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殊途同归(1 / 1)

“哈哈,无论怎么说,请降的是你,对本帅大放厥词的也是你,请问诸葛先生,你现在有这个资本吗?你的生死,全凭本帅一句话,本帅有皇上赐予的生杀大权,更不要说对尔等叛民,就是威震一方的大将,生死也凭我一句话。”

诸葛鸣勒转马头,对王飞说道:“都言‘黑面阎罗’冷血无情,果然名不虚传,但是元帅,某虽一文人,却非贪生怕死、攀龙附凤之辈。某之所以出山,并非是因为郭峰,而是因为赵龙将军,赵将军虽在贼营,颇有侠气,代某当众受辱,并救下某之性命,敢问元帅,某替赵将军做事,可否?”

“再有侠气,也是贼人。”

“侮辱我一人可也,请元帅莫要侮辱赵将军!”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也,既然造反,又不让说,既然投降,还想挣面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哈哈啊哈哈!”

诸葛鸣看着狂笑不止的王飞及其部下,感到羞愤难当,于是冷笑两句说道:“之前某被迫委身贼营,一是报赵将军之恩,二是为了蜀省黎民百姓,对元帅一直仰慕,对今上的雷霆手段也赞叹不已,心早就神往,若不是报赵将军之大恩,某怎么会在贼营之中而抗拒大军?但今日见元帅如此神情,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名不副实。”

听到这句话,王飞停止了笑声,回问道:“怎么个名不副实法,难道对你们毕恭毕敬就是名副其实了?笑话!”

“元帅不问青红皂白就揶揄讽刺,试问,那些还在贼营的将士如果听说元帅如此对待我等,当如何?”

一句话将王飞问卡了壳,对啊,虽说朝廷目前摆脱了亡国危机,但是天下还有一多半都握在秦、吴贼军手中,如果今日之事被好事之徒大肆散播,对我朝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想到这里,王飞对诸葛鸣拱手言道:“先生一言点醒梦中人,本帅刚才确实无礼。”

“元帅,可否听某细细道来这前因后果,再对某作一评判可否?”

“好!本帅就让你畅所欲言。”

诸葛鸣拨转马头,和王飞并辔而行,从自己意图报效朝廷,遭遇何党乱政说起,然后说到自己隐居山林,被郭峰羞辱、赵龙舍命相救,再说到赵龙被害,自己回归朝廷的契机成熟等等。

两个人一个说得动情,一个听得仔细,不知不觉,两人到了略阳城下,诸葛鸣下马替王飞牵马说道:“元帅,按照规矩,我应该替元帅牵马入城。”

王飞赶紧下马,拱手回礼:“先生大名,天下皆知,只是郭峰不识璞玉,故难成大事,老夫自然是恨先生以大才而不报朝廷,反而投身贼营。所以刚才老夫说话有些过头,难为先生了,现听先生一一说来,焉敢让先生执辔,先生赤子之心,老夫必将上奏当今皇上。”

听到王飞如此说,诸葛鸣不禁泪流满面,慌得王飞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诸葛鸣忙擦了擦眼泪说道:“让元帅见笑了,如今能重归朝廷,做一良民,心情豁然开朗,之前虽为报恩,委身贼营,助纣为虐,已经罪孽深重,而那种压抑的心情也难以诉说。”

“哈哈,原来如此,先生不必难过,今后建功立业,以功抵过,方显英雄本色!”

说完,王飞并未让诸葛鸣牵马,而是相互搀扶进了略阳城。

这种景象让略阳城外列队迎接中的士兵大感诧异,想到在伪秦国的待遇,他们也顿时生出了为朝廷建功立业、受朝廷尊重的志向,毕竟朝廷现在蒸蒸日上,而造反这条路成了死胡同。

进入城内府中,分主宾坐定后,诸葛鸣说道:“蒙朝廷收留,我意为元帅当马前卒,率领这十万部队攻下成都,所以,还请元帅接收汉中各城池。”

王飞想了一会说:“先生也大可不必,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先生兵力虽广,奈何蜀道艰险,不可贸然进攻。”

“元帅不必担心,我在成都也经营多年,了解个中险要,况且苟无用人如其名,真是一无用之人,若不趁其残兵败将之时讨伐,恐后被其占据艰险,那就要费一番周折了。”

“嗯,也在理,那我等需要做什么呢?”

“元帅大军一路征伐,只需在后维持汉中及秦地治安,让朝廷尽快派出改革人才接收、改革即可。我意图独自拿下成都,并非争功,除了做成报效朝廷第一功之外,还是为了给赵将军报仇雪恨。还请元帅允许。”

沉思一会,王飞抬头对诸葛鸣说:“那就有劳先生了,若先生有困难之处,老夫必率领大军支援。”

“敢不誓死以报?”诸葛鸣动情说道。

说完,诸葛鸣传令造饭,吃完饭后全军撤出略阳城,由王飞元帅接收,令略阳城粮草不动,全部留给王元帅,吃完后全军前往汉中,然后部署征伐事宜。

这下,王飞才算真信了诸葛鸣归降。

因为略阳城是汉中要道,陈仓道门户,而诸葛鸣不仅让出略阳,还让出整个汉中,并把军队侧背对着王飞,这是多么地信任王飞。

王飞起身握着诸葛鸣的手说:“之前何党乱政之时,老夫备受排挤,致使江山沦丧,民不聊生、举国大乱,那个时候老夫的心情也是乱的很,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临危一死报君王’,其他无所求,幸甚的是,苍天垂帘,皇上登基,扫灭乱党,捍卫京师,支持改革,贬斥小人,现在朝中不敢说处处是君子,但是确实由君子掌握政要,而皇上又亲自率军征伐,这对于宰执大臣来说,这又是多大的信任。现在虽然我年岁大了,但是我这里比年轻时候更有劲儿!”王飞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千言万语不需多说,元帅请到后房用膳,我这就准备换防事宜。”

“先生帐下猛将如云,但是老夫仍然向先生举荐一将,用不用看先生的了。”

“敢问是哪位将军?”

“白羽听说过吗?”

“哈哈,当然听得,小将白羽在京师力战天下无敌的慕容俊,一战成名,获‘玉面判官’之雅号,天下皆知啊。”

“那先生是同意了。”

“同意同意,求之不得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