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收拾田丰,北汉政权(1 / 1)

曹操和孙权先后称王,这让苏豪麾下的人才坐不住了。

按照如今的势力强大来排名的话,苏豪第一,曹操第二,孙权第三,刘表第四,士燮第五。

刘备和张绣还没有资格上榜。

老二老三相继称王,老大却稳坐钓鱼台,这可能吗?

这些日子,登门求见的人不少,呈向苏豪的信件更是多的数不清。说来说去就一个话题,

“请主公称王!”

而且他们的叫法还特别有理。

像武家村的人觉得苏豪是在东莱郡起兵,应该叫个“东莱王”。

陈宫、陈珪等文臣觉得青州最早属于鲁地,苏豪应该叫“鲁王”。像东吴之地,最早是吴地,所以孙权为吴王。益州最早属于蜀地,所以曹操叫蜀王。苏豪的王不应该比别人低一头,所以鲁王最为合适。

也有一些人觉得,以苏豪的实力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称帝最为合适。

而那个以喷人著称田丰,直接将政务交给了长史和别驾,自己快马加鞭来求见苏豪。

大清早的,苏豪还抱着张春华睡觉的时候,就听见门外有人在吵。

纵然典韦长的吓人,可田丰丝毫不惧,一句句大道理讲的典韦差点劈了他。

“老顽固,简直就是个老顽固!”

苏豪被人扰了清梦,正慢悠悠起床时,沮授来了。

“我说元皓啊,你咋来了?”

“这司马府是你放肆的地方吗?还不快跟我走?”

不管好友如何央求,田丰依旧不为所动,

“哼!”

“今天我非要和他讲讲清楚!”

“到底是什么想法,放着江山社稷不顾,竟然在这里儿女情长,简直就是个昏君!!!”

...

...

沮授吓得要死。

尼玛,你不要命我还想要呐!

他是真怕,怕苏豪一气之下砍了田丰,甚至还有可能连累自己...

那哥们才三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田丰太不知进退了!

没过一会,苏豪慢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像是要杀人。

“主公息怒,元皓他...他...”

沮授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而田丰矗立原地,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元皓,你大老远跑来,又大清早的在我府前叫骂,到底是意欲何为?”

苏豪的语气不是很好,可田丰不在意。

“主公,我就想问问你,这军政大事你还管不管了?”

“当然管!”

“好,那主公对于称王之事,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你晾着我们这些臣子有一段时间了,我现在就想听一个答复。”

苏豪明白,这tm是堵上门来了。

“称是肯定要称的,但是得选一个黄道吉日,等我和公与商量好了,自然会告诉你们的。”

田丰的脸色稍微缓和了几分,这位主公还是明事理、懂轻重。

“既然如此,老臣告辞了。”

“慢着!”

沮授、田丰都转头了看向了苏豪,不知道他要干嘛。

“既然你问完我了,我也问问你。”

“谁叫你擅自离开冀州跑到青州城的?又是谁叫你来我府前喧闹的?”

“作为刺史,你擅离职守,作为臣子,你目无君上,你,该当何罪!!!”

...

...

“完了...完了...主公发火了...”

沮授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主公,元皓他...”

话未说完,苏豪出言呵斥,

“公与!!!”

“你也想附逆吗!!!”

几乎同时,典韦等亲卫齐刷刷的拔出大刀。

田丰自知理亏,没有开口。

等了好一会,苏豪才开始处理,

“传令下去,撤销田丰的所有职务,将冀州政务交给耿武,田丰去洛阳修复宫殿。”

说完,苏豪气冲冲的走了,留下沮授和田丰面面相觑...

当天下午,南七告诉苏豪,田丰已经返回冀州。

苏豪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家伙,还治不了你了...”

第二天,苏豪在会所召开大会,留在青州的、以及在附近的高级官员全部参加。

当天,苏豪当众宣布了一个消息,

“鉴于曹操和孙权已经做了蜀王和魏王,本将为了麾下文武齐心,治下百姓安心,将上奏天子,请封为北汉王!”

话音刚落,满堂人员全部起立,一个个笑的非常满足。

“恭喜主公,恭喜北汉王!”

根据麾下官员的建议,下月初二就是一个吉日,苏豪决定,在当天公开称王。

各州的刺史、长史、别驾、等官员,以及中高级的武将,全部收到了暗探司的消息。

他们没有异议,都派人或亲自来到青州城,准备一睹这历史性的时刻。

...

...

还有蔡邕、卢植、邴原、管宁等四老,也纷纷表示支持。

苏豪已经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个利益集团。

如果他称王了,他手下的人员都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是一件盛事,有关整个利益集团的盛事。

在自立为王的当天,百姓们热情似火,官员们喜笑颜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大司马成为了过去式,称呼苏豪则全部变成了北汉王。

至于蔡琰,自然就是王后,甄姜、糜贞、张春华,全部变成了王妃。

司马府正式变成了北汉王府。

在苏豪的带领下,北汉政权成立了。

不是说苏豪一心扶汉,而是他知道,此时还不能篡汉。

益州、交州、荆州、扬州还未平定,苏豪的恩德未福泽四州,贸然篡汉,肯定会有后遗症。

等天下一统后,太平个几年,百姓就只知道苏豪,不知道大汉了,那个时候,才是改朝换代的最佳时机。

像陈宫、麴义、文聘等人,都有重任在身,没有办法亲自前来只能派人送去问候和支持。

就这样,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和历史上不一样,苏豪这只足太大,曹孙两个足太弱小。

这种情况下,刘备开始难受了。

天下大势越来越明朗,而他还寸功未力,前途一片渺茫,怎么叫他不黯然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