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长卿在小房间里的一块大黑板上,写道:“陛下,大明皇族制度。”
说完,他又看了眼太子朱标,又看了一眼朱樉,又看看朱高,又看看朱棣,又看看周王朱仞,又看看楚王朱桢,再看看齐王朱仞。
“想要改善大明皇族的体制,必须要弄清楚皇帝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人!”
“只有弄清楚了皇帝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人,我们就可以制定出一套大明皇族的规矩来!”
下面书案之下,朱樉和朱标,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闻言,都是微微颔首,说的也是极有道理。
就算是朱元璋,在旁边的房间里,也忍不住对他刮目相看。
“那你认为,皇帝是什么人?”
燕长卿的目光落在了朱标和朱樉、朱棡和朱棣身上。
按照辈分,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朱标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发言。
就算是朱元璋,此刻也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他也很好奇,自己在儿子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标想了想,缓缓说道:
“父皇,他是一位仁慈的皇帝!”
“古往今来,能够超过父皇陛下的,屈指可数!”
“父皇自即位以来,每天都要处理三百多封的折子,四百多件大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可以真正放松下来,不用操心国家大事!”
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就颁布了一道旨意,要将所有政务都交给太子朱标处理,并上奏章,要让朱标“朝中大臣,听候朝议,操办政务。”
如此一来,朱标便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的父皇朱元璋每天的工作有多么的可怕!
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如果只是暂时的话,倒也罢了。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算是他这样的少年,也开始感到疲惫了。
而他的父皇,五十多岁了,却依旧没有丝毫的松懈!
而且,这还仅仅是让他听奏,处理国事,并不能算是他的全部责任。
到了后来,朱元璋就会把所有的奏章和国事都看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朱元璋就会将这份报告拿出来,写在折子上,让朱标好好想一想,再继续看。
若是事情真如朱元璋所料,朱元璋肯定会立刻对朱标的处置进行检讨。
这么一闹,他的工作量至少翻了一番!
“现在的情况还好一些,我可以自己做主,不用担心父皇会重新审判我,这样我就可以减轻父皇的负担了。”
朱标轻吸了一口凉气,在他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朝堂之上的时候,他还真的不明白,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热爱国家的皇帝,竟然要如此的辛苦!
其他几位皇子都是一脸的无语,因为他们不是太子,朱元璋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为了成为一名勤政爱民的皇帝,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工作!
而在另一边的一间密室里,朱元璋则是一脸的庆幸地望着朱标。
身为皇者,身为人父,朱标自然明白他的辛苦,也明白他的努力。
他继续执掌朝堂,尽职尽责,将来大明交给朱标,他也会放心一些。
燕长卿轻轻点头,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最勤奋的一个!
这哪里是什么肝脏,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用一个现代名词来概括,朱元璋绝对是一位“卷大王”!
他的功劳,有一半都是因为他的努力!
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底层子弟,但他们都是乞讨和难民,成为了皇帝!
剩下的三成,就是遣散外族,重建汉人疆域!
这三样东西,就是朱元璋的三根支柱,也就是朱元璋被誉为“万代皇帝”的由来!
燕长卿看向了朱樉。
“那你的那位陛下怎么办?你认为皇帝是什么人,他的地位如何?”
朱樉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道:
“父皇是天下人,掌握着杀人的大权,掌控着大海的命运,有危险的人,有危险的人,就会有混乱的人!”
燕长卿有些惊讶地望着朱樉严毅。
朱樉的原意是:“汉朝乃天下第一,掌握着杀人的大权,掌握着海洋的命运,有危险的人,有危险的人,就会有混乱的人!”
这四个字,将当年的汉朝,还有汉朝的皇帝,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朱樉的心目中,朱元璋就是最大的权力和权力!
只是,这种事情,可不是朱樉能说的。
【二哥还有这种心思?】
朱元璋听了这话,眉头一皱,朱标说的没错,可是朱樉却说了。
这也就意味着,朱樉对于朱元璋的权力与位置,还是有些觊觎的。
此时此刻,朱元璋已经没有把这句话当成一句普通的问题。
他只是把这句话当成了一个问题,用来询问其他几位皇子的内心。
太子朱标和秦王朱樉所说的,不仅仅是朱元璋,更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