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并州到手,处理匈奴(1 / 1)

荀堪的信件,几乎说到了苏豪的心坎里。

确实,汉人之间的争斗为何要让匈奴人占便宜?

就凭这一点,他荀堪就还算有良心。

可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荀堪当时在井陉坑了东莱军一万多人,太史慈和严纲都差点殒命。

苏豪担心,如果就此赦免荀堪,会不会让将士们寒心。

“主公,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哦?元直可有高见?”

徐庶对苏豪行了个手礼说道,

“井陉之战我也了解过,当时是各为其主。况且始作俑者乃是高干,与荀堪关系不大。”

“如果主公觉得荀堪可用,可以以荀堪的名义,给井陉阵亡的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

其实这一招大家也明白,就是背锅。将井陉之战的锅甩给高干,这样,就可以将仇恨的目光转移向高干。

至于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也是做给天下人看,不仅稳定了军心,还可以让各地的守军产生失落感。

你一年拿不了几个钱,人家一年发五十吊,阵亡了,抚恤金还发了两次。

苏豪当时就发放过一次。这次虽然是荀堪的名义,可钱还是苏豪出。

人家把晋阳甚至是并州让给你,你还让这个功臣掏钱,谁还会效忠你,支持你?

所以说,君主也不好当,方方面面的都要考虑到位。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招不慎满盘输!

...

...

194年六月底,苏豪领兵进入晋阳城。

据传言,负责防守的荀堪苦苦抵挡,被部下打晕后,生擒到了大司马苏豪面前。

这些,都是荀堪的手笔。

他怕袁绍、怕天下人说他忘恩负义,于是才搞出来这么一个苦肉计。

“友若(荀堪字友若)先生,你这又是何必?”

其实苏豪想说,你这不是自己骗自己?

荀堪苦笑着解释,

“读书人,求个脸面罢了...”

晋阳是并州治所,这个地方到手后,就只剩上党这个要地了。

眼下,上党还不算太急,有个人必须要处理了。

“公与和元直速去安排。”

“让于夫罗和许攸进城~”

东莱军进入晋阳后,匈奴人直接傻眼了。

自己辛辛苦苦的打了好几天,不仅损失一万人马,还屁都没捞着。怎么苏豪一来,不费一兵一卒就白得了一座城?

他想不通!

怕苏豪对自己不利,于夫罗交待呼厨泉,

“如果我回不来,就由你做单于!”

刺史府内,苏豪正坐堂上,两旁分列着谋臣、武将。

“于夫罗见过大司马。”

说完,苏豪并未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望着那个坚定、深邃的眼神,于夫罗再次开口,

“见过大司马!”

这次,他提高了几个分贝。

“是谁叫你杀害我并州百姓的?”

于夫罗想过很多次见面的场景,唯独这种情况他没预料到。

而且,苏豪貌似很狂妄,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大司马此言何意?”

匈奴人不是吓大的,于夫罗自然也是一样。

“是谁叫你杀害我并州百姓的!!!”

苏豪同样不甘示弱,几乎是吼出来的,为了增加自己的气势,苏豪还站了起来。

“大司马,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匈奴人替你攻打袁军,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

“如果你是盟友,我自然设宴款待,可你为何要派人抢夺百姓财物,杀害我大汉子民,你这不是陷入我不仁、不义的境地吗?啊?”

...

...

面对苏豪的质疑,于夫罗只能说道,

“我匈奴大军是各个部落拼凑出来的,如果没有利益,我无法统领大军。”

苏豪凶狠恶煞的看了于夫罗一会,最后他叹了口气,

“念在你帮我的份上,这次我不追究了,带着你的人马,滚回你的王庭,要是再让我发现你匈奴人抢夺百姓财物,我誓杀你!”

没有感谢,没有礼物,有的只是苏豪的警告。

于夫罗心里忿忿不平。

他在心里暗自发誓,回去后,一定要联合羌人,给苏豪沉重一击!

“哼,大司马好一招过河拆桥,咱们走着瞧。”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带着两个随从,赶往了城西的军营...

“让许攸进来。”

一声令下,许攸许子远快步出现,

“在下许攸,见过大司马。”

苏豪走了下来,握着许攸的双手开始赞扬,

“此战多亏你智谋超群,否则我军不知道还要付出多少生命和鲜血啊~”

许攸一听,稳了,荣华富贵稳了!

“大司马谬赞,在下只是做了了正确的决定罢了~”

“子远先生太过客气了。这样,你先去见见你的家人,待我收拾完匈奴,咱们再彻夜长谈!”

...

...

在于夫罗和许攸进城之前,沮授和徐庶就安排了各队对匈奴的围剿。

否则苏豪怎么会好心放于夫罗回去。

按照两位军师的谋划,

素利部一万人,防守平定关卡,高览和吕旷吕翔总共一万人,守好雁门关。

严纲出雁门关和牵招汇合,共两万五千骑兵,抄匈奴的老家。

于夫罗将大部人马都带到了晋阳,后方和王庭必定空虚。

步度根从上郡和西河调遣三万人马,埋伏在黄河以西。

黑狼团从雁门关以西赶往黄河以东埋伏,素利带一万骑兵悄悄跟着于夫罗。

武大带雪狼团最后出发,扫荡战场。

计划没有什么漏洞,唯一的变数就是步度根。

整个的计划也比较简单,就是在黄河边等你过河的时候,再一窝蜂的围杀。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苏豪让步度根在平定关卡东南方向的黄河边,准备了许多船只并捣毁了桥梁。

你不给他准备船,他怎么过河?

他不过河,你怎么半渡而击?

于夫罗回去后,立马集结了所有队伍,快马加鞭的赶往平定。

他怕苏豪反悔,派出了许多的哨骑和斥候。

无一例外的汇报,苏豪并未追杀。

直到晚上,匈奴骑兵看见了黄河...

虽然没有桥,但好在河边有许多的船只。

大不了来回多运几次。

“各部迅速渡河,然后连夜出平定,返回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