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泰王”吕襄阳死而复生(1 / 1)

吕襄阳用脏袖子将大嘴巴一抹站起身后说道:“皇上,该吃也吃了,该喝也喝了,该上路了。”

“没有什么话说了吗?”萧墨然问道,

“没有了皇上,皇上别忘了对我的承诺啊,我去了。”

说完,吕襄阳拖着重重的脚镣就向门口走去。

此时,不仅慕容俊、就连周叶、陈大斧、王祥、王钧、余谦等文武大员也生出了对吕襄阳的敬佩之情。

慕容俊心如刀绞,他是多么希望皇上能在此时下令赦免吕襄阳的所有罪过,让他将功折罪啊。

但是,皇上未发一言,听任士卒将其押着向远处走去。

为什么?

为什么皇上连我慕容俊都能饶恕,为什么不能饶恕一个保境安民的老实人?

还是我害了他啊,当年不是我劝着他入李永生的阵营,他就不会死!

如果不是我给他写封信,他就不会主动送死!

不对,都是因为公孙璇,公孙璇为何不来?

其他的将士们为何不来?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主帅替他们死?

真为吕襄阳感到不值得!

慕容俊眼中的不解变成了怒火,他恨不得立即请求皇上,带兵歼灭楚地,活捉公孙璇,也让他尝尝千刀万剐的滋味。

之后,慕容俊也想好了自己的出路,自己前面坑害了侄子慕容复,今日又坑害了吕襄阳。

他实在无颜活在这个世上!

唯有一死,才能一了百了。

到了此时,慕容俊又变成了哀伤的表情。

这一切都被萧墨然看在了眼里。

但是他并不动声色。

吕襄阳就这样被押送着,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好了,诸位爱卿,如今楚地贼首授首,楚地就成了乌合之众,相信在征东大将军东方翼的指挥之下,不久就能重入我大炎版图!”

“恭贺皇上!”

“好,大家接着议事!”

……

慕容俊就像失去了灵魂一般,完全听不进朝堂上的意见。

他这是最后一次上朝,自明日起,他就要跟皇上请假,请求皇上允许自己不参加早朝!

就这样,半个时辰过去了。

慕容俊觉得度日如年。

“好了,诸位爱卿,今日的事情就议论到这里吧,散朝!”

“皇上!”

司礼监刘贤也快站不住了,没想到今日的早朝这么多事,他迫不及待地要喊“退朝!”

没成想,一个人赶在了自己之前,叫了声“皇上!”

萧墨然一看,原来是御林军左将军、自己的爱将陈大斧。

“今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陈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陈大斧因为既不懂武略又不懂治国理政,所以平时在朝班上就凑个人数。

一般来说是不发言,不说话的,所以今日大家见陈大斧出班上奏,颇觉意外。

“皇上,俺不知道该怎么说,俺觉得吕襄阳也算个英雄,武艺跟俺差不多,不,在俺之上,俺打不过他!”

“陈爱卿,你直话直说。”

“好,皇上,俺本来刚才就想说,但是又怕误了大家朝政的事,所以,大家说完了,俺请求皇上,能不能让俺去给吕襄阳收尸!”

“你去给一个曾经差点置你我于死地的罪囚收尸?”萧墨然问道。

“嗯,其他的俺不懂,俺觉得吕襄阳也算个爷们,他都死了,还请皇上允许!”

“好!你现在就可以替他收尸了!”

“好的皇上,谢谢!”说完,陈大斧就等着退朝离开。

刘贤刚想喊“退朝”,却被萧墨然阻拦。

刘贤非常惊讶,今天是怎么了,不是没有事情可以议论了吗?皇上还要干嘛?

萧墨然此时站起身来,“诸位爱卿,你们心中肯定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朕非要置吕襄阳于死地,反而对其他招安的人员不闻不问?”

“而且你们心中也怀疑,是因为吕襄阳竟敢自不量力,北伐中原,差点要了朕的命!朕怀恨在心!”

“是不是,镇国公?”萧墨然笑道。

“不敢!”慕容俊慌忙回道。

“朕懂,朕对你们都懂,朕也是性情中人,朕也想赦免他,但是国有国法,朕若开了这个口子,后代帝王就会开更大的口子,那样,将一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十分危险的,即使这个人是尧舜再世的皇帝!”

皇上到底要说什么?

左丞相王祥、御史大夫王钧、吏部尚书窦虎大体都能听得懂皇上要说什么。

但是武将们却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不知皇上要干什么。

“朕往日说过,天下有德者居之,何党篡政以来,江山社稷如在风雨之中飘摇,黎民百姓铤而走险,实在是因为没有了活路,朕熟读诸子百家,理解!”

“但是吕襄阳却在朕施德政之后,天下即将大定之后,仍然北伐中原,纯粹是为了一己之私利!置百姓安危于不顾,置中华文脉于不顾,请问大家,该杀不该杀!”

“该杀!”

“该杀!”

“无规矩不成方圆,朕所以将其杀之,以儆效尤!”

说完,萧墨然用手指着殿门之外。

众臣见皇上的手一直没有放下,一直指着众臣身后的殿门。

于是,大家纷纷转头去看。

这一看不要紧,竟然有一个身穿大炎二品武官官服的人出现在殿门口。

此人脸色发黑,满脸大胡子,雄壮无比!

吕襄阳!

陈大斧叫了起来。

经过陈大斧这么一叫,大家才把眼前这个威风咧咧的大将跟刚才身穿脚镣和囚衣的人对比起来。

就是吕襄阳。

镇国公慕容俊本来没有回头,但是经过陈大斧这么一叫嚷,他赶紧回头看了看。

真的是陈大斧!

慕容俊带着满脸的疑问将目光转向了萧墨然。

众臣也是如此。

“哈哈,吕襄阳已经死过一回了,今日的这个吕襄阳已经脱胎换骨!”

原来,萧墨然早就有所准备,命人将吕襄阳送往午门之后。

就曾提前下过命令,看吕襄阳的表现,若他真心归依,必然无怨去死。

若非如此,必然会反抗,或者口中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如如此,则斩之。

但是,吕襄阳坦然受死,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或者怨恨。

甚至,当刽子手要上刑的时候,他也没多看一眼。

大臣们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既然吕襄阳已经穿上了二品官袍,相信皇帝应该有所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