘还不让我出去,一脸不高兴的离开了房间。喜旺一直睡到了奶奶叫他吃点心,才慢吞吞的起来。看见伟子一个人没精打彩的座在门前走廊的板凳上。各自吃了点心。喜旺婶婶也没起来吃,听婆婆说昨天晚上肚子又痛了。婆婆知道是快要生了的近几天该有的反应,她知道这就是做母亲的磨难。一直到早上才舒服,现在才睡了一会儿。伟子妈妈见了女儿那根带子还差一点点收尾,她估计女儿现在要完成很难了,于是便把那织裙带的凳子搬出来座在门口帮女儿织完。中午过后,天下也下起了小雨,伟子妈把凳子搬到了亲家母住的茶堂屋继续织。伟子本想把点心吃了,喜旺也起床了,想邀喜旺去油坊去玩,现在一看下雨了,想出去玩也没戏了。喜旺也不想出去,看见下雨了,反而很高兴,可以不受伟子的纠缠。他见伟子妈到茶堂屋来了。就突然想起了她说过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事。今天是个好机会,下雨天,那儿也去不了,就叫婆婆说说趣事。他来到婆婆身边说道:“婆婆,上次你不是说你们界上有很多趣事吗?今天就给我讲讲啰。”
喜旺奶奶说:“伢儿嘎,莫来添乱啰,等婆婆把这带子织完起啰,要不然都赶不急了,你婶婶估计就这两天要生了。”
婆婆说:“亲家母,不要紧,我就给伢儿讲一讲,反正也没事也不影响织带子。”
伟子也没处可去,就座到了喜旺的床上,翻身放倒。婆婆说:“那我就先讲哈我烧炭时碰到的事,我们界上山多,没什么稻田,只有一些沿山坡开凿的梯田,一块大一点的平地都没有,我们院子的房子也是沿着山坡一层一层的建的。所以田里活也不多。就多点山里门路。你们这山下面也没看见有人烧炭。我们界上到处都是硬杂木树,像什么尖梨树、椆木、杞木树等都是很好的烧炭木料,你们这下面用的木炭都是我们界上烧的卖给山下。”
她说她从小就象男孩子一样上山砍柴,放牛,干农活。上山烧炭。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烧炭可是一个辛苦活,一般的炭窑都挖在远离村子的深山里。便于就地取材。首先要挖一个窑,找一个有小土坎的地方,上方是个小平地,挖一个窑体,也就是一个坑,有大有小,一般就是深一米,宽一米,长两米左右,再在土坎的下面挖一个烧火的洞与上面的坑相连就行了。然后就去砍柴,装满哪个坑。大概要两千斤柴,装满后再在上面盖上大约三十公分的土夯紧。再在下面的烧火洞烧五到六个小时点燃里面的柴后就不要烧了,等待里面的柴全部燃烧但又还没有化为灰以前堵死烟道和烧火孔,让它缺氧熄灭冷确后炭就烧成了。整个过程说起来好象很有意思,但要你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让一个女人去做。婆婆说其实就只是烧炭都不是什么事,主要是烧炭时在山上碰到的事才危险。常言道: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经常一个人在山上当然也不会不碰到怪事和危险。就说去年秋天吧,伟子五岁多点。伟子爸爸被村里抽去外面修铁路了。下半年了,界上天气冷得早,立秋后就开始冷了。为了过年时伟子爸爸回来有炭用。她便一个人带着伟子和干粮上山烧炭了。在山上搭了个避雨的小棚子。炭窑是往年挖好的,今天第一天来后,把棚子打好后,又割来很多茅草铺着,然后在茅草上铺了一床被子,叫伟子呆在那里莫乱动。自己首先就去清理了窑内的浮土和杂物。中午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她就开始在周围砍柴装窑,伟子也不老实了,跟在妈妈身后帮倒忙。一直搞到天黑,柴还没砍够。算了,明天再砍吧,第一晚就这样平安而过。第二天一直到中午才装满了炭窑,接着担土把柴全部封上,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也真累了,先吃了晚饭,天黑了,才慢慢开始在窑里烧火。从这时起就轻松一点了,就只是烧火,掌握一下火候就行了。累了两天了,因为棚子就打在窑门边,就可以座在被子上添火,晚上有点凉,还可以烤窑堂里的火,一举两得。晚上正在火堆旁迷迷糊糊睡着,突然一阵“噗,噗”的声音吵醒了她,她见伟子睡着了,没吵醒他,偷偷看去,原来一头野猪正在不远处的苕地里拱地呢,正吃得欢。婆婆说野猪最喜欢吃苕,人若果不攻击它,野猪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也没有来攻击她的意思。吃饱后,“扑哧扑哧”大摇大摆的走了。也许是当时野猪很平常吧。她也没有感到害怕。只是把窑火烧得大点继续睡觉。第四天晚上,也就是过了今天晚上就要封窑了,天亮后就可以回家了。这几天下来有点累睡着了,到了半夜的时候,伟子要屙尿,她起来准备抱伟子去棚子外屙尿,她突然感到有什么不一样,只见不远的树上有两只禄油油大眼睛正盯着她呢。她当时一惊,这是什么?也不出去了,就在睡觉的草边就让伟子屙了,她把伟子放到被子里叫伟子不要出声,她想:这家伙可能不喜欢吃苕,喜欢吃肉吧。要不不去拱地而来看着她呢.要不就是天气太冷想来烤烤火吧.既然那东西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她也就一眨不眨的看着它.慢慢的她越来越看清,那家伙很大,而且身体上布满了铜钱斑纹.原来那是一只金钱豹,她心一想:不好,那可不是好若的,喜欢吃肉的主.不是看上我俩娘儿了吧.一夜都不敢睡了,于是便两眼对两眼对了一晚上.直到天已发白,那家伙才慢慢走了.他也赶紧拉着伟子回家了.她说也没有觉得特别的怕,因为在她年轻时还看见过更怕人的,老虫,她还告诉喜旺,你如果看见老虫,你也不要跑,你只要拿一个比你头大的东西遮住你的头,比如,伞,斗笠,反正比头大的东西就行了,老虫会张开它的嘴比划一下,如果一口咬不下你的头,便会离去。她还讲了很多关于山上的事。从春天开始,山上到处是花。白色的野樱桃花、淡黄色的木椒子花,走到山上真是香啊。由其是那满山的映山红开了,那才是真的漂亮。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整片整片,真叫是花的海洋,虽然你们这山下也有,但是没有我们界上的花多。上半年是看的,下半年就是吃的了,首先是那白白的木罗瓜(也叫八月瓜)肉,它的树是一种藤状植物,附着在高大的树木上,长得椭圆形,外表看来有点像红暑,成熟后半斤左右,不光人喜欢吃,野生动物、鸟都喜欢吃。木瓜到了成熟时,它那厚厚的壳就会自然烈开,露出诱人的、嫩嫩的白色果肉。鸟儿是最早发现美食的,当人们发现己烈开的木瓜,十有八九已被鸟儿先行品尝了,人们很少能摘到烈开的木瓜。要想赶在鸟儿品尝前得到成熟的木瓜,那就需在木瓜刚烈开一条缝的时候就把它摘回来,在家放一天,它便完全烈开了。婆婆这么一说,喜旺感觉眼睛里出现了那白嫩的木瓜肉,口角不自觉的流下了长长涎水。这还没完呢。然后就是那甜甜的葛根,山上到外都有,葛根是长在地里的,如挖到大的有几尺长,象藕一样,一节一节的,最十粗的有成年人的脚肚子粗,小的就直接蒸熟嚼着吃,大的淀粉多,就可以做成我带跟你那种白团团,可以存放和携带。再就是酸酸的野生猕猴桃,野葡萄等等说得喜旺的眼放光芒,似乎有了一种立即去界上的冲动。婆婆问喜旺,住在界上有味吗。喜旺不住的点头。伟子躺上床上一动不动,虽然他也住在界上,妈妈说的也是真的,但确提不起他的任何兴趣,他心想这么简单的事,我们界上的孩子都会做,有什么稀奇的吗?他今天的心思其实还在榨油坊。这时婶婶走过来了。婆婆马上站起来问道:“舒服些了吗?我去帮你做点吃的。煮几个鸡蛋好吗?”
婶婶说:“好的,还真饿了。”
婆婆准备去厨房。喜旺奶奶忙走过来说:“亲家母,你莫动,你就在那把那个带子织完起,顺便问问九妹情况,我去煮。”
九妹妈说:“也好。”
说完又在座下来了。对九妹说:“现在起莫乱动了,有情况马上对我说,到这个日子了说生就生了。”
女儿答:“好,晓得了。你不是刚才在给喜旺讲古人吗?我刚才也听到点,还有一个趣事也可以和他讲哈。”
妈妈问:“还有什么趣事?”
女儿说:“就是赶山(打猎的意思)。”
妈妈说:“赶山,那我没赶过,不太熟熟悉。”
喜旺就说:“不要紧,你随便讲讲啰。赶山是什么味道啰。”
婆婆就开说了:她说把她晓得的讲哈,我们界上我前面说了,没多少田种,但山上的野货(野生动物)多,什么野兔子、野狗、黄麂子(野山羊)、蛇、野猪、豹子等。所以界上人很多家里都有火铳(猎枪)。田里的活做完了就上山做陷阱、放夾套等抓野货吃。但陷阱、夾套也只能抓些小野货,像黄麂这样十几二十几斤的大货,那就要带着狗和火铳去了。如果碰到野猪一个人一般不敢下手。比如谁看见那里有头野猪,就邀上几个有火铳的带上多条厉害的狗一起去。因为一但野猪被伤,中两枪也没什么事,力量惊人,它会马上扑向伤它的人。因为火铣一次只能放一枪,如果不多有几杆火铳连续开枪。加上多只狗的围攻,人是跑不掉的。一但成功打到了一只野猪,大家在山上就地就分了肉了,人人有份,就是在场的狗也有自己的一份。甚至路过的人碰上了,也分你一块。这叫“山上的野货见者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