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算计(1 / 1)

“倒是母妃你,去了五台山,不比宫里,才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秦子心疼道。

他在这里多的是人照顾,可兰妃去五台山,清苦不说,能带的人,也只有两个丫鬟。

衣食住行,都不能和从前比,而且,庙里可没什么主子丫鬟,都得干活,砍柴扫地。

兰妃不是去拜佛,而是去修行,这些都要自己动手。

“母妃会的,母妃等你风风光光接母妃回宫的那一天,母妃把所有的希望都在压在了你身上啊。”兰妃点点头。

看向秦子故的眼神里,充满了希冀。

“母妃,我知道,我不会让您失望的。”秦子故保证。

从今儿开始,他一定不会再如此放肆,他会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直到,登上那个位置。

被关的这些天,秦子故一直在反思,觉得,自己太冒进了,太过急切,失了以往的分寸,更是对秦聿小瞧了。

一开始,秦聿没有半句话,带着他熟悉吏部,掌管吏部,让他以为,秦聿是个病猫。

实际上,经历这么多事情,他明白过来,秦聿一开始,只是让他放松警惕罢了。

“母妃信你,你是个好孩子,对了,怎么不见向氏?”兰妃左右看了看,按理说,她来了,向氏怎么也得过来见一见吧。

说向氏,向氏到。

兰妃看过去,向氏比她还憔悴,让丫鬟搀扶着,身子单薄,很是瘦弱。

“给母妃请安,儿臣一直病着,未起身,所以才来迟了,请母妃见谅。”向氏连声音都有气无力,看来是,病的不轻了。

难怪,都没用进宫请安。

兰妃还是很喜欢向氏的,识大体,又温柔贤惠。

“你既然病了,哪里能怪你,可请大夫看过了?”

“看过了,谢母妃关心,只是大夫说,需要静养。”向氏挥手让丫鬟下去。

“那你可得好好养病,这府里还靠你呢!”兰妃关心道。

“是,母妃放心就是,儿臣会打理好府里,让夫君没有后顾之忧。”大概话多说了些,向氏有些喘不过气来,咳嗽起来仔细调整呼吸许久。

向氏一开始病的不重,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一直不好,一段时间后,便越发严重了。

太医叮嘱了,不要过于操劳。

幸好,秦子故把那群女人都禁足了,后院消停些,向氏才有时间来治病。

“你这孩子,我放心,调养好身体,也得为子故生个孩子,女人只有有了孩子,才是最稳固的。”兰妃教育道。

如今她走了,放不下的就是秦子故和子嗣的事情。

向氏嫁进来这么久,也没个一儿半女的,兰妃能不急么?

“是,儿臣遵命!”向氏微微一礼。

“你也是,多关心关心你媳妇儿。”兰妃教训道。

秦子故点头,扶着向氏。

兰妃又零零碎碎,交代了许多,这才不舍的离开。

她今日要走,也不能太晚了,外面已经有人在催了。

再不舍,也终究要离开的。

“夫君,宫里我要不要去给淑妃娘娘见礼?”向氏问道。

如今明面儿上,秦子故成了淑妃的孩子,有些礼节要做,但秦子故禁足,向氏却没有。

按理说,向氏是的进宫给淑妃请安的。

秦子故点头:“你精神头好了再去,看看淑妃娘娘是什么打算,顺便也去看看皇后娘娘。”

向氏点头答应,又继续道:“那弘月姑娘?”

南秦帝让他把人送走,但他并没有。

一则,弘月已经是他的人了,二则,他也是真喜欢。

“安排去个院子住着吧。”秦子故道。

向氏咬了咬唇,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她其实不想弘月留下的。

她去见过弘月,那姑娘,很招人怜爱,比府里其人女子,都要好看,让人忍不住多关注些。

不过秦子故说了,那自然是按他的想法来

秦子故搂住向氏,轻声道:“辛苦你了。”

向氏笑了笑,笑容里更多了的哀愁苦涩与难过,秦子故是不会发现的。

他也不知道,这个女子已经心里凉了半截儿。

不再有当初的满腔情意和希望。

到如今,不过是相敬如宾,过日子罢了。

向氏许久才想开,只要她是正妃就好了,其他随意吧。

向氏说去拜见淑妃娘娘,第二日便去了。

淑妃一个人位居长音殿,坐落在宫墙的最里边,一条长长的甬道,要走上许久。

淑妃倒是同意见她,等她进去时,就见满院鲜花,只有一条青石小路可以进人。

而淑妃正卷起袖子浇花呢。

这满宫里,没有比她更悠闲的了。

远离喧嚣,别有洞天。

大概是皇宫里最安静的地方了。

向氏行礼问安,淑妃娘娘看了她一眼道:“你等会儿吧,我花还没浇完。”

说完又埋头在鲜花里面了。

淑妃娘娘很是仔细小心,动作轻柔,就像是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一般。

对于淑妃来说,这些她亲手种的花,也就是她的孩子了。

等淑妃忙完,已经过了一上午。

宫人在小厨房做了几样菜,淑妃洗干净手,招呼向氏一起吃。

“你今儿来的不是时候,今儿是我浇花的日子,久等了!”淑妃直言道。

向氏一惊,道是淑妃怪她来晚了,昨天的旨意,应该昨天来的。

向氏赶紧跪道:“母妃,儿臣昨日实在是病的起不来身,不然昨日就来了。”

一边说一边打量淑妃的神色。

淑妃看不出喜怒,似乎并未责怪,只是一句简单的话,是向氏理解错了。

可淑妃却没让她起来。

“你也不必叫我母妃,皇上的旨意是皇上的旨意,我的孩子,当年已经不在了,现在也只有这满园鲜花,照顾这些花已经耗费了我的精力,无暇顾及其他。”淑妃淡淡道。

并没有因为有了儿子而高兴什么,甚至带着点点厌恶,似乎,秦子故是个累赘。

“娘娘可是旨意以下,这,明面上……”向氏没有说完。

“无所谓,总之,你们不要来烦我我也不会去烦你,两不相干,明白吗?我不会帮六皇子,六皇子将来怎么样了,也不需要对我如何,他若觉得,我碍着兰妃了,找个由头废了我就是了!”淑妃这与世无争的态度,让向氏佩服至极。

既然淑妃已经这么说了,那向氏吃过饭也只好告辞。

随后,去了皇后哪儿。

皇后逐渐有了气色,这些天,好了许多。

向氏去时,皇后正在练字。

见向氏来了,十分欢喜。

“你可去过淑妃哪儿了?”

“回母后,去过了。”

“被赶出来了吧?淑妃就那个性子,那日兰妃来求本宫,希望本宫收下六皇子,本宫倒是乐意,只是,皇上不让,本宫也无能为力了。”皇后解释道。

“多谢母妃!”

“也不必写本宫,兰妃可惜,但远李这里,也是好事,你劝着些六皇子,让六皇子不要消沉!”皇后嘱咐道。

向氏受教,对皇后一番关心,又聊了些家常才离开,在把淑妃的意思告诉秦子故。

忙活了这么久,疲惫不堪。

秦子故倒是没有意外淑妃的态度,甚至很是感激。

而太子府里,这宫里有什么消息,那自然也会传来。

秦聿搂着苏锦月,坐在秋千上,看完纸条。

“淑妃看来,是对皇叔彻底失望了,已然不想参与进来。”秦聿道。

“这不挺好的,她若真想帮秦子故,咱们还麻烦些,淑妃可比兰妃聪明多,聪明的女人利用皇帝的愧疚,能做的事情,可太多了。”苏锦月笑道。

说的也是实话,所以这个消息,对秦聿来说,那可是好消息。

“本来只想给秦子故整一整,没想到,兰妃自己跳了进去,果然是意外之喜。”

“这么说来,秦子故只能老老实实,被禁足了!”苏锦月笑了。

秦聿点点头,也是一脸笑意。

兰妃远走,皇后的病逐渐好了,乞巧节的日子也逐渐近了。

乞巧节,是南秦传统的节日,宫里一般都是要举行宴会的。

而乞巧节前几日,秦子故的禁足总算完成,又能出来走动了。

先是去了一趟御书房,表示悔改,并且自罚抄写孝经,让南秦帝很是满意。

随后又去了皇后那儿。

至于淑妃,按照淑妃的意思,秦子故并未去打扰。

乞巧夜宴,正好赶上十五,月亮圆圆的挂在天边。

庆年殿里早已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乐器合奏。

身姿妖娆的舞女长袖善舞。

诸多大臣同坐。

这一日,不谈国事,只说笑谈。

据说,这场夜宴还是白情操办的。

也是她第一次操办的宴会。

往常,都是皇后娘娘。

而久不见沉迷酒色的秦子臣也是出现在宴会之上。

这么久不见,久到,大约都快没人记得他了。

大概是过了那一阵伤心的地儿,秦子臣已经恢复过来。

眼里不见浑浊,清明起来。南秦帝还没有来。

秦子故端着酒杯,走到了秦子臣的旁边。

“二哥,多年不见,近来可好?”

秦子故回来,那次宴请,秦子臣没有去,再后来,秦子故倒是想见秦子臣,但秦子臣已经出了皇城,云游去了,这才回来。

“子故,许久不见,你倒是变化不少。”秦子臣起身,回敬。

“那是自然,个子都高了不少。”秦子故笑眯眯的。

“也是,你走时,还比我低半个头,如今也和我一般高了!”秦子臣打量一番道。

“听闻二哥有了二嫂,我还没有备上礼物恭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