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右中郎将(1 / 1)

六月。

朱儁和皇甫嵩合兵一处在颍川大败波才的十万大军后,朱儁一刻也不停歇,马不停蹄往南阳赶来。

这天,杨赢正在家中和杨博等人交流武艺,徐璆突然派人来说右中郎将朱儁正率领朝廷大军往南阳赶来,让杨赢立刻带领帐下众人前往北门汇合,共同带领兵马前去南阳相助。

在下知道了!你去回禀刺史大人,就说我点齐兵马后立刻前去与大人会合。

传令兵走后。

杨赢对众人说道。

子成,你去校场通知子平,子季带领兵马赶来,我和子显,李卫,田征,吕聿先去北门。

是,兄长。

江陵城北门。

徐璆秦颌带领八千兵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杨赢带领杨博,李卫,田征,吕聿从城内赶来。

杨赢见到刺史徐璆和南阳太守秦颌后抱拳说道。

在下来迟,请刺史大人和秦太守见谅。

子胜不必如此,我和刺史大人也才刚到。

徐璆见杨赢到来后开口说道。

子胜,果真如你所料!朝廷大军正是六月到来。

这只是在下的猜测,没成想却让在下猜对了。

子胜过谦了。

不多时,杨政带领帐下士卒来到北门归入到队伍中。

徐璆对杨赢说道。

子胜,催动兵马向南阳出发吧!

杨赢点头后骑着马向后方边走边大声喊道。

全军立即向南阳进发......

随着三声呐喊声,一万大军缓缓向南阳方向开动。

因为有杨赢之前带来的人马加上在南阳收降的黄巾降兵,徐璆和秦颌在江陵共有兵马一万三千人,留下三千兵马给南郡太守郭永守城后大军还剩下一万人,比历史上两人合兵后足足多出了两千。

经过几日的急行,徐璆等人和朱儁在宛城外三十里处相遇。

两方人马相对而遇,杨赢见对方一员身着战甲的将领,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看样子必是朱儁无疑。

徐刺史,不知刺史大人引得多少兵马前来相助?朱儁中气十足的说道。

见过朱中郎,在下接到朝廷旨意后便和南阳太守秦颌,娄县杨县令合兵一处,共有兵马一万,请右中郎将调遣。

朱儁点头嗯了一声后问道;不知刺史大人所说的杨县令是何人?

正是这位少年,姓杨,名赢,字子胜。徐璆为朱儁介绍道;

朱儁见到杨赢后心中想到,此人如此年轻便坐上一县之长,莫非此人有什么不凡之处。

朱儁回过神来说道。

来人,将此人斩了。

喏。

两名侍卫闻言立即走向杨赢。

当两柄大刀架在杨赢脖子上时,此刻他脑子里传来一阵嗡嗡的声响,接着脑子一片空白,心中只想问上一句。

“老子到底犯什么事了你就要杀我?”

杨博杨政等人见对方要杀自己兄长立马抽出自己的武器打马上前问道。

大人为何要杀我兄长?

退下,将兵器收起来。杨赢吼声过后向朱儁抱拳问道。

大人为何要杀在下?可否让在下死个明白?

汝为吴郡县吏,不顾吴郡百姓安危私自逃离吴郡,按照大汉律令,擅离职守者斩。

朱中郎,你是否误会了,吴郡的黄巾贼早在三月中旬就已经被子胜收降了,连黄巾首领陈败也死在子胜的剑下。

徐璆见状立马为杨赢辩解道。

哼,就算他收复了黄巾贼子又如何,擅离职守同样是死罪。

朱中郎你又误会了,子胜早在数月前就已经辞官了,现如今在我帐下听用。

这回朱儁有些诧异了,本以为此人是贪生怕死才逃离吴郡的,却没想到此人斩杀陈败后又辗转南阳,不知此人有何图谋。

朱儁开口问道;你是哪里人士?

在下是庐江皖县人士。

汝是如何斩杀黄巾乱党的,细细说来。

杨赢把自己如何从庐江起兵的事又给朱儁说了一遍。

朱儁听后连连点,然后赞叹道。

果然英雄出少年,帐下众人也都是些忠肝义胆之辈。

大人谬赞了。

朱儁满意的点了点头后说道。

全军合兵一处向宛城进发。

就这样,两万人马合兵一处来到宛城。

全军集结于宛城外两百步处朱儁喊道。

全军列阵,准备攻城。

徐璆立即阻止道。

朱中郎且慢。

刺史大人有何事?

中郎将有所不知,早在月前子胜早已攻破宛城,将城内粮草焚烧一空,现如今宛城内已无粮草,中郎只需要派兵围住城池,不久黄巾将不战而败。

有这等事?

确实如此,朱中郎不如先围城几日,且看城中黄巾反应如何。

朱儁听完徐璆的话转头望向杨赢想到,此人胸有韬略,深谋远虑,如此人才不为朝廷效力岂不可惜。

思绪过后开口说道。

玄德。

属下在。刘备沉声应道。

杨赢的目光立即闻声而至。

只见那人身长八尺左右。

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面上显露出一副极为严肃的模样。

令你领三千兵马集结于宛城南门,围住此城门,不可放过一兵一卒。

属下领命,刘备说完带领人马就向南门而去。

文台。

末将在。孙坚声如雷震的回应道;

杨赢又看向那人,此人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容貌不凡,一眼看去就知道此人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

你率领兵马三千前往东门。

喏。

孙坚领命后也率领三千兵马往东门而去。

其余人马就地扎营。

喏。

徐璆,秦颌,张超,杨赢,朱浩,朱符,同时说道;

不多时,第一座军帐已搭好。

众人进入帐中坐了下来。

朱儁跪坐于主位说道。

诸位,大军远道而来不利于作战,全军休整一夜,明日三更造反五更攻城。

喏。朱浩,朱符,张超,回应道;

徐璆见朱儁下此军令,不解的问道。

中郎不是要围城吗?为何突然下令攻城了。

黄巾贼子祸乱天下,杀郡守,夺城池,罪无可恕,本将誓要将其斩尽杀绝。

徐璆劝道。

朝廷以往都是以安抚为主,如今中郎为何如此啊?

此一时非彼一时也,今海内一统,唯有黄巾造寇,祈求投降无以劝其向善,杀之足以惩恶。

今若受之,便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