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的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春播开始。
粮食关乎着一切,任何的大事在它面前都显得渺小。
为了配合春播,清扫行动正式结束,北方几州的军民都开始在田地里挥洒汗水。
细盐和醉天仙已经在各州打出了名号。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普遍撒网,在各县创建分部。
等时机一到,粗盐将正式成为过去。
天蓬司和造纸坊的技术已经成熟,和会所一样,大把的钱钻进了苏豪的口袋。
五株钱运送不便,而且携带不易。考虑到这种情况,苏豪觉得有必要建造新钱,并且银票也要提前上市。
此时还有些操之过急,若是能打败曹操,占据兖州、徐州、豫州,天下大半都姓苏后,钱庄等相关机构就会正式登场。
这天,南七在青州城外找到了出来视察的苏豪,
“禀主公,南八有急报发来。”
南八此时在江东,如果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那一定是和孙策有关…
当苏豪脸色凝重的看完后,他开心的手舞足蹈。
孙策命不久矣!
虽然南八没出什么力,但孙策他就是被刺客伏杀了。
原因就出在许贡身上。
比苏豪预计的要早一点。等南八他们到了后,孙策刚刚截获许贡写给曹操的密信。
“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许贡认为,孙策骁勇冠世。放任孙策势力坐大,对中央政府以及曹操来说将终成大患,遂提出,以皇命召孙策进京的主张。
其实许贡有私心,他此举,就是想趁乱夺回吴郡。只可惜,曹操没收到,被孙策给截胡了。
…
…
和苏豪推断的还是一样,小霸王孙策直接火了,领兵就朝着严白虎攻打过去。
可怜严白虎,谁也没招惹,就被许贡给拖下了水。和许贡一样,落了个九族被诛的下场…
孙策的骁勇再次刷新了江东百姓的认知,而他的统治,也更加的稳定。
许贡曾长期在吴郡任职,他的手下聚集了许多的门客和幕僚。
杀死孙策的,正是其中三位。
虽说许贡不是什么正面人物,可还是有人对他忠心。
小霸王笑傲群雄,在江东之地鼻孔都朝上了天。
这天,他心情格外好,领着卫队出城前去狩猎。
在森林中,他发现了一只奔跑的小鹿。于是他驾马追赶上去,身后的卫队被他甩开了一些距离。
等到距离差不多的时候,孙策弯弓搭箭一气呵成,随着三声破空音发出,远处的小鹿不幸中招。
就在孙策得意洋洋放松警惕的时候,从森林中射出几箭。
他未带武器,左右躲闪不及,一箭直插他的面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孙策虽然受伤,对付几个门客还行。
在他拼尽全力诛杀完三位刺客后,随即落马昏倒,被后面赶来的卫队带回。
经过几名大夫的诊断和问诊,箭上涂满了剧毒,恐怕将时日无多...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孙策将大印交给了弟弟孙权,
“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就这样,纵横于此的少年英雄退出历史舞台。
而他的好友兼军师,周瑜,得到消息后,也是痛哭流涕,急忙从前线赶回...
...
...
后顾之忧已经没有,苏豪和曹操的大战就不会有其他势力参与。
为了让将士们高兴一番,几位谋士分别收到了传信,
“江东孙策已死,我军无忧矣~”
根据曹操的治境来看,他能选择的盟友有三位。
一位是刘表,一位是孙策,还有一位是张绣。
刘表不敢参与,孙策已经没了命,张绣实力太低,此战,曹操还得依靠自己。
而东莱军最近反常的举动自然没有瞒过许昌方面。
曹操心里隐隐有不好的感觉,
“奉孝、文若、仲德,你们说说,苏豪此举何为?”
三位谋士互相看了看,最后荀彧跨出一步,说出了自己看法,
“东莱军将所有的物资和粮草都运往了前线,很大的原因是苏豪在徐州战场失利,准备对我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我与两位先生都私下讨论过,按照苏豪兵力的分布,他很有可能在我军境内全线开战。”
曹操脸色瞬间不太好看,
“什么意思?苏豪准备一战彻底消灭我?”
荀彧不敢回答,郭嘉出面跟上,
“禀主公,以东莱军的实力,如果鱼死网破我军可能还不是对手。但苏豪的地盘更大,他能调集的兵力不超过三十万,我军还有一战之力。”
“如果要想我军立于不败之地,还得联络江东孙氏参与,帮我们分担一部分压力!”
...
...
郭嘉的想法每次都是很准确,曹操自然是应允。
上次围剿袁术,他们和孙氏就配合的不错。
正当曹操安排完使者,准备第二日启程时,江东派人向天子送来奏报,
“孙策遇袭而亡,孙权接过大印,正式提领江东!”
这个消息来的突然,将郭嘉的安排一下就打乱了。
苏豪有飞鸽传书,信息的传递自然是快一些。
深夜,曹军几大谋士再次被紧急叫起。
等他们到了议事厅的时候,曹操已经正襟危坐。
“奉孝,孙策死了。”
来的路上,郭嘉已经听人说起。他也知道,曹操现在需要他再次出谋划策。
“主公,此战还得靠我们自己。”
接着,郭嘉、荀彧、程昱三人为曹操仔细讲解了目前的敌我态势。
根据他们的推断,东莱军会大力攻击徐州,水军肯定也会想办法从海上进攻。
至于司隶地区,目前是安全的。那地方关卡众多,拖一段时间不是问题。
兖州方面形势不容乐观,除了陈留可以一守外,其他基本挡不住苏豪。
曹操也是个人物,他当场就问了几位谋士一句,
“如果我军败了,后果会如何?”
很快,他得到了一个答复,
“退守一隅,静待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