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太庙惊现妖孽(1 / 1)

随后便是……

“救命啊!救命啊,我不是你的菜……”

“是男人就行,来吧,宝贝!”

“妈呀……救命啊……”

站在街道上的杀手们,一个个抹着额头上的汗渍,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间亮着烛光的房间。

暗自庆幸自己逃出了房间,并且为留在房间里面的人捏了一把汗!

阿弥陀佛,自求多福吧!

在屋子里的那个杀手被追得满屋子跑,最终被扑倒后,便传来杀手的一阵阵惨叫声。

房间里便传来“刺啦”“刺啦”的撕布声!

幸好在屋里的不是他们,否则······

突然!

那个杀手奋起反抗,不要命的跳窗了,落到地上脚都是软的,身上的衣服被扒得一条条,他惊恐的看着身边的人,央求的说道:

“快带我走吧!晚点就追出来了”

反应过来之后,杀手赶紧扶着他落荒而逃了。

房间里。

夙汐月站在窗户边上,看着了无人迹的街道,又看着正在给自己卸妆的花陶之。

不由得为他竖起一根大拇指……

这采花大盗是演技派啊!

“怎么样?姑娘,小爷不负所望吧!”

花陶之此时已经卸掉了脸上的胭脂水粉,在夙汐月的目光下,很随意的穿上了衣服,将他自己很棒的身材给遮住了。

其实!

刚开始,她要他打扮成这样,他全身都是抗拒的,可是心下又好奇,半推半就的情况下,他就打扮成了刚刚那副鬼样子。

不过,现在看来还挺有趣的。

“嗯,不错。所以,我走了!”

说完夙汐月就从窗户上出去了。

花陶之赶紧来到窗户前喊道:“哎哎哎,等一下,说好的,要勉为其难的采一下小爷的?不要了?那可是你的损失啊姑娘。”

看着已经没影的街道,他的眼眸中扶起一抹笑意。

“老是变脸,一会儿是月神医,一会儿是夙府四小姐,现在还成了郡主,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小爷呢?嗯?”

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静无声的夜空。

静默了一会儿,花陶之关上了窗户向床榻上走去。

趴在屋顶上的夙汐月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刚刚花陶之的话她都全部听到了。

他究竟是什么人?

为什么那么了解她?

——

第二日清晨,东宫太子府,一片混乱,惊叫声连绵不断。

南宫景熙一醒过来之后又再次发狂了,侍卫门都被掀翻了十几个。

却迟迟不见太子侧妃出面……

一名公公飞快的奔向朝堂,跑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台阶,连汗水都来不及擦拭,就直接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守候大殿外的公公,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那名公公一惊,飞快的进入了殿内。

朝堂上!

文武百官静静地站着,在聆听一个人的声音,高高在上的皇上端详的坐在龙椅上,也在静静地听着屏风后垂帘听政的太后的说话声。

“······西北和西南地区,有十几个县城供粮不达标,为何没有人提及?

哀家知道哀家是妇道人家,不应该过问朝政之事,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哀家能不过问吗?这些县城是想干什么?暴动还是造反啊?”

太后声音不大,但是大臣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个颤颤巍巍的,直到太后一拍椅子之后,立马齐刷刷跪了一地。

“太后息怒!”众人齐声道。

“户部尚书,你掌管土地和财政收支的,你说说看。”太后点名问道。

“启禀太后,西北和西南地区今年干旱,收成不好,县城交不上粮食了。”

户部尚书诚惶诚恐的回答。其实,他还是说的比较含蓄了,西北和西南地区岂止收成不好?简直是颗粒无收,而且那些地方连年干旱,早就没什么收成了。

现在老百姓能吃顿饱饭已经谢天谢地了。

还交什么税啊?

“哼!年年都是干旱?都说收成不好?那就年年不用交税了?依哀家看呢,他们这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是想造反啊!”

今年又不是没下过雨,总拿干旱说事,在太后看来一点都不明智。

柳丞相见状,立即说道:

“太后说得极是,那些就是暴民,为了避税就喜欢编造各种理由,臣今年秋收之前就已经派人去看过了,是有些干旱,但并不严重,税还是能交上的,他们只是不想交而已。”

闻言!

太后大怒,又拍了椅子。

“这些刁民胆子真大,秦将军,哀家给你派兵三万,你亲自去西北和西南让他们交粮,若再不交粮,全部抓起来关进牢中。”

“是!臣一定不负众望。”秦将军领了命,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办得妥妥的。

就在这时,公公走到了皇上身边,悄悄说了太子府的事情。

皇上一听,心中一急,立即站了起来,却引来了太后的不满:“皇上,现在还是早朝,你想做什么?”

“太后,太子又发狂了。”

皇上迅速掩饰掉眼中的憎恨,毕恭毕敬的回答。

“什么?”

太后看了一眼朝堂上的国师,见国师也是惊讶的,不由得疑惑起来。

——

太子府!

当皇上、太后还有大臣们赶到时,太子府一片惨状。

东西被砸的砸,寝殿的门窗没有完好无损的,地上还有些血迹。

皇上看到好多宫女都躲了起来,便命令侍卫抓一个来问了才知道,太子发狂打伤了很多侍卫已经跑出了府,目前正向太庙跑去了。

太庙是皇帝祭拜先祖的祠堂,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

太子如今去了太庙,若不加以阻拦的话,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想到这里,皇上心中一沉,迅速向太庙而去。

皇家的太庙宏伟壮丽,屋顶上有好几种颜色的琉璃瓦,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

宽广的太庙内,有许许多多的牌位,里面并不像皇上想象的那么糟糕。

太子府的侍卫整整齐齐的站在两边,太子倒在地上,貌似已经昏迷了,渊王就跪在太子的旁边,目光直直的看着站在牌位前的夜王。

夜王此时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目光注视着玉太妃的牌位,那墨降红颜色的衣袍显得有些刺眼。

渊王不禁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