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均田改革(1 / 1)

镇国王侯 是大叔啊 992 字 2023-02-15

第二天都不带重复的。但均田制的实施就没有弊端吗,也不尽然,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陈风相信,上艾县发生的事情并非只此一例,相同的问题只怕已经深入各种地方。……陈风并未选择前往上艾县城休息,而是选择了夜间继续赶路。只是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一行人骑在马背上,跟着陈风晃晃悠悠的前行着,不过没人前来请示是否暂歇,因为大家都看出了,陈风此时心里有事。陈风端坐在马背上,眼神中都是思索之色,今天的事情,对他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均田制的弊端,只怕这一良政迟早还是要被历史的车轮带偏的。均田制虽然包括了所有的私有土地,但是那些并未灭于动荡之中的世家门阀依旧掌握着大片的土地。以冀州为例,真正能够用来授受的土地也只是那些无主的土地和荒地,随着北方人口的与日俱增,数量有限的土地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均田农民受田,也慢慢的达不到应授的份额。虽然朝廷有规定,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之后,其名下的田产要归还于朝廷,但实际上能归还朝廷的土地是很少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均田农民土地只会愈发不足,届时看似蓬勃发展的大汉经济便会变得极其脆弱,稍遇天灾人祸,便有可能导致大乱,百姓们更会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出卖土地给到世家门阀,再度化身流民,土地兼并的事情还是必然要发生的,只不过是延缓了几十年罢了。想到此处,陈风顿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如果说他来到大汉,连最基础的民政都不能改变,最终还是要回到历史原有的轨迹,那他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想到此处,陈风的眼神也愈发锋锐起来,既然存在着诸般弊端,那就改,那就变革,那就变法。自己手中的鲜血已经数不胜数了,再沾染一些又如何。既然均田制依然让各地的门阀有机可乘,有漏洞可寻,那自己就继续加大对世家的剥削与打压,逼到最后一步,那就让这天下再无世家。陈风锋锐的眼神中杀意满满,让紧跟在他身后的陈宫与典韦都感到了一丝寒意。陈宫更是从陈风身上,嗅到了一丝不破不立的味道。陈风身上的气场震慑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影响着他自己。有句话一直都是他至今都在奉行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耐心且谨慎,一点点的革新与推动。但陈风知道,自己的时间太过紧迫了,他当然没有想过让大汉这样的封建社会直接完成两千年的跨度来到现代主义社会。但时代的步伐必须要沿着自己的意志走下去,如果他的存在自己昙花一现,如果中华大地还是免不了回到历史的车轮上,那自己就真的毫无意义了。如今的陈风已经朝着四十岁的大关迈进,又有多少时间可以让他慢慢来,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需下猛药。那自己就来背负这暴君之名,也要给后世百代一个朗朗乾坤。……回到唐城后,黄佑早已遣人快马提前回京,对于上艾县的事情,起因与经过,黄佑将调查写得清清楚楚,全部封存在卷宗上。但陈风此时也无心观看了,直接丢给了刑部进行审理,陈风此举也是在告诉朝堂与天网,各司其事,不要越俎代庖。天网的职责就是收集信息与证据,真正用权的,自有其他职能部门。随后,陈风紧急召开了内阁大会,前后一共商议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就连陈风最为关注的鲜州海港的建设,也被陈风暂时搁置起来。随着大朝会的召开,内阁也对外宣布了这一周内,陈风决定的改革事项。其一,土地实施地契文书制,丈量大汉江山每一寸土地,现有土地良田统一登记造册,并给所属者发放地契。其二,地契文书即所有权,所有权年限定为一甲子年,土地所有者可在其所有的年限中进行授权与转让,但必须通过朝廷登记。理论上是父死子承,兄终弟及,如果没有所有者的指定继承者,所有者死后,便收归朝廷所有。其三,土地所有权如果超过年限,所有者可优先续约地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干预。其四,荒地之开拓严格按照均田制来授予田产所有权,各地开荒需由官府报备州郡,获得授权后方可执行。其五,户部专门成立相关部门,审理与调度实行均田新政,刑部与天网分别成立专项部门协同此事,调查可能存在的不法勾当,查出一起,从严处理一起。其六……内阁宣读的改革条例整整二十六条,其中不乏对天下世家门阀的打压与剥削。改制条令一出,朝廷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出了这些条令之下的滚滚人头。如果说陛下之前只是轻轻的,一点点的削弱世家,那么现在就是张开獠牙不管不顾的撕咬而上。这绝对会让大量的世族起身反抗,北境或许还好,但刚刚安定下来的中原定有大的动荡发生。但朝堂之上却无人敢上前反驳,能在陈风的朝堂上立足的人,又有谁是傻子。从这些新的政策中,谁不能闻到陛下改革的决心,此时出言反驳无异于找死。或许有人会想,陛下是否操之过急了。但也有人已经看出了,自家陛下的王朝,早已脱离了世族的约束,无论是人才还是治理方阵,现在的大汉朝早已自成体系,根本无需借助各地世家。这样的革新或许会让中原阵痛一时,但以长远来看,绝对会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