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1 / 1)

丹娘 柔心糖 1214 字 2天前

赵氏忙了一圈,这才想起怎么缺了个儿媳,便命人叫来了金氏。

这金氏来是来了,装模作样地帮忙了一阵子,又寻了个由头回自己屋里去了。

“嘿,我还使唤不动她了。”赵氏一阵气闷,单手叉腰杵在门口,指着金氏离去的方向骂道,“哪有这般做儿媳的,我这忙前忙后的是为了谁?我瞧那会子就是她这样不上心,我儿才险些着了道!!”

一旁听着的芮氏垂眸,嘴角抿了抿,没吭声。

赵氏本就憋着气呢,一开口就停不住。

见她越说越火气大,芮氏赶紧上前劝着。

比起三儿媳,这位芮氏就显得聪慧沉稳得多,三言两语就将婆母劝住了。

又忙了一会儿,芮氏才回到自己院内。

恰逢丈夫忙完回来,屋子里点着一盏烛火,宋竹砚坐在书案前,一边是微弱的灯光,一边是不甚明亮的日光,两边比照着,竟也能一页页地看下去。

见妻子回来了,他才将视线从书卷上挪开:“前头吵吵的都在说什么?你与三弟妹不是一起帮忙的么,怎么还闹出这些动静来?”

芮氏轻柔莞尔,抬手理了理旁边架子上的料子。

这是她打算给自己孩子裁剪新衣裳留下的。

都是她娘家托人送来的,端的是上好的,芮氏瞧着就欢喜。

“还能什么事,不就是为了爹爹说了你与三弟可能外放的事儿么?母亲是个什么性子你也知晓,最是勤快停不下来的,得了信哪里还能坐得住,自然要提前安排的。”

芮氏笑着说完,回眸望向丈夫,“这事儿可定了?”

宋竹砚:“差不多了,我觉着多半会是我。”

“你倒是想。”

“你若嫌苦累,就留在府里照看孩儿。”他抬眼轻笑。

“哪有夫君出门,我一人留着享福的,自然是要夫妻一体,真要外放了,我定要与你同去的。”芮氏略带羞涩。

其实外放一事,他们夫妻也不是头一回经历了。

是很辛苦,也很不容易。

但相应的,若是做得好,也很值得。

宋竹砚夫妇就是尝过甜头的,自然对外放没有太多抵触。

相反,宋竹砚怕是还很期待。

能有一番作为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

这一厢夫妻二人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尽显琴瑟和鸣;另一厢的宋竹砾与金氏却显得气氛沉闷,有些压抑。

自从上次那事儿后,金氏就不大爱与丈夫搭腔。

原先觉得这对兄弟中,还属自家男人才华横溢,洒脱自在,如今瞧瞧过起日子来,还是二哥那样的人踏实稳重。

二嫂芮氏爽利果断,配上二哥的温吞上进,竟刚刚好,小日子过得红火甜蜜。

再看看自己这边,宋竹砾虽说才情斐然,博古通今,但却总是想了些旁人想不到的东西。

说好听了,叫曲高和寡;说难听了,就是孤芳自赏。

有时候是惊喜,更多时候却是惊吓了。

金氏觉着还是自个儿和孩子的身家性命要紧,惊不惊喜的也不重要,但惊吓是半点不想再来一次。

宋竹砾还等着妻子主动开口。

谁料金氏吩咐了丫鬟婆子,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也没想起屋子里还坐着另外一人。

宋竹砾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

金氏恍然大悟:“还不快点给三爷上茶!”

宋竹砾:……

丫鬟倒是忙得快,一盏冒着热气的茶水送到了宋三爷的手边。

宋竹砾摆摆手,屏退众人:“你应当听说了吧,外放的事情……”

“嗯。”金氏随意应了一声,走到床榻边开始收拾衣裳被褥。

“你这些天多帮帮忙,顺便也从母亲那儿探听些个消息,这一次的外放说是推荐的,若是父亲能属意于我,那便能再一次离京去外头走走。”

他说着,满眼放光,似乎对自由充满了期待向往。

金氏将衣裳叠好了,仔仔细细放在枕边。

闻言,她缓缓转身坐在了床榻边上,远远望着丈夫,唇边划过一抹淡淡的嘲弄。

“好。”她没有拒绝。

嘴上不拒绝,但事情做不做还不是在她?

横竖不在明面上起冲突就行。

得到妻子的答复,宋竹砾很满意,又叮嘱了两句拿起书卷直奔书房。

他刚走,金氏就沉下脸来。

身边的嬷嬷担忧:“奶奶,你真打算去说啊……如今老爷可对咱们三爷大不如从前了。”

金氏冷哼:“做他的春秋大梦吧!”

经历过之前的胆战心惊后,她哪里敢让丈夫外放?思来想去,还是留在圣京,留在宋府比较稳妥。

不然以宋竹砾的性子,真要离京,重到一片广阔天地间,还不知能潇洒成什么样……

旁人家儿郎是流连花丛,她嫁的男人却专爱书本山河,最爱奇思妙想,若不是在朝为官,她也懒得管他那么多。

想了想,金氏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谁要说谁去,反正我不去。”

是以,消极怠工成了金氏这段日子的常态。

一直到将近月底那会儿,丹娘回娘家看望老太太。

丹娘每次来,都能得到阖府上下的热烈欢迎。

尤其几位嫂嫂。

除了芮氏、金氏之外,今天郑氏也早早露面了。

如今郑氏是唯一一个庶出媳妇。

原本夹在两个嫂子中间,她的丈夫又不是太太所出,这日子应当难熬得很。

偏郑氏虽柔弱,却不蠢笨,竟也叫她摸索到了另外一条生存之路。

老太太拉着丹娘的手,冲着郑氏抬了抬下巴,笑眯眯道:“这段时日多亏了你五嫂嫂,整日家的来陪我说话,倒也不显得寂寞。”

丹娘眼前一亮:“五嫂嫂有心了。”

郑氏温温笑道:“瞧七妹妹说的,孝敬老太太本就是咱们做子女的本分,再说了……我也不是个爱热闹的性子,陪着老太太念经诵佛,抄抄佛经什么的,也挺有趣。”

见郑氏眉眼间一片清明开朗,丹娘就知晓她说得是真心话。

谁对老太太好,丹娘就觉得谁格外亲切。

当即她就拉着郑氏的手,笑得特别温煦亲昵:“还得是五嫂嫂,换成是我呀就没这样的好性子喽。”

“你呀。”老太太似乎想起了过去的趣事,“让你跟着一道跪经都不肯,那蒲团下头藏着钉子呢!多待一会儿都不成!”

闻言,众人笑作一团。

郑氏那皙白的脸蛋上飞起了两朵红晕,更添几分丽色。

这边有说有笑的,外头却传来了争执声。

丹娘眨眨眼,装作没听到。

其实就在刚刚她就已经听到了动静,只不过这会子气氛这么好,外头吵的又跟自己无关,她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情。

谁知这争执的声响越来越近,就连老太太都听见了。

“这是你老子的声音。”老太太嘴角发沉。

只一眼,丹娘就明白老太太的想法。

宋恪松乃一家之主,该有的体面尊贵要有,这份体面不光靠晚辈尊敬来给,更要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像这样不顾一切在府里大吵大嚷的,叫晚辈们瞧见了成何体统?

“许是父亲有糟心事,您别急。”丹娘赶紧劝着。

话音刚落,房门被猛地推开,宋竹砾一个箭步冲进来,对着老太太就跪下,咚咚磕了好几个。

“求祖母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