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瑶是在大雪落下的前一日到达上京城的。 不得不说,她还真是好运气。只是哪怕来得巧,她还是不能那么快的就入宫伺候素未谋面的明王殿下。 一来是此次和亲的使团需要休整,二来是她父王--夏国的舒王李仁和病了。 到底八十岁的高龄了,一路舟车劳顿,很难不生病。好在夏国的气候和上京比起来,倒是相差不大,毕竟都是苦寒之地了。 当下安顿的地方不是驿站,而是明王殿下特意赏赐的府邸,用来安顿李仁和一大家子。因为此次和亲,李仁和是把整个家里老小都一块儿迁过来了,算是非常彻底的了。 也是这位王爷一生养尊处优惯了,临老了,不想承受蒙古人破城而入的风险。索性打着和亲的名义,跟着自己的女儿一块儿走了。宗室里虽然有不少人面上不耻,但暗地里却是都派了人跟着使团过来。打的什么主意,李仁和也是知道的。 无非是来明国看看情况,若是战况不利,也都赶紧往明国这边寻个落脚之处。 这些内情,李书瑶也是清楚的。作为维系夏国与明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她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只是她有些害怕,害怕像早年嫁到蒙古汗庭的察言公主一样。 在母国与和亲国发生冲突时,夹在中间,处境艰难。 毕竟只是一个不到十六岁,还未完全长开,还很青涩的小丫头。这种政治层面的压力,她还是很难承受的。 正当她在刚安置的闺房中胡思乱想时,前院却传来了动静。似乎是宫里来人了。 李书瑶顿时有些紧张起来,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装束,又瞧了瞧铜镜中的自己。戴着明国这边冬日里常见的簪花平顶小帽,上面缀着一串串的东珠与玛瑙。行走间,发出珠翠碰撞时特有的回响。 “主子莫要紧张,这装束都是上京城里时兴的。”
服侍她的丫鬟翠云看出自家主子的不安,忙安抚道。 “听闻这明王殿下还未迎娶正妻呢,宫里也就一位可敦,两位美人。外头虽有一位外室听着很得宠,但身子有碍,是个生不出的。主子进了宫,定是大是可为的。”
翠柳是个性子活泼的,话头也就多了些。这些消息也不算秘密,夏国的使臣一直待在明国这里的,有关兀鲁图斯的消息,也就收集得很多了。 这时房门被推开,是舒王侧妃折氏跟前的大丫头--碧青来传话。 “是宫里的大监来了,王妃让主子你赶紧收拾一下,来花厅见客吧。”
李书瑶应了声是,眼睛低垂,似乎有些落寞。 “碧青姐姐,那大监是来瞧我们主子的么?”
翠云看出了自家主子的心思,忙上前一步,拉着碧云的手很是亲近道。 李书瑶的生母是个教坊司出来的妾室,因长相好,在一次宴席上被赐给了舒王。当时舒王已经是六十有余的高龄了,哪想到宝刀未老,竟然还让那妾室怀上了孩子。 只是最终没能躲过府邸里的阴私算计,生了李书瑶便死在床榻间了。 正因此,此次和亲,没了生母庇佑的她才被第一个选上。 不过因着舒王把家都搬了,所以现在府邸里的很多女眷都后悔当初没抢这块肥肉。 “说是明王殿下挂念王爷的身子,所以特意派人送些上好的老参来看看。顺便也是问问有没不妥帖的,好让底下的人帮着安排。”
碧青收了好处,笑呵呵的说了些话,便赶着回到侧妃跟着侍候了。 李书瑶这边也是不敢让大监等候太久,一番打扮,便赶紧去了花厅。 此时回廊外的小花园已经是白雪皑皑了,那些假山假树,也都掩映了风雪之下。有些已经飘进了回廊的木板上,被着烧了火龙的热气一吹,立即融化成了一滩滩的水渍。 “这雪,倒是和咱们中兴府不相上下了。”
翠柳说了一句,风雪立即灌进了她的嘴巴。冷得她立即将围脖往上拉了拉,刚好捂住了嘴。这是明国这边特有的御寒之物,富贵人家的都是用兽皮缝制,冬日既能遮住脖子,还能挡住口鼻。 冷空气经过这么一道儿进入口鼻,也就没那么冷了。 李书瑶也带上了不太适应的围脖,快步去了花厅。 萨里彦不合来的其实比较巧合,本来他应该是跟着兀鲁图斯去京郊的围场的。只是经过了李府,兀鲁图斯想起了这一茬,便让萨里彦不合准备些礼物进去瞧瞧。 于是一番准备后,他就以探病的名义,进到李府里了。 这是原右枢密使巴嘎班迪的府邸,在其获罪后,空置了一年左右的光景。内里也是新修的,最开始是金国的亲王府邸。可惜后来随着上京城一起,全都被废弃。 重修的府邸没有以前的亲王府那么大! 毕竟巴嘎班迪最是朝廷重臣,也没有达到亲王的地步。但内里用料,装饰都不便宜。如今李府一大家子住进去,也不算拥挤。 但因着刚入府的缘故,很多物件、装饰都还没布置妥当。萨里彦不合入府时,便是看到有些乱糟糟又带着荒凉的景象。 先是去后院瞧了李仁和,对方到底年岁大了,虽说向来身子骨保养得不错,但此番远行,还是劳累得厉害。所以去了时,李仁和昏昏沉沉,还有些不清醒。 只是得知来的人是明王殿下跟前的人,连忙撑起身子,要起来见礼。 萨里彦不合自然不会让对方起来,便说了些安抚的话。李仁和也知趣,配合着应了声,就透露出希望自家女儿尽快进宫学习规矩的意思。 萨里彦不合知道,这是李仁和担心自己年岁大了,从而耽搁了李书瑶,让和亲的事儿起了变故。 但他自己是不能做主的,只说一定会将他的意思带给明王殿下。 如此又说了一会子话,见李仁和明显精力不济,便也不好再多待了。 “大监,素闻海外之岛--九州,常年无冬,风景秀丽。做儿子的,想要父王能活得轻快些。因而想着等父王的身子好些了,便送父王去那里休养一二。这十三妹的婚事上,就需得尽快置办妥当了。”
“呵呵,九州之地确实是个养人的地儿。殿下此前也说,若岳丈一家子来了,便在九州岛上赐一座府邸。得了空闲,让你们一家子去岛上瞧瞧风貌也是妥当的。”
舒王世子--李昌言闻言立即喜上眉梢。 这次和亲,他们李家一家子为的便是避祸。这上京城虽说安全些,但还是不能隔绝蒙古汗庭的铁骑。因而四面环海的九州岛,就是最好的世外桃源了。 兀鲁图斯能有这样的想法,正好合李昌言的心意。 回到花厅,李书瑶已经候着有盏茶功夫了。 见到衣着华贵,又面上无须的萨里彦不合,忙起身行礼道:“小女李书瑶,见过大监。”
“哎呀,真是个美人呢。等殿下见了,必定是欢喜的。”
萨里彦不合没有吝啬赞美之词,很是有礼的将李书瑶搀扶了起来。 “大监过誉了!”
李书瑶笑的比较羞涩。 萨里彦不合又让人将带来的礼物赏给李书瑶,乃是明国式样的各色成衣十套,春夏冬都有。大小都是此前李书瑶还没过来时,使臣那边丈量过的。 还有头面、衣饰、妆奁、胭脂、香水、香皂等物,都是女儿家用得着了。 萨里彦不合打量着,见李书瑶瞧见这些东西,虽说面上还是装着有礼,但眼睛里却是透着喜意的。 其实萨里彦不合也不知道李书瑶入了宫后的地位如何,只是对方到底是未来伺候兀鲁图斯的人,所以现在稍稍讨好一二,也不算什么。而且李书瑶长得颇有些江南的小家碧玉样子,若不是知道对方是夏国的人,还以为是从宋国来的呢。 这番说了会子话,萨里彦不合也没留在李府用膳。而是就着风雪,直接回宫了。 而兀鲁图斯这边,却是被风雪堵在了京郊的驿站了。 本来他想着不过半日的路程,即便下着雪也是不怕的。可惜出了城没多久,风雪在停了会子后,突然又大了起来。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找个驿站暂避一二了。 由于整个北地近些年都安稳了下来,上京城又是唯一的中枢之地,所以上京城乃至周边的驿站,都发展得很红火。很多民人百姓也都加入进来,纷纷开了客栈酒肆。 这也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行商们,再也不怕露宿野外而遭致危险了。 全东和全甄氏也在此次出行的队伍中,他们是被兀鲁图斯特邀同行的。 全东身为枢密院尚书,跟着同行倒是还能说得过去。倒是全甄氏,虽是诰命夫人,但终究是个内宅妇人。这次也跟着同行,还是有些让人一头雾水的。 不过美人张氏毓婉也跟着同行,只说与全甄氏一见如故。 “夫人和张小主是何时见过的?竟这般一见如故,否则也不必在这风雪天里出行了。”
全东和全甄氏待在房间里,地下烧着火龙,也还暖和。 “许是年前公主大喜的时候见着的吧!张小主是从山东行省来的,我母家曾是海州人,想来是这个缘故。”
全甄氏已经二十有八,在这个时代,年纪其实已经很大了。 而且早些年有被掳到草原的经历,活活受过一番磋磨。再加上生养了三个孩子的缘故,面显上也不显年轻了。但因着和全东早年相似的经历,又在结为夫妻后互相扶持,所以现在夫妻间也相知相惜了。 在很多官员都禁不住诱惑,开始纳美妾之际,全东一直都守着这个老妻,实在是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