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一辈子都要对自己负责(1 / 1)

胡雪岩经商兵法胡雪岩认为一个生意人要输得起,最重要的,大约还是要对于“钱财身外物”这句老话,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说起来,所谓“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几句话,人人会说,也人人都懂,但事实上当人们真正面对钱财得失时,要能真正洒脱地将钱财看成是身外之物,又谈何容易!《孙子兵法》在谈到九变时,认为:“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察也。”

这里告诉了人们:只要选择生死、慎廉、爱民等五种不同的方式,此想法都会形成潜在的危险,也是用兵之谜。反观胡雪岩,他终于无力回天,一溃千里,所有的荣耀与财富,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不过,胡雪岩到底是胡雪岩——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没有为自己匿产藏私,输得光明磊落。商人的一生先是为了钱,后是为了名!胡雪岩本来是可以,也有条件为自己私匿下一些钱财的。想想他几十年驰骋商场,创下偌大一份家业,仅二十多家典当就值二百多万,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说现银,就是家中收藏的文物字画,女眷置备的首饰细软,私藏几许,大约也可以让他在生意倒闭之后维持一个相当阔绰的生活。说他有条件这样做,是因为即使在他的钱庄、丝行全面倒闭之后,由于有左宗棠的转圜斡旋,他也只是被革去二品顶戴,责成清理,而并没有最后查抄。而且,螺蛳太太、乌先生也都提出过留下一些家产的建议,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但胡雪岩没有接受这样的建议,只是为了满足和安慰一下螺蛳太太不服输的心性,才勉强同意为她转移出去一些女眷的私房,而实际上即使仅仅这一点,他也没能做到——“一切都是命!”

他认命。这不能不让人感佩。在自身不保的艰难中,他也没有失去他宽以待人的心性。为自己的私利终而导致阜康倒闭的宓本常,在阜康无救之后自杀身亡,在胡雪岩看来这实在是“犯不着”——这时的胡雪岩其实已经原谅了他的过失和不义。他特别嘱咐古应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后事,虽然宓本常确实不厚道,但朋友一场,他的后事不能不管。身处绝境,他还能为别人着想。夜访周少棠,回来由自己身上的寒意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饭的善举应该照往年一样尽量办起来。而对于自己已经倒闭关门的生意,他却并没有多少放在心上不能释怀的。他并不怕官府查抄,因为公款有典当做抵,可以补齐,因而他可以不管。他更放心不下的是,在没有清理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能够以几折偿还。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这一层,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由此也使人想到,胡雪岩常常挂在口头上的那句“不能不为别人着想”的话,确实并不是他标榜自己的生意人的冠冕之辞。其实,胡雪岩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棉衣施粥,另外还施棺材,办育婴堂,设义渡,甚至都不是因为所谓“为善最乐”,他只是觉得发了财就应该做好事,就好比每天的吃饭睡觉,例行事务,应该的,也就无所谓乐不乐了。在他心里,这些善事、好事,如果一定要刻意去做,实际上也就失之于矫情了。一个旧时代的商人,一个自称只知道“铜钱眼里翻跟头”的商人,能够在彻底输光的时候如此潇洒地“认”了,实在是相当不错了。商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不倒翁。任何一个驰骋商场的人,都要做好输的心理准备,都要有赢得起也输得起的心性。而事实上,只是赢得起还不能算是汉子,只有输得起——输得洒脱,输得志气,才是真正的汉子;只有能够抱定“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宗旨,且能真正参透个中玄机,输了还能站得住,才能成为真正的汉子。胡雪岩认为一个生意人要输得起,最重要的,大约还是要对于“钱财身外物”这句老话,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说起来,所谓“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几句话,人人会说,也人人都懂,但事实上当人们真正面对钱财得失时,要能真正洒脱地将钱财看成是身外之物,又谈何容易!即如胡雪岩,如此洒脱倜傥的一个人,也说自己的所谓看得开,只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的话。这也不难理解。常人切于己身的苦与乐,很大程度上都与这身外之物有关,哪能那么容易就轻飘飘地将它视如粪土?譬如我们都知道人是一定要死的,但我们却也总在希求长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而且还一定要“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口中说说是一回事,懂得道理是一回事,但真正面对现实做去的时候,则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是我们对这身外之物,又确实需要有一个合于人情事理的正确的态度。这个态度,说白了,也就是人以役物,而不可为物所役。钱财毕竟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就人生来说,也毕竟还有比钱财重要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完整健全的生命,就无论如何也比钱财重要,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金钱。因此,假如为钱财得失斤斤于怀而不能自释自拔,甚至“倾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难眠,呼蛩语恨”,那就实在是有些犯不上了。一个真正的商人,必然是一个超脱于金钱之外的人,胡雪岩在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上非常洒脱和真实,他不仅曾经积累过巨大的财富,以一己之力造福于那个时代,而且,在近代中国商界,胡雪岩成为后来者一个典范,令人肃然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