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嘉兴案(1 / 1)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725 字 2023-02-25

第二混成团、第六步兵师,立即派遣部队进驻受灾地区,严防民乱!当官府方面还在乱哄哄开始救灾的时候,驻防苏州府的第二混成团下属的一个步兵营,已经是轻装急行军奔赴嘉兴府里受灾最严重的海宁。不过他们的任务可不是说去救灾,这种事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擅长,而且他们因为轻装急行军,也是没有携带什么粮食等救灾物资,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弹压地方,杜绝任何的民乱初出现。不仅仅是海宁,附近府县里的几个受灾地区,军方也是紧急派遣了部队前往,而原本就驻扎当地的部队更是提交警惕,直接进入了战备状态!作为一个造反起家的君主,楚行自然也是对自己治下任何可能出现的造反保持着最为严厉的高压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事前严防死守,一旦有叛乱出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镇压!说起来,大乾王朝对待治下的叛乱行为,其态度和明王朝是差不多的,都是坚决镇压,绝不姑息!当然了,目前军方的调动只是一种防范举动而已,当地刚受灾没几天呢,还不至于立即就出现动乱,但是楚行却是不得不防啊!派遣部队立即前往灾区的楚行也清楚,对待民乱这种事,虽然保持军事上的高压是必须的,但是却不是预防民乱的手段。要预防民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安居乐业,最次也要让民众们保持饿不死的状态!自古以来,华夏民族都是同时带着恭顺和尚武两个极其对立的特性的。只要有一口饭吃,民众们是不会造反的,忍受力非常惊人,温顺无比。但是当他们没饭吃要饿死了,他们就会举旗造反!喊着王相将侯宁有种乎的口号造反!楚行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是更加清楚这种事,所以一听到台风来袭遭到惨重损失后,他立即就是两手准备了,军事上保持高压,杜绝任何的意外,另外,楚行也是立即让内阁方面组织赈灾。当地的几个储备粮仓开仓放粮,同时也是从其他地方紧急抽调粮食,以最快的速度安置灾民,别搞得民众衣食无着,易子而食。那样的话,即便算是高压的军事防备,也是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民乱啊!而楚行自己,则是天天关注着灾情,一有来自灾区的奏报送上来,他第一时间就会亲自批阅。但是千防万防,还是出了乱子!六月十二,嘉兴府紧急五百里奏报,数千愚民被几个当地士绅蛊惑起来冲击当地镇衙门,并且攻破镇衙门后,劫走了衙门们用以救济民众的粮食。高于此同时,海宁里的长安镇里却是一片兵荒马乱的场景。狂风吹倒了众多房屋,强降雨直接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刚开始的时候,当地的镇官员以及下属各村的村长们还在勉励维持局势,开始自救。但是很快就是传出了留言,说朝廷拔下的救济粮食被那些贪官们贪污了,这留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是有民众前往镇衙门讨一个说法,随即围观的民众越来越多,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变的躁动了起来。这些民众就是开始冲击镇衙门,长安镇的行政长官被混乱中暴怒的民众当场打死,其他几个镇衙门里的官员以及十多个巡警也是或死或伤。民众劫掠了原本用于救灾的粮食以及其他财物后不知所措,而后几个平日里在当地颇为威望的乡绅主动站了出来,说什么官府不给活路,他们干脆造反算了。稳住了一群乱民,镇衙门里的几个领头人却是偷偷见了一个穿着普通民众服饰的人,言语间颇为恭敬!小半天后,这些士绅们出来,带着乱民们继续南下,他们要去攻占县城,抢夺那里的粮食!而就在这个是,大乾救民军第二混成团下属第二营,也已经是完成了紧急集合,全员出动前往长安镇镇压叛乱。下午时分,这两泼人马就是在中途相遇!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都不等第二营发起冲锋,只是打了几轮排枪后,这两千多流民就是溃散了!次日傍晚,楚行就是收到了来自陆军第二混成团的战报,称该团下属的第二营,成功击溃长安镇流贼,同时该团已经紧急抽调第一营奔赴当地,以加强对当地的掌控力度。看着来自嘉兴府那边的奏报,楚行的浓眉紧皱!随即他亲自下旨,严令第二混成团控制住嘉兴府局势,同时命令第六步兵师抽调一个团进驻嘉兴地区,配合第二混成团弹压地方!同时传旨督察院以及巡捕部,严查民乱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朝廷已经开始救灾了,而且也没有出现大规模饥荒的情况下,就是迅速发生了民乱!不仅仅是督察院以及巡警部接到了命令,实际上军机处调查统计科的探子们也是开始深入当地,调查背后始末。虽然第二混成团的战力强悍,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是把汇集起来的流民给击溃了,但是这却是让楚行看到了一个问题。楚行可不相信那些灾民们会无缘无故的造反!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很快就是出来了,而且原因还不仅仅是一个,而是好几个!军机处调查统计科率先上报了调查结果:民乱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第一个,那就是当地之所以传出了官府扣押救灾粮食的谣言,因为那不仅仅是流言,而是有着一定的真实成分,嘉兴府知府虽然第一时间开始救灾了,但是开仓放的粮食只有一小部分发放各地救灾,大部分却是被那些粮商甚至是以低于市场价购入,然后被这些粮商们转手就是高价卖出!而严查后,发现嘉兴知府竟然是有着当地多家粮商的干股,其中一家粮行干脆就是嘉兴知府家人开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几个士绅都是那些平日的言论就对大乾王朝有所不满的人,而且根据俘虏的几个士绅们交代,是有人让他们鼓动民众叛乱的。一查,发现这鼓动这些士绅的人竟然是一个前明致仕官员,而紧急审问过后,这人说是接到了来自伪明的使者,让他鼓动当地士绅蛊惑民众叛乱的。事情的真相查明后,楚行当即是脸色黑的可怕,亲自下令:嘉兴府知府抄家灭族,其他参与粮商事务的官员该杀的杀,该判刑的判刑。至于趁机抢购粮食赚黑心钱的十几个粮商,更是没的说的,清一色的全部抄家灭族。鼓动灾民的几个士绅、致仕的前明官员,通通都是抄家灭族。一时间,嘉兴那边是杀了个人头滚滚,首犯十多人被凌迟,从犯两百多人被判处斩立决,另有一千多人被判刑若干年不等,这些人清一色会被送入各矿区。嘉兴案,让楚行是相当相当的愤怒,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处理的如此严厉。大乾治下,就没咋太平过,因为楚行一直推进改革,得罪了士绅阶层的利益,每年总会爆发一些叛乱时间,但是这些的大部分都是武装抗税,或者干脆是地主士绅心向伪明,试图对抗大乾的。但是这一次,却是有着官员的参与。如果没有嘉兴知府贪张枉法,那些士绅都没有足够的借口去鼓动灾民!天灾固然可怕,但是人祸更可怕!所以楚行这一次,是要乱世用重典,告诉大乾王朝的官员以及生活在大乾治下的士绅们:都给孤老老实实的待着,别看孤现在还只是个王爷,敢得罪我,就诛你九族!此案,是用来警示后来者的!为了避免海宁那边再发生动乱,楚行甚至是派遣了内阁大臣,胡烨亲自带队前往宅区,处理后续救灾事务。同时直接罢免了督察院众多高官,理由很简单,监管百官不力!而军统在这一事中,是有功有过,有功是因为快速调查出了事情的真相,但是有过却是因为,防范间谍,尤其是伪民间谍乃是军统的本职工作。但是这一次,竟然是让伪明使者偷偷摸摸的混入,而且还是携带着官方文书指挥起了伪明致仕官员鼓动民乱。所以楚行对军统也是有赏有罚,负责调查事务的负责人升官了,而负责反间谍事务的官员却是被一脚提走。然后楚行增加了军统的经费,让他们在各地都要加派人手,抓捕伪明间谍,同时加强对大案、要案的监控以及处理能力。明末时期的李自成等民军是怎么起来的?很多人都会说小冰河时期,但实际上天灾只是其中因素之一,甚至都不是主要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祸!明末年间,天下有田一亩,权贵独占八分。而且宗室士绅这些权贵们还不交税,整个王朝的负担都是压在了贫民身上!明末时期的宗室士绅阶层,有一个杀一个,绝对不会杀错一个,而把他们一股脑杀光了,明王朝也就有救了!可惜,朱家宗室就是明王朝最大的地主,你让他们自杀那是不可能的,杀光了他们,这天下,也就不叫明王朝了。正所谓是以史为鉴,楚行对此可是相当的警惕,土地兼并,这是他不允许的,士绅免税,更是不行的!所以楚行建立的大乾王朝,所有的核心内政事务,都是围绕着‘税收’而建立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征收商税,这是目前大乾税收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大乾王朝的统治核心。同时废除诸多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种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田亩多寡而征收的农业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税收。同时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他发展工商,大开海贸,为的就是引导那些地主们把钱财投入到工商来,别一有钱就去购买土地。同时更加不允许吏治败坏!大乾王朝的未来也许会出现一百个官员里,九十九个都是贪官,但是楚行不允许是现在!经过嘉兴案后,楚行觉得,是时候推动其他更加深刻的改革措施的时候了!现在的大乾王朝虽然各方面已经和传统的封建王朝不太一样了,但是楚行觉得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