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诏。”萧墨然瞅了瞅一起跟随大军出征的司礼监大总管刘贤。
刘贤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诏旨,诏旨用的是黑犀牛角轴,上绘祥云图案,一看就是给二品大员的诏旨。他清了清嗓子,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国家遭难,生灵涂炭,致使天下大乱。国家正处用人之际,今慕容复率众归顺朝廷,特赦免其罪,赐爵为归义侯,任命为鲁省将军,以为天下表率,钦此!”
听到皇帝不仅赦免其罪,更是任命为二品驻省将军,慕容复及众将士都感到特别意外。
国家处于兵革时期,对于这么一个曾经造反的队伍,他们认为皇帝肯定是要给个闲职并且分割军队指挥权。但是,皇帝竟然不仅没有分割队伍,而且又是封侯、又是任命为掌有实权的二品大员。
自萧墨然改革之后,在中央,有左右两元帅(正一品)遥领天下兵马,但只是遥领,并不真正掌控军队,这是何党作乱之后,鉴于之前的大元帅兵权过大而改革的。
在元帅之下共有征西大将军、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征南大将军、征夷大将军(从一品)各掌握额定编制为十万的野战军。大将军下设靖逆将军和荡寇将军(都是正二品)为副将。因何党作乱,征北、征东大将军及军队全部缺额。朝廷只有王飞元帅兼任的征西大军、西凉郡公孙凤英任职的征南大军(为提高战斗力,都暂时由王飞指挥),以及辅国公姜磊的征夷大军(新训练兵马五万,全部为骑兵)。
而各省设立驻省将军(从二品),掌管地方部队(包括民兵),不属野战军系列,当然不属于大将军管辖,归总督节制(但任命权不在总督手里,在皇帝手里),进而对皇帝负责。驻省将军下的地方军官职名称也和野战军不同,分为卫尉、千户、百户。
而皇帝直接掌控的御林军额定二十万,现有兵力十万,目前由姜磊兼任御林军左将军(正二品)之职。
听到司礼监大总管刘贤的宣诏,慕容复等一众将领因十分惊讶而忘了谢恩,当然也是他们大都出身草莽,不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
刘贤对慕容复拱了拱手说:“恭喜慕容将军封侯拜将,还不赶紧谢恩。”
慕容复这才反应过来,喊了声:“跪!”
其他从将一块跟着慕容复跪了下来。
“谢主隆恩!”
萧墨然把慕容复扶了起来,笑道:“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朕还需要爱卿为国出力啊。”
“我,不是,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萧墨然拉着慕容复的手对仍然跪在地上的一众将领说道:“各位爱卿也平身吧,军队按照省将军建制,慕容将军将各位官职上报,朕即刻宣诏,为各位爱卿加官进爵。”
听到此,诸位将领面露喜色,本来就是被包围了被迫投降,不治罪就不错了,竟然还能当官。而且是朝廷正统的官,这和李永生和郭峰的官不同。
所以大家发自内心地山呼万岁。
然后,萧墨然让大家平身,又说道:“朕就奉行一个道理,国破思良将、板荡识诚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请各位爱卿从今以后,力图报效。”
“臣等誓死报效朝廷,誓死忠于陛下。”
听完,萧墨然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右丞相王祥,说:“爱卿,鲁省总督何人?”
王祥赶紧行礼答道:“总督名作贾文。”
“嗯,这位贾大人守土无方,丢失城池,按照律法,当如何?”
王祥忙说:“按律当斩!”
萧墨然沉思了一会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虽然守土无方,明知按律当斩,也没行叛逆之事。”
王祥看着萧墨然,不知道萧墨然如何处理这位总督大人。
他作为丞相,如此公众场合,此时不该插言,否则置皇帝于何地?这点王祥还是清楚的。
“这样吧,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以七品巡按御史身份巡按鲁省,兼顾民政,并配合慕容将军守好鲁地。”
“诺!臣这就拟旨。”
“张珂在哪?”
张珂在萧墨然身后,听到传唤,忙进身向前,施礼道:“臣在。”
“你说服慕容将军归顺有功,朕拔擢你正五品武职,仍在朕身边掌管侍卫,可否愿意?”
张珂赶紧跪下,说:“臣谢主隆恩,臣敢不遵旨?”
“哈哈,好,有机会会叫你去建功立业的,只要你有那个本事。”
“臣一切都听陛下吩咐。”
“好,平身吧。”
“诺!”
张珂起身后,萧墨然对慕容复说道:“将军,你现在是大炎的鲁省总兵,朕想让你坐镇鲁省,总镇后方,保一方平安,将军能接过这个重担吗?”
慕容复听完,赶紧带领众将士跪下,说:“罪臣敢不从命!”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战场上无需行此大礼,以军礼即可。”
众将士你看我、我看你,都心里说:这皇帝果然通达得很。
“诺!”慕容复答道。
“丞相。”萧墨然对王祥说道。
“臣在!”
“朕命你带领文官百官回去镇守京师,不可有误。”
“诺!”
“大将军姜磊!”
“臣在!”
“朕命你为先锋,即刻率领轻骑部队到达长江北岸布防,如果能征用民船则即刻过河,如若叛贼有所防备,就扎营守住长江各渡口,并监造大小船只。”
“诺!”
“御林军全体将士!”
“臣在!”
“五品以上官员全部留下,部队挑选精壮留五千,其他全部随丞相回京!”
“诺!”
“陛下这是?”在一边的王祥不解地问道。
“多难之秋,作为武将,不能不知兵,更不能不懂得地理布局,趁着这个机会,朕随诸位将士观看山川地理,看看兵书上所记述的各种战场关隘。”
“陛下,毕竟天下还不太平,能否再多添些人马?”
“朝廷兵马还是有限,朕这五千人回去可以给大家当师傅。”
“哦,陛下圣明。”
“诸位爱卿,望各履其职,希望大家同心戮力,再创大炎中兴!”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声音响彻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