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左渡(1 / 1)

章邯在西域立威的时候。

而在东海之滨,大秦却迎来了几个客人。

事情还要从张良说起。

李天行与张良定下约定之后。

张良还真的挺有本事,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果然让那些齐燕两国的宗室将那些造船工匠给交了出来。

而这些齐燕两国的宗室不但交出了这些工匠,还将自己已经打造出来的三艘海船给一并贡献了出来。

李天行是真的没想到张良办事竟然如此妥当,心中对张良的评价都提了一级。

即墨船厂得到了这批工匠和三艘海船之后,立刻开足马力造船。

只是造海船虽然有了工匠,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是船上的那根龙骨就要用上百年的铁木打造。

不过此时的环境保护甚好。

故燕之地有大批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巨树,材料上倒是不缺。

材料虽然不缺,但是却需要相当繁琐的工序,这根龙骨才能使用。

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根本无法使用。

李天行也知道这事急不得,不过两三年而已,自己也等得起。

也就转向考虑培养水军。

而那三艘海船也成了水军的训练工具。

李天行在奏请嬴政之后,请国防部将整整一个野战军化为水军部队。八壹中文網

开始利用这三艘海船和之前打造的数十艘河船开始练习水军作战之法。

这支野战军其中有大半是原来齐国的士兵,多少也都有点水性,算是有点基础。

李天行甚至还将学宫中的优秀毕业生,九江英布调到水军担任军长。

而同任水军政委的却是刘邦的兄弟,也是学宫的毕业生,南阳王陵。

这两人在李天行前世都是大大的有名。

九江英布开始是项羽的部将,被封为九江王,后来叛楚归汉,又与韩信、彭越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最后被刘邦以造反的罪名剿灭。

而在这个时空,这位英布是自己找到学宫的,要求学习兵法,李天行听说了此人之后,立刻就想起了这人是谁,亲自出了几个题考校与他,结果让自己很满意,也就收入了学宫。

毕业之后,英布被派到故楚寿春担任卫戍军军长,此时调任水军军长,算是提了半级。

而王陵进入学宫也是因为刘邦。

李天行用计将刘邦的那些兄弟诓进学宫之后,第二年,刘邦就亲自写信给自己不在沛县的兄弟,请他们到学宫来入学,王陵就是其中一员。

在前世,王陵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安国侯,也是大汉朝自萧何、曹参之后的第三任丞相,只是由于吕后对王陵的忌惮,用一个太傅换掉了他的丞相,死后还被封为武侯。

而李天行之所以把王陵派去水军,就是看中了他的政治智慧。

这两人担任水军军长和政委,也算是人尽其才。

就在两人到任之后,开始组织水军出海训练,也顺便抓点鱼来改善一下伙食。

可就在一次训练中,水军竟然带回来三个如同野人一样的小矮子。

衣衫褴褛就不用说了,其中一个身上还裹着兽皮。

而且一个比一个矮,最高的也不过五尺高。

一张嘴说的话谁都听不懂。

英布和王陵在学宫中也学过地理,却也没有听过有这样的人存在。

两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王陵说道:“之前读过镇国公的山海境,知道海外有诸国,各有神异之处,这会不会是海外诸国的人?”

英布一脸嫌弃:“你看看就这三个矮子,分明都是尚未开化的野人!哪里有什么神异之处。”

英布都懒得搭理这几个矮子,当时就想让人把这三个矮子拉出去宰了,也让水军的兄弟见见血。

谁知道这三个矮子竟然看出了英布的杀机。

其中一人,竟然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灿灿的东西献到英布面前,还不停的在英布面前哭诉。

虽然英布听不懂这三个矮子说的话,但是这块金灿灿的东西他可认识,这不是一块金矿吗?!

天知道这三个矮子在大海里是怎么保住这块金矿的。

而且这块金矿的分量不轻,英布在手上掂了掂,起码有两斤多重。

英布奇怪,对王陵说道:“老王,他们这些人手上怎么会有金矿?”

王陵摇头:“你问我我问谁去?不过,你看这块金矿。”

王陵用手在金矿的四周指了指:“上面还有开掘的痕迹,说明这块金矿是人工开采出来的,就是不知道是他们开的,还是他们捡的。”

英布眉头紧皱:“这些人的来历怕是不简单,但是现在言语不通,为之奈何?”

王陵想了想,突然想起一个主意:“即墨有不少渔民,说不定就有认得这些人来历,能与这些人交流的人。”

“这个主意不错!来人!”英布直接招呼一声,门外进来几个水军士兵:“把这三个人给带下去,好生看管,不要短了吃喝,但是不能放跑了!”

“诺!”几个水军把这三个矮子给带下去。

英布立刻让水军去拜访那些渔民,看有没有知道这三个矮子来历的。

还别说,经过数日的查访,还真让他们找到一个。

这位渔民叫田大,当了一辈子渔民,今年已经直接奔七十去了。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

所以这位叫田大的渔民在很受尊重。

英布和王陵也不敢怠慢,带着一些礼物直接登门拜访。

那渔民打了一辈子鱼,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当年齐国的即墨县令,那里经历过这么大的官来拜访自己。

吓得战战兢兢。

经过一番友好的交流,这位老渔民才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他说在他年轻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出海打鱼,却碰上了大风暴,他跟他父亲命大,从大风暴中逃过一劫,在海上流了三天之后,两人却发现自己到了一座大岛。

岛上就有金矿,还有土人,只是当时他们想办法要离开,也就没有多搭理。

后来还是在一处地方发现了一艘船,这父子两人偷了土人的粮食和淡水,搬上了船,这才离开。

也是他们俩运气好,顺着海流还真就一路回到了齐国。

英布忙问这位老渔民,可还记得去那岛的海路。

那老头却摇摇头,能见的一条命回来就已经是天大的运气,谁还能记得海路如何。

英布又将老渔民带着去见那三个小矮子。

果然,老渔民只听了两句话就断定,这三个矮子说的话,就是当地土人说的话。

这下英布和王陵心中有数了,这三个小矮人正是那座有金矿的岛上的土人!

只是不知道怎么到了这里。

英布有心立刻组织水军出海寻找这座岛,却被王陵拦下。

现在水军就那么几条船,要是因为找这座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的岛就全数折损在海上。

李天行非扒了他们的皮不可。

两人一下子想起了李天行。

直接修书一封,将这个事情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学宫。

李天行在看信之前一脸懵逼,八百里加急?这可是有重大军情才能动用的传递消息的方式。

但是有重大军情,难道不是应该直接送到国防部吗?

怎么会直接送到自己这里。

李天行一头雾水的打开了信,当看完之后,李天行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大岛,金矿,还有土人?

而且渔民还能随着洋流自己飘回齐地?

而且这金矿竟然还是露天的?!

在李天行的认知中,符合这么多条件的,只有一个地方!

扶桑国左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