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神仙显灵了?(1 / 1)

楚清宁不需要人守夜,两个丫鬟住在隔壁的屋子里。

外头的月色透过薄薄的窗户纸,洒进屋内。

楚清宁起身穿上鞋袜,轻轻推开了房门。

静谧的夜空之中,虫鸣蛙叫与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交相辉映。

楚清宁借着皎洁的月光,缓缓走向已经开荒完毕的那片土地。

经过昨日大伙的齐心协力,如今已有二十亩左右。

为了加快动作,她使出了轻功,眨眼之间飞到那开好的地里。

随之施展出自己的水系异能,漫天水花落下,如下了雨一般浇灌着饥渴的土地。

多亏异能进阶了,不然这二十亩地,依靠她一人之力还有些难以浇透呢。

饶是如此,楚清宁也耗费了许久的时间。

一万多人,总有那么几个半夜睡醒的,有些人感觉自己听到了雨声。

担心现在住的小窝棚会漏雨,便从床上爬到窝棚口,用手一探,除了带有丝丝凉意的晚风外,一滴水都没有。

“难道是我的错觉?”

睡醒的人喃喃自语,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

回到窝棚内,又迷迷糊糊地睡了下去。

楚清宁将二十亩地全部浇灌了个遍,让那干旱的土地淋透了。

她的水系异能早就消耗殆尽,此时用的是空间内的泉水。

办完事后准备回房休息,路过那竹林下新开出来的井。

这井出水量不大,宁顺便就用空间内的泉水灌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后,楚清宁安心回去睡觉。

因为夜里的行动,第二天,楚清宁起得稍微有些晚。

晨光熹微,百姓们起床便看到开荒好的地被好好浇过一道了,而夜里根本没下雨,大呼神仙显灵。

“神仙显灵了啊!真的是神仙显灵了!”

“太好了,仙姑肯定还在暗中关照着我们!”

有的人将这个现象,归功于当初在安田城墙之下的仙姑。

那位仙姑曾给她们施过水,应当有能力为他们下雨。

也有人反驳,“仙姑早就说过自己能力有限。”

“况且咱们现在地处海岛,四周都是茫茫大海,仙姑是如何来到此地替我们浇了田地,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呢?”

“都是仙姑了,神仙当然会飞!直接飞过海面!”

百姓们就这件事情争论了起来,得到消息的画眉和如燕几人匆匆赶来。

知晓事情后,她们心中很快就有了答案。

这定然是小姐做的,小姐之所以半夜三更背着所有人行动,其中定然有自己的深意。

“好了,不论是不是神仙眷顾,对咱们都是有利的。”

“趁着现在地已经湿透了,抓紧时间播种才是。”

“大家赶紧收拾下,吃过早饭今日还得辛苦呢。”

画眉显然不想多说这件事,说了些别的事情转移话题。

有些人死心眼,就是觉得是神仙来了。

“画眉管事,这肯定是有神仙在背后出手了,不然怎么解释嘛。”

“是啊是啊,肯定是有神仙出手了。”

“就是不知道神仙人在何处,若是知道神仙的踪迹就好了,外头就不会那么干旱了。”

“有神仙下雨,说不定外头的世界就能恢复平静了。”

不少百姓仿佛看到了希望,有些人说着说着甚至落泪。

画眉几人总算是知道小姐偷偷摸摸这么干的用意了。

这要真让人知道了,可不得了。

百姓们的情绪激动,画眉几人正想找个对策解释一番时。

人群中突然有人开口说道:“我年轻时曾走南闯北跑商,路过西南。”

“那边天气怪异得很,出着太阳的同时又在下雨。”

“有些时候,一个村子,我这头下雨,隔着十步路的地方却没有雨。”

“咱们寨子的情况,应当是昨晚下过雨了。”

本来还死心眼认为是神仙显灵的百姓们,听到解释,都愣住了。

片刻后才反应过来,许多人纷纷问道:“大爷,你说的是真的假的?”

“世间真有那么神奇的事情?”

老者傲娇地扬起头颅,“那是,这可是老汉我亲眼所见。”

“西南那边还流传这么一句谚语,就是解释这个情况的。”

周围的百姓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什么谚语?说来听听看。”

老者却卖起了关子,迟迟不肯开口。

直到周围的百姓纷纷道:“大爷,您就说说吧,我们想知道。”

“对对对,您快说说吧。”

画眉几人虽然知道具体情况是什么,但也对老者口中的谚语来了兴趣。

再怎么说,也得感谢这位大爷替她们寻到了个好理由。

“大爷,您就说吧,大伙都好奇着呢。”画眉笑着开了口。

自从登了海岛,大半的人多是听从画眉的吩咐。

这画眉可算是她们的顶头上司了,顶头上司都发话了,老者哪里还敢卖关子?

“嘿嘿,西南那边把中现象称为——东边太阳西边雨。”

“说明天气变幻无常,我觉得昨夜肯定也是局部下雨了。”

画眉正愁找不到理由呢,老者都这么说了,肯定是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对对对,我觉得肯定也是这么回事!”

“但不管怎么说,这下雨了对咱们来说就是好事。”

“大家先别在这闲聊了,赶紧吃饭去吧,待会我领了种子,咱们今日就开始播种。

“好的画眉管事,我们知道了。”百姓们想到种地,心底也是高兴得不行。

毕竟地里有出产心里才不慌嘛。

画眉几人离开后直奔楚清宁那去,刚梳洗完毕的楚清宁此时正用鹅毛笔抄写着一些东西。

正是棉花,红薯,土豆等作物的种植方法。

先前她还想着先种植红薯呢和棉花呢,现在这个计划落空了,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育苗。

育苗完毕,再移株栽培,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那二十亩地,先留出一亩地当作育苗用的苗床,剩下的十九亩地暂时就种上玉米。

玉米的种子是在农贸市场内的种子店找到的,有多个型号多个品种,她特意选了一个高原型的种子。

上头的说明书上注明,这类型的玉米十分耐旱,普通的土地也能高达亩产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