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看了人再用,不要光看面子(1 / 1)

胡雪岩经商兵法胡雪岩以他自己独到的眼光,认识到人才在商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因而不惜代价地挖掘、笼络人才。他眼里的人才,首先是要眼光好。所谓眼光好,就是运用丰富的知识,敏锐地观察、捕捉信息,抓住机遇,大胆迅速地做出恰当的判断。只有如此,才能在充满风险、复杂多变的生意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孙子兵法》在演绎用兵时,以为应当善于观情,不能被表面假象迷惑,而要看透本质,采取最有效的攻击手段。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经商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那么到底是不是要面子呢?是不是要看到面子背后的东西呢?面子是做事的障碍!看了人再用,不要光看面子。这是胡雪岩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刘庆生接受胡雪岩的延聘,做阜康钱庄的档手。他上任伊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钱庄开业事宜,这其中一件重要的工作,自然是招聘钱庄伙计。招聘伙计是一件大事,当然不能不请示胡雪岩。按胡雪岩的原则,既然已经聘用了刘庆生,就尽管放手让他自己做主,因此,他在回答刘庆生时,既没有提出任何具体人选,也没有提什么具体要求。只是他知道刘庆生在杭州钱庄同业做事已经有些时日,一定有自己的熟人、关系,所以只是给了他一个大的原则,即“看了人再用,不要光看面子”。这是胡雪岩对刘庆生的一个提醒。谈生意,要动嘴;做生意,要动手;跑生意,要动腿。商业经营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操作性很强的事情,是智力才干的高度运用。没有良好的才识,在商业活动中是难以立足的。可以说,做生意既是才识的发挥,也是智力的竞争,对于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能拥有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一批各方面的人才。胡雪岩以他自己独到的眼光,认识到人才在商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因而不惜代价地挖掘、笼络人才。他眼里的人才,首先是要眼光好。所谓眼光好,就是运用丰富的知识,敏锐地观察、捕捉信息,抓住机遇,大胆迅速地做出恰当的判断。只有如此,才能在充满风险、复杂多变的生意场中占据主动地位。但眼光手腕两俱到家的人才是很难得的,正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除了要有高智商的良好素质外,还要久经沙场、见过世面,在商场的搏击中积累经验、磨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凡的身手,能处变不惊,反应敏捷,举重若轻,有运筹帷幄的本事。这样的人才要靠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舍得花气力、花心思去实际考查。这也就是“看了人再用”。胡雪岩在创业之初,就特别注意自己考查选用人才。而且,他对于人才的考查既细心周到,手法也很不俗。比如他聘用刘庆生做自己阜康钱庄的“档手”,就很用了点心思。刘庆生在跟了胡雪岩之前,只是大源钱庄一个站柜台的伙计,身份其实很低。胡雪岩本来就是杭州城里钱庄行当里的人,在聘用他之前,自然是认识他的。但也仅仅只是认识,实际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终归只是从表面印象感觉他是一个可造之才罢了,胡雪岩此时想要用他,自然要来一番考查。胡雪岩考查他的办法很别致,他知道刘庆生是余姚人,找来刘庆生之后,一开始只和他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地大谈余姚风物,又从余姚扯到宁波,由宁波扯到绍兴,闲扯了个把钟头,也没有进入正题,把刘庆生弄得云山雾罩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懊恼。好在他本来就有极坚忍的性情,也能够耐心地听胡雪岩“瞎扯”。其实,胡雪岩也正是以此考查刘庆生的忍耐力;然后借闲谈问刘庆生钱庄方面的几个问题,以考查刘庆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本行本业的熟练程度;似乎在不经意中还问及杭州城里钱庄的牌号,借此了解刘庆生的记忆与观察能力。刘庆生对答如流,显示出不凡的本事。经过这一番巧妙的考查,胡雪岩才最后断定此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眼光与能力,也才决定大胆予以使用。用人要凭自己的眼光去看,不能只看面子,这是胡雪岩在选用生意帮手时十分注意的一个原则。他对刘庆生的使用是如此,对阿珠父母即老张夫妻的使用也是如此。他自己出钱请老张下船到湖州开丝行,本来也是有帮帮老张的意思。胡雪岩喜欢阿珠,甚至还动过娶她做小的念头,照说有这一层关系,也不必费心去考查了,但他还是经过一番周密的考查才决定用他们,因为无论如何,湖州的丝行关系到他将要涉足的生丝生意的发展。胡雪岩通过问话,引老张之妻向他“侃”了一通养蚕、缫丝、茧丝买卖、蚕丝品种优劣等方面的情况,令他大开了眼界,也让他觉得老张之妻虽是常人之妻,却也有着不凡的见识。同时,胡雪岩不仅看重他们的能耐与眼光,也是看重他们老实本分这一点的。有眼光,有本事,但奸猾狡诈之徒,难以驾驭,易出问题。老实本分,才可靠、才能对自己竭尽全力。老实可靠,也是胡雪岩任用人才的一个前提。经过这一番考查之后,他这才最后决定自己出钱,聘老张当老板。可见,胡雪岩对“用人不能光看面子”这一点是何等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