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行竟然是武学宗师!
这个事情让全场除了鬼谷子、蒙献这些知情人之外,全部震惊了!
看上去李天行不过二十出头,竟然能有武学宗师的造诣?
大多数人其实都有怀疑,但是桓遵能被称为兵家四少,武艺自是不凡,却被李天行如此轻飘飘的一掌给推飞数丈,而且看桓遵的样子,好像还没有受什么伤!
如此举重若轻的手段,即便不是宗师,离宗师也不远了。
嬴政直接张大了嘴:“李先生竟然还是文武双全?!”
李天行此时却管不了这些人在想什么,直接对蒙献说道:“此人在论战动武,拿下,传信给桓府,让他叔父亲自来领人!”
刚才桓遵还叫嚣着让李天行去桓府登门道歉,现在却变成了要桓齮亲自过来领人。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看着桓遵被蒙献拉了下去,李天行这才微笑着对其他士子说道:“还有哪位士子愿意赐教的?天行在此恭候!”
眼看名家、法家、兵家士子吐血的吐血,认怂的认怂,还有直接被押起来的。
剩下这些士子大都开始犹豫起来。
李天行搞这场论战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招揽人才,又不是要把人往死里得罪。
此时见没有士子愿意出场,当即说道:“其实为奴什么的都是戏言,如果各位大贤愿意留在李府,天行愿以门客之礼供养各位大贤,年俸万金,绝不食言!”
然后向鬼谷子使了一个眼色。
鬼谷子长身而起,朗声笑道:“今日论战可圈可点,如果各位再无人出战,那老夫就宣布论战结束,我师弟在庄园内准备了一些饭食,各位原来,可先用了饭食再走。”
然后看着淳于越嬉笑道:“怎么样,淳于老鬼,进去喝几杯?”
淳于越气呼呼的一甩袍袖,转身离开。
有弟子伺候在淳于越身边,低声问道:“老师,咱们就这么走了?”
淳于越此时连声却不见了刚才的怒容,一脸淡定的说道:“走吧,李天行虽然论战得胜,却同时得罪了名家、齐法家、桓府,呵呵,宗师又如何?”
同时跟随离开的还有大批士子,但是同样还有一些士子留了下来。
李天行十分客气的将各位留下的士子请进庄园内,各种好吃的好喝的如同流水一般上来。
留下的士子对李天行的印象瞬间改变。
这位上卿通百家之学,又如此礼贤下士,实在难得。
嬴政则带着王翦、李斯等人在论战结束之后就走了。
王翦和李斯临走之前各留下一句话。
王翦:“桓家不好惹,还是将桓遵放回去,冤家宜解不宜结。”
李斯:“齐法家最少还有两名宗师,要小心!”
对于王翦的话,李天行直接选择装作没听见,桓遵既然上门找场子,自然要面对失败的风险。
更何况桓齮跟自己的恩怨又岂是几句话能解开的?
反正在秦国,桓齮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上头还有个嬴政坐镇呢!
但是李斯的话却给李天行提了一醒,自己好像惹了不少宗师了,阴阳主算一个,还有护法双尊两个半步宗师,现在又惹了齐法家。
好在田汾是自愿留下的,希望齐法家的两位宗师能讲点道理。
酒足饭饱之后,士子们纷纷告辞,最后留下的加上田汾只有三人,公孙离还在昏迷,不算数。
另外选择留下的两人,一人叫张仲,也是法家,不过是秦晋法家的弟子,韩国人。
另一人叫文卢,自称是小说家弟子。
对于这个叫文卢的人,李天行十分好奇,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之中属于最不起眼的那种,因为记载的都是各地风土人情,加上又都是稗官野史,所以被其他各家都认为是小道。
后来到了两汉之时,甚至连九流都没能排进去。
直到明清两代,小说家才再次兴起。
李天行前世就是网文写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卢算是祖师爷!
先将田汾和张仲安排去休息,李天行单独留下了文卢。
“文先生果真是小说家弟子?”
文卢苦笑道:“小说家弟子又不是什么显赫身份,冒充这个身份有什么好处?”
李天行想想也是,小说家在这个时候确实不太受待见,甚至连墨家这种与诸子百家都不合的学派都不如,冒充小说家弟子确实没什么意思。
“那先生为何选择留下?”李天行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文卢有些迟疑,脸上神色变换不停,最终狠下心,张嘴说道:“刚才观上卿论战,竟然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我……我……我想请问上卿,对我们小说家如何看?”
李天行微微一笑:“小说家么,也是天地正道。”
文卢听到李天行这样说,眼前一亮:“上卿果然认为小说家也是天地正道么?”
李天行点点头:“自然是天地正道,不过……”
“不过什么?”文卢此时的心情七上八下。
“小说家记载的大都是风土人情,稗官野史,却大都是人云亦云,自己的主张并没有如同儒、法等百家一样自成一家,所以百家并不太看得起小说家,可是如此?”
文卢疯狂的点头:“正是正是,上卿之言一针见血,并无自己的一家之言正是我小说家的弊端。”
“不过,小说家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李天行心中的笑意越发炙盛,前世都是人家给他上课,今天终于他也能给别人上课了。
“请教上卿,我小说家有何可取之处?”
“接地气啊!”李天行看着文卢:“你们小说家的来源大都是百姓黎首,可以说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别看儒家法家他们说的如何高大上!但是你们天生就应该是跟老百姓站在一起的!”
“只要你们能写出百姓爱看的东西,褒贬善恶,导人向善,必能流芳百世!”
文卢让李天行这几句话说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上卿,我该怎么做?”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李天行笑嘻嘻的看着文卢:“你要亲自去百姓家里去,去了解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最能代表人民情感的作品来呀!”
文卢立刻抱拳拱手:“我这就去!”
“别走远了!就在我封地里就行!”李天行冲已经冲出房门的文卢喊了一句。
“诺!”文卢远远的回答了一句。
李天性看着远去的文卢,心中感叹,现在的人还真是淳朴,说啥信啥。
文卢或许是因为自己小说家的身份并不被待见,所以身上并没有田汾、张仲这些人身上士子的那种傲气,而且估计之前日子过的不太好,整个人都糙了,换上一身粗布麻衣说他是农户,估计也没人不相信。
这样的人最适合到百姓中去,聆听百姓最真实的声音,然后给自己反馈!
自己现在人手不够,没有办法来关注自己封地百姓的一举一动,只能让文卢借着写小说之名去百姓中间打探。
唉,要是自己能有个系统,给自己几百个锦衣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