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银票钱庄,掌握现金(1 / 1)

曹操和马超他们作战的时候,苏豪也没有闲着。

之前就考虑过五铢钱的问题。

现在地盘大了,权利大了,治下的人口多了,货币就得进行改良了。

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

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

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之后的时间里,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

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其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考虑到携带不便的问题,苏豪要发行纸币,也就是银票。

这玩意很方便,而且可以大额交易。

在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青州、冀州等地,交易几百吊非常容易。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吊是一千枚,一百吊就是十万枚。

一枚重4克,那一百吊就是四十万克,也就是四百千克。相当于八百瓶矿泉水。

你说你出去买东西进货,要拿八百瓶矿泉水重的钱币,麻烦不?安全不?

对于有权有势的人家来说,他们可以雇佣护卫家丁,用马车拉用护卫保护,这是不是变相的造成了劳动力浪费?

如果有一张一百吊的银票,那他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按照此时的水准来说,造银票简单,只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那就是仿造!

好在苏豪是穿越者,可以借鉴的经验实在太多。

左伯将纸张弄出来以后,他的工作可没有停下来。

如果不考虑成本的问题,更换原材料以后,新的纸张也会面世。

左伯纸是麻物制成,少数还混合了桑皮等原料。

为了造出来一种绝无仅有的纸张,苏豪让他采用上等的桑皮制作。

只用桑皮,别的不用!

这种纸不出售,专供银票。

制造出来以后,苏豪试过。薄厚更加均匀,色泽更加鲜明,而且不漏墨。

这种纸,被命名为桑纸。

这样,银票的材料来源被切断,要想仿制,非常难。

在初期,不适合发行大面额,有十吊就足矣。

考虑到找零、兑换等问题,发行三种面额。

一吊,五吊,十吊。

银票上面不仅要写上金额,还得写上“仿制斩首”用来震慑。

除了这两项,还有编号,时间。

所有的字全部采用印刷,不能手写。而且字与字之间的行距都有规定。

可以说苏豪为了这个银票,简直操碎了心。

单有银票是无法推广开来的。

要想让这个东西流通下去,苏豪还得在各县开一个钱庄。

银票还不能像后世的纸币一样使用。

此时的银票就类似于银行的存款单一样。

你拿着单据去县里的钱庄兑换五铢钱就行。

如果你交易的对象正好也有银票,那就简单许多了。

直接从你的账上扣款,划给你的交易对象就行。

全程看不见一分钱,但你们实打实的做了一笔买卖。

如果你要出远门,不用担心钱财被抢、被盗、被偷甚至遗失,你只需要拿好你的银票就行。

到目的地,再找个钱庄兑换你需要的铜钱就行。

方便、快捷、高效、安全。

钱存到钱庄里面,苏豪不会收你一分钱,当然,也不会给你一分钱的利息。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苏豪的现金流非常巨大。

有了这些钱,各种盈利机构就会陆续上线。

会所分号开的时候,苏豪苦于没钱,只能一家接着一家的去坑,去骗。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可会所的利润被他们拿去了一部分。

果然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庞大的现金流掌握在苏豪手里后,相信治安都会好很多。

为防止钱庄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苏豪决定采用官府和经贸局来经营。

二者相互监督,相互帮助。

钱庄的现金,全部进入县衙府库。

经贸局对账,县衙接收,责任到个人。

采用州、郡、县三个级别的钱庄,各州刺史府衙的官员监督各郡、各县的分庄。

...

...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跨时代的一点。

就是密码!

银票你可以造假,密码你不知道吧。

为了增加难度,采用汉字和数字相结合,长度为九位。

前三位是汉字,后六位是数字。

取钱的时候,必须要知道密码。要是你有票,却不知道密码,那你就得老实交代交代你的问题。

这样下来,一个完整的银票就有三重保证。

第一是材料,第二是文字,第三是密码。

而且你的信息还得要和钱庄的记录能对的上。

你不能无中生有吧?

此时没有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大多为人力。

苏豪走快了一步,有飞鸽。

所以还得出台一项规定,刚存的钱,七天内不能取。

如果有急事,你只能在本州取。

因为你的信息传递到其他州的其他郡县需要时间。

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方便,时间会缩短,但目前处于开发内测阶段,一切还要摸索。

押送客户资料的任务,必须得交给军队。

交给其他人,就有泄露秘密的风险。

比如你青州存的钱,军队会将你的编号、密码等信息押送到其他州,由专人负责接收。

接收到以后,他再派军队押送到本州各县的钱庄,由钱庄负责人保存。

取款的时候,必须得通过这个负责人。

因为每个钱庄里,只有一到两个负责人知道密码。

他的权限非常大,所以他得是官员。

而他的手里不会过现金,他只是核对人。

他核对完以后,又有另外的官员发放现金。

看起来一切都相当繁琐,可一个时代的进步,都是这样慢慢走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