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率领五万骑兵南下,发现长江南岸守卫松弛,只是无奈没有民船可用长江水流湍急,无法渡河。只能派兵守住重要渡口,扎营造船。
慕容复则安排部将尽心尽力辅佐朝廷,不可再有二心。令其率兵北进驻扎鲁省,然后借口身有要事,离开军队。
走之后,亲军才发现慕容复留书一封。急忙将书加急送给转交朝廷。
右丞相王祥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发现事情重大,急忙命令兵部八百里加急送往在外带领御林军演习的萧墨然。
原来,慕容复料想到,自己一旦归顺朝廷,吴国上下肯定会要了叔父慕容俊的命。但是自己确实是为了给全军将士找一条出路,不是为了自己。
一方面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一方面让叔父因此而遇害,今后自己将以何种面目示人?
思来想去,他只能陪同叔父一起赴死,不然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心安。
所以,在安顿好将士们之后,他给皇帝萧墨然留下了一封信。
在信中,慕容复坦诚:能够遇到如此明君,是慕容复三生有幸,只不过一是因为自己造反出身,玷污了国家名器;二是为了叔父,他应该舍生取义!
在信的最后,慕容复感叹道:如若有来生,他当牛做马定会报答皇上的恩德,只是此生不能为陛下征战了,看不到陛下扫平海内、一统江山的时刻了,他慕容复即使在地府也为陛下祈祷!
萧墨然看完信后,没有想到慕容复竟然如此忠义,本来他是为了能够在未来劝降慕容俊(如果慕容俊没死的话),所以才想到要先说服他的侄子慕容复。
没想到,慕容复也非浪得虚名之辈,这份忠义在这个乱世已经不多了。
想到这里,萧墨然忙命令张珂加急传口谕于姜磊,务必让姜磊截住慕容复。
然后,萧墨然分散军队,沿着通往南方的必经之路向南追击慕容复。
他更加坚信:慕容家族势必将成为大炎的“万里长城”!
张珂带领几十个随从骑快马奔向长江北岸的姜磊大营。
在三个昼夜之后,张珂终于到达了姜磊的大营。
一见面,张珂气喘吁吁地说道:“奉上命!”
姜磊赶紧行军礼,右腿单跪,两手抱拳,举过头顶。
“奉上命,令征夷大将军姜磊严查过江人员,不得放慕容复过江!”
“喏!臣奉命!”
起身之后,张珂跪下,说道:“参见大将军!”
姜磊忙将张珂扶起,问道:“怎么回事,慕容复叛变了?是他一个人,还是带着军队?”
张珂气息不匀,断断续续地将事实相告。
姜磊听完,沉思了一会,自言自语道:“没想到慕容复身在贼营,却还是个热血男儿!”
“就是就是,皇上正安排各路人马从各个道路向南追来,还请大将军拦住各渡口。”
听到张珂提醒,姜磊向随从喊道:“来人!”
“在!”一个亲军小校喊到。
“封锁长江各渡口,并找画师画像,贴在长江沿岸各要地,一旦有慕容复的消息,速度带他来见我!”
“喏!”小校正想转身离开。
“回来!”
“在!大将军还有何事吩咐?”
“切记:不得伤害慕容复,谁损伤慕容复一根毫毛,军法从事!”
“喏!”小校跑步离开。
看到传令官离开后,姜磊转头看着张珂,说道:“皇上把随身军队分散开来寻找慕容复了?”
“是的!”
“你们怎么能让皇上如此冒险,现在国家不宁,中原大地土匪横行,皇上本来就带的军队不多,现在还分散军队,万一……”姜磊不忍再说下去。
看到姜磊面色严峻,张珂才知道事情的利害之处,于是,拱手答道:“大将军训斥的对,卑职这就立即回去保护皇上。”
说完,张珂就要转身上马。
“慢着!”
“大将军还有何事?”
“你这几个人能顶什么事?”
“那……”
姜磊向远处一招手,一个将军模样的人跑了过来。
“这是皇上身边的张护卫,本将命令你现在立即点骑兵一万,跟随张护卫前去前去保护皇上,另外,沿途搜查慕容复,慕容复的事情路上张护卫会告诉你,现在事不宜迟,立即出发!”
“得令!”该将军带着张珂立即骑马去大营了。
再说,萧墨然分散军队,寻找慕容复,而自己身边仅有五百人。
在张珂走后,他就带兵日夜兼程,顺着一条大路一直就往南方巡去。
却说这天,萧墨然带兵走着,这条路越来越狭窄,简直就是一个羊肠小路。路过一个山口,发现这座山极为雄伟,也没在意,但是又往前走了百步之后,萧墨然不禁又看了看这座山和这个山口,忙命令军队停止前进。
原来,萧墨然忽然发现,这座山连同自己走着的小路,就像一个虎嘴,如果自己进入这个山门,如果这是在战场上,那自己就跳进了虎嘴。
正当萧墨然看着这个地形时候,山门一声炮响,冲出一波人马。
正当全军将士狐疑之际,身后鼓声大作,原来,路边埋伏了一队人马。
五百御林军立即摆开圆阵,盾牌兵在外,长枪手在其后,里边的是为数不多的弓弩手。
这时候,山门那股人马分为两列,中间出来一个骑马的大汉。
萧墨然定睛一看,此大汉脸庞熏黑,估计黑天都看不出这是个人脸,铜铃大的眼睛,蒜头鼻,满脸络腮胡子下张着一张大嘴。
正当看着,这个黑脸大汉咳嗽两声,顺了顺喉咙喊了开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钱!”声音震震,刺得人的耳朵疼。
听完,萧墨然不禁一笑,因为他还没见过占山为王的土匪,听着这个大汉说的这套台词,就像戏词一样。
全军如临大敌,没想到皇帝竟然还笑了起来,不禁将目光都看向了萧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