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思在理,大理现在并没有大秦互通,并不代表未来就不与大秦互通了,咱们各取所需。”
谷颜科笑了笑说道。
“说吧!你们想要什么?”果然是有想法的。
“陛下,大理愿意辅佐大秦荡平陇西,肃清宇内。”
“只是事成之后,大理希望大秦兵发兵十万南洋,荡平南洋诸国,扶持大理王为南洋诸国共主。”
谷颜科直接开口说道,这个就是他们大理的想法。
既不得罪大秦又能得到大秦的帮助。
只要大秦愿意出马,荡平南洋诸国,不成任何问题。
“朕凭什么相信你。”李晋思忖了片刻,条件诱人,但是可信度却难以让人折服。
乌鸦军的叛乱让他对于这些番邦已经心存芥蒂了。
“陛下是否担心大理如同乌鸦军?”
“大理可不同于乌鸦军,大理国有定所,乌鸦军不过是一些游走的民族。”
“大理一旦得罪陛下,必招致陛下的怒火。”
“况且大理跟大秦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此间合作我们不过是各取所需。”
“况且为了得到陛下信任,此番在后的还有大理公主,明日即可到达帝都。”
“到时候公主殿下会一直质押在大秦,直至陇西叛乱休止,跟随大理军队回大理。”
谷颜科解释道,来之前他们都对李晋做过了解,所以才把大理的公主送过来为质子。
“看来你们来之前做了不少准备。”
李晋缓缓的走上主位,冷哼了一声,可以说谷颜科确实说动了他。
大理跟大秦并没有任何利息的冲突,他们大理犯不着这样冒犯大秦。
要知道大秦的怒火不是周边的番邦能够承受的。
关键一点,如果大理出兵,走巴蜀建南官道过了清江就能到陇西。
轻骑奔袭,能比联军快上两天的时间,如今陇西岌岌可危局面,大理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陛下,陇西已无兵可救,臣觉得如果不想破城,不妨与大理结盟,让大理出兵。”
“只要能够荡平陇西,南洋诸国,不在话下。”
刘闻钦连忙开口附和说道,因为陇西实在无兵可救了,战斗虽然定能胜利,但前提是陇西会城破。
但陇西城破是李晋不想看到的,可他们又实在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了,难得正好碰到了大理使臣。
刘闻钦也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劝谏着,毕竟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搏一搏。
虽然说乌鸦军反叛他们都有所知晓,但是谷颜科说得对,大理跟大秦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况且还有质子在他们的大秦,所以欺诈大秦,犯不着。
“臣等觉得兵部侍郎所言不错。”
有了兵部侍郎打头阵,其他兵部的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而其他人却没有过多的言语,他们不敢随便复议,毕竟他们摸不准李晋的心思。
“陛下,各取所需,我们可以订书为盟。”
谷颜科看着大秦的官员也有想法之后,再次进一步的说道。
在他看来自己的条件并不算太过。
“董爱卿你怎么看?”李晋瞥了一眼思忖着的董浅梦。
此时的她还在为她父亲的事情发愣,丝毫没有想到李晋的发问。
“陛下,微臣……”愣了片刻后她连忙跪伏在地上没有言语了。
“陛下,微臣觉得可以同意大理国的提议,大秦与大理以书定盟。”
林琉璃看着惶恐的董浅梦,连忙拱手说道,很有争功的意思。
因为她从字面上看来,并没有看到任何的坏处。
碰巧此时的董浅梦在走神,所以她有了难得的表现机会。
李晋也陷入了沉思,确实大理提出来的条件他没有拒绝的理由,都是对大秦十分有利的。
如果他不考虑要陇西城,大理他丝毫不在乎。
但是他要守住陇西,所以大理貌似成为了目前唯一的选择。
“礼部尚书胡谦听令。”思忖了许久的李晋最终还是决定道。
“臣在。”礼部尚书胡谦连忙走了出来拱手道。
“着令礼部,妥善安置好大理使者,即刻准备文书。”李晋摆了摆手说道。
“臣遵旨。”
“陛下,您的意思是同意与大理以书为盟了?”谷颜科仿若看到了希望,连忙开口问道。
“朕答应了,不过你得告诉朕你们大理的安排,大理的骑兵什么时候能到陇西?”
李晋同意了,因为这貌似是目前最妥当的安排。
“只要与大秦订盟,臣下这就飞鸽传书回大理,大理便可以先让两万轻骑出发。”
“待陛下打开巴蜀建南关,沿着建南官道奔袭,越过清江。”
“如果进展迅速,明日午时就可以到达陇西合兵一处了。”
“在骑兵兵发之后,步军十万也同时开始调动部署。”
“步军相对进军缓慢,但是依旧可以在大秦联军到达时抵达陇西,从而对陇西形成合围之势。”
“只要大秦各项进展顺利,臣下料定,不出十日陇西事休。”
“陛下可以调拨联军一起同大理军队南下南洋,不需再次调动。”
谷颜科有点激动的说道,建南开,大事成。
“好,朕即刻着令礼部安排。”
“朕在陇西明日午时看到你们大理的军队后才放你们回大理,可敢?”
李晋问道,他也耍了个心眼。
就是把谷颜科他们留下来,只要大理军队有什么异样也方便全部缉拿。
“臣下敢,臣下可以在帝都待到大理的部队到达陇西,并且与叛逆发生第一战后再回大理复命。”
谷颜科也没有犹豫连忙回答。
“甚好,礼部即刻下去安排。”李晋瞥了一眼胡谦说道。
“臣遵旨。”胡谦示意旁边的礼部侍郎行动,后者连忙引着大理的使者退下大殿。
“陛下,金国的使者已经启程,预计这两天可以到达帝都。”
在引退谷颜科等人后,胡谦拱手开口说道。
“来了就来了,金国跟我大秦从未有过往来,来后你们把他晾在驿馆杀杀他们的威风。”
“让他们知道大秦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过来谈条件的。”李晋不以为然的说道。
对于金国,李晋是志在必得的。
等燧石枪列装了,他直接亲征金国。
“微臣遵旨。”
“陛下还有高丽国的使者,已经在驿馆等候多日了,高丽国微臣应该如何回复他们?”
胡谦继续问道。
“着令赐封高丽公主金璐璐为竹妃,安排人马护送高丽使者回高丽。”
“高丽的事情林琉璃你一手操办,你应该知道朕对高丽的态度吧!”
李晋瞥了一眼林琉璃问道,对于高丽他现在一点都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