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约好的(1 / 1)

第一科考的是语文。李清窈从考场里面出来之后,许霄就第一时间找到她了。没一会儿,邱奕云也过来了。这几个月,许霄学习非常的努力,他为了考上京都大学,没日没夜的复习功课。考语文的时候,他觉得特别的容易。就是觉得太容易了,他担心自己看错题目了,或者是理解错题目了。于是,出来之后,他就拿小本子跟笔出来,问李清窈跟邱奕云。“你们两人还记得自己写的答案不?咱们三人都写出来,一一对一下好不好?”

“我不太放心,想知道我写的答案,跟你们的一不一样。”

李清窈笑着说:“语文试卷,有一些题目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咱们就是都写出来,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邱奕云:“是。”

许霄哎了一声,然后说:“那也对对,不是固定答案,意思差不多也行。”

李清窈:“行,咱们去食堂那边,在食堂里面对答案。”

于是,三人就去食堂了。吃完饭之后,他们就把自己的答案都写下来。对照一番之后,许霄哈哈大笑出声。“咱们三人的答案都差不多,看来我语文科目是稳住了。”

李清窈笑道:“万一我们的答案也是错的呢?”

许霄:“不可能,你们两个人都这么厉害,并且你们的答案都差不多,能错多少?”

“要是你们的答案不一样,可能有一个人是答错的。现在你们的答案都差不多,那就没有答错一说。”

这话说的,李清窈都不知道怎么反驳。邱奕云:“你说的有道理。”

“希望,咱们都考得好,一起去上京都大学。”

李清窈笑呵呵的,不说话。下午,考英语。出了考场之后,他们三人又对了答案,这一次,许霄有几题的答案跟李清窈邱奕云的不一样,他开始担心起来。李清窈就劝他:“我们的答案不一定都对,你也别这么担心。再说了,这些题目的分值都不高,就算你都做错了,也扣不了多少分的。”

这么安慰许霄,许霄心里面安定一些了。也是,他的成绩本来就没有李清窈的好,比李清窈邱奕云少拿那么几分,也见不得少多少。后面,每考完一个科目,许霄都找李清窈邱奕云对一遍答案。对完之后,他就放心了。他大概能够估算得出来,自己考了多少分。在对答案的时候,邱奕云看了李清窈的答案,心中知道李清窈能考多少分了。他的脸色松缓了许多。考完最后一科之后,邱奕云问:“你们都打算报考哪一所大学?”

许霄第一时间回答:“我跟三人报学校的时候,都报一样的大学,你们觉得呢?”

李清窈笑着说:“也行。”

邱奕云:“我没有意见。”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高考分数在差不多二十天之后出来了。报考学校的这一天,李清窈跟邱奕云还有许霄,都去了学校。各自看了分数之后,三人都惊喜得不行。他们的分数,都高过京都大学的录取线了。为了稳妥一些,他们报的学校顺序一摸一样。班里的其他同学看到三人的分数这么高,都又是羡慕又是惊喜。一些同学考得不好,则是当场哭了出来。报考学校之后,三人一脸轻松的推着单车从学校里面出来。许霄笑着说:“清窈,我能考得这么好,都是你的功劳。”

“你说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够办得到的,我一定会尽量满足你。”

之前几个月的时间,是李清窈一直给许霄辅导功课,许霄的成绩才提高得这么快。要是没有李清窈,许霄现在不可能考得那么好。李清窈想了想,然后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

目前她是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的。许霄说:“还是要的,我要好好感谢你才行,”李清窈:“不用你感谢,咱们是同学,你高考成绩好,我也有成就感,”许霄笑呵呵地。李清窈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他也不能勉强李清窈。于是他说:“以后你需要什么东西,随时跟我说,只要我能拿得出来的,我一定给你。”

李清窈:“好。”

边上的邱奕云看到两人有说有笑的,就说:“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

说完,他骑上单车,率先离去。李清窈见了,也连忙骑上单车,然后回家去。报考学校之后,李清窈就要考虑店里面的事情了。以后她去外地上学了,这个地方,应该就很少回来了。店铺这边,她打算转出去。刘阿姨想要的话,就留给她。要是不想要,那就转给别人。实在没有人接手,她就把里面的东西卖掉还钱,然后把房子还给房东。至于家里的人……李清窈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那帮人只想着钱,让他们掏钱来接这个店铺,他们又该怀疑她骗他们了。开一个店铺,不仅仅是要东西的味道好,还要人和。有些东西,就算做得再怎么好吃,人缘不行,也是枉然。刘阿姨听李清窈说,要把店铺转出去,立刻着急了。私下里,她找到李清窈,跟李清窈说:“这个店铺生意好,你这么关门了,实在可惜。”

“听阿姨的一句劝,这个店铺你就留在这里,赚到多少钱,我都给你打到存折里面去。”

“你想一下,上大学要用很多的学费,你手上的钱就是不少,但总有一天会用完。”

“没有收入不行,万一有这个什么事情,你手上没有钱,可要怎么办才好?”

“咱们先不找你把铺子转出去,先留着,以后你在外面稳定了,再把店铺转出去来不迟啊。”

李清窈听着刘阿姨的话,很感动。她也不想把店铺转出去,但是,想到自己以后回来的次数不多,什么事情都要刘阿姨担着,她就愧疚。这个店,名义上是她的,实际上,付出最多劳动力的人是刘阿姨。没有刘阿姨,这个店铺早就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