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中之重的考试,乡试的主持考试正副主考官由朝廷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至于乡试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作为乡试的考场,考场的大门正中悬挂着“贡院”二字大匾。而作为考生考试的地方则是被称之为考棚。至于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考场”兼“宿舍”。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对于其他科举不发达的州府来说,他们或许在乡试之中才第一次进入考棚之中考试。但对于科举发达的地方来说,为了适应、模拟乡试。在前几番考试,就有士子进入过考棚参加考试。毕竟后世也有什么“模拟考试”之说,科举发达的州府对于人才培育这一块极为看重,为了考生的发挥正常,自然是会将许多方面都给考虑到。要知道当地的官员政绩与教育这一块也是分割不开的。如果状元能够花落此地,对于当地地方官而言,也是一件极为有颜面的事情。当然,相对于县试、府试与院试而言。乡试又显得要正规太多太多了。正规更多,自然也是要严格许多了。除了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之外。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要知道前几次考试,考生还是能够出去上厕所的。不过在乡试之中,就没有这种可能了。至于考试的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既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原则就一个,不许出考号便可以了。在经历了严格的搜查之后,已经少有夹带进入考棚之中。再加上这样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作弊的可能性就小之又小了。当然,这些都是作为科举制度的制定者们需要去考虑的事情。对于黄廷晖而言,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吃喝拉撒”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要知道考生九天六夜吃喝拉撒均在其中,面积仅1.33平方米。所以乡试考试不仅仅是考才能,它更是考意志,这也是乡试“三场考试磨成鬼”一说的来源。不过转念一想,如果龚胖子若是来参加乡试的话。他心心念念的“臭号”就没有了啊!这般想着,黄廷晖竟然是笑出了声音。这一幕将其他考生给看的一愣一愣的。别人来参加科举考试都是神情严肃,一脸的拘谨、认真,甚至是有不少人感到极度的紧张。眼前这家伙倒是好,竟然能够笑出声来。还真是心大啊!“这家伙是谁啊,马上要考试了,他竟然能够笑出声音来!”
有考生十分不解的问道。这些年来,黄廷晖也算是声名在外的那种人。不少考生对黄廷晖也是老眼熟了。故而这个不认识黄廷晖的考生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当场就是有其他考生回答道,“他也不认识么?”
“院试案首啊!”
“他可是此番乡试解元的有力竞争者!”
听到周围的考生这么一解释,那考生这才恍然大悟了过来。“噢!”
“此人是不是叫黄廷晖?”
“难怪了,难怪了!”
“难怪他如此之自信了,我若是有他这水准的话!”
“也能够笑出声来!”
听着众人的一阵议论,黄廷晖也是十分的无语。自己不过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罢了。这也能让他们想这么多?黄廷晖很快来到了自己考号之中。将食盒等东西放下之后,黄廷晖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大盛国开国以来,自第一次开科举考试之后。都是每逢三年开榜,三千个举人之中录取三百个进士。至于各州府也是每三年乡试大比。这乡试则是由三千个生员中取九十个举人。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有人说乡试比之会试的难度更高上一些。毕竟一个是十取一。一个是一百取三!只要是会算数之人,就知道乡试是有多难了。故而进入了考房之后,即便心态稳如老狗的黄廷晖,也不敢有什么大意之处。而这也是黄廷晖自从参加科举考试以来,第一次如此重视一次考试。毕竟这可是鲤鱼跃龙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中了举人,那就相当于进入了另外一个阶层。若是没有中举人,就是范进老丈人那等屠夫也敢嘲讽身为秀才的范进。这待遇可不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数载寒窗苦读,终于到了命运的分岔点了。进入了考房之内,考生便没有资格出考房了。至于其他东西,自然是有专人派送过来的。而这些专人都是考官钦点的贴心人,故而他们与考生是不可能有什么接触的。从这一点看来,乡试无愧于极为重要的考试。几乎是每一个环节,都被做到了极致。就是为了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以便有才华的士子能够考中举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寒门士子一生之中,唯数不多的几次能够体验到极度公平的机会。此前,或者殿试之后都无法再体验到了。这就像是高考之前,高考之后步入社会。学生能都不可能面对绝对公平是一个道理。黄廷晖从丞倅手中取了蜡烛两支,木炭若干,道了一声谢之后。便静坐在考棚之中。直到试卷分发下来,云板儿被敲响。决定万千士子命运的乡试,在此刻也是终于拉开了序幕。而这场考试也决定了黄廷晖与小丫头儿二人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