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初闻噩耗,荀堪部署(1 / 1)

步度根五万,素利两万,匈奴四万,总共11万骑兵开始肆虐并州。

鲜卑人知道苏豪的手段,他们相对安分。

于夫罗的匈奴人则不然,他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西河、太原两郡的百姓,深受其害。荼毒百姓的,就是呼厨泉带领的一万人。

饿狼进入羊圈,后果可想而知...

傍晚时分,下人慌慌张张的找到了荀堪,

“大人...大人...不好了...”

荀堪下意识的开始紧张。

两军对峙的时候,突然一个人慌张的找你,然后说大事不好了...

是个人都会有不好的预感...

“大人,匈奴和鲜卑大军进来了!!!”

“进来了?进哪了?”

报信的士兵使劲咽了一口气,

“他们从长城进来了...”

坏了,大事不妙...这是荀堪的第一反应。

“到底怎么回事?说清楚!”

这位士卒哭丧着脸,开始说道,

“许大人...就是那个许攸,他挟持了...运粮的士兵,然后让...让匈奴的精锐扮做我军士卒,趁夜...杀了平定关口的都尉,放外族进来了。”

因为跑的比较累,这位报信的小兵嘴里没有一点点水份。

他感觉自己快要冒火了。

短短一句话,他断断续续的讲了半天。

等他说完,荀堪仿佛石化,愣在原地没有动静...

...

...

“荀大人?”

手下试着喊了喊。

荀堪作为一个谋士,走一步能看三步。

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说怎么赢,而是想着怎么把并州这些军队安全带走...

赢,不可能了。

人家谋划了这么久,有许攸这个内应,有外族这个强援,袁绍就是把十五万人全拉来也没用。

接着,荀堪全神贯注的审视着地图。

这些骑兵进来,会去哪里?

一个是首府晋阳,一个应该是雁门。

其他地方,战略意义不大。

“马上派飞骑通知审配审大人,要他放弃雁门,快速撤往孟县!”

不是荀堪喜欢撤,而是他聪明。

及时止损是一门学问。

好多事情,你明知道是亏损,但必须去干。怎么将损失降到最低,非常考验水平。

外族十几万大军进来已经是定局,无法改变。

你要伏击要将他们赶出去已经来不及了,哪怕有三成的胜算,荀堪也敢尝。

可是眼下,一成都没有。

晋阳靠近上党,撤退不是问题。

上党高地不利于骑兵大规模行进,山洼小路皆可伏兵,骑兵的优势会被大大削弱。

雁门不一样,此时不撤,就会遭到前后夹击,退无可退,进无可进。

让审配来晋阳不现实,他一定会遭遇匈奴人,撤到相近的孟县,和颜良合兵一处,胜算会大一些。

“命令并州各地守军收缩兵力,全部向晋阳靠拢。”

“再差人将文丑将军喊来。”

将外族赶出去不现实,但适当的狙击荀堪还是会安排,起码能给己方争取一些时间。

...

...

“荀大人,我听说许攸叛变了?”

文丑火急火燎的赶来,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许攸。

在袁绍集团,荀堪、审配、许攸是三大谋士,颜良、文丑、高干是三大武将。

许攸知道的太多,他要是叛变,带来的影响太大...

虽然事情难以让人接受,可事实就是事实。

“不错,许攸老贼将我们都给出卖了。”

“眼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你马上带两万人去邑水和龙山设伏,尽量拖延时间,为我军的撤退换来时间。”

虽然疑惑不解,不明白许攸为何叛变,但文丑还是领命出发…

“通知上党守军,严密把守太原和上党交界的涅县以北。”

“从城中调集一万士卒,在晋阳到阳邑县的道路设伏,保护我军向南撤退。”

“鲜卑和匈奴的大军进来后,他们肯定会抢占西河郡。晋阳以西肯定会被他们攻占,为今之计,我军只有从上党撤往河东。”

不管战事是否顺利,荀堪还是一如既往的镇定。

失败不可怕,但一定不能乱。

安排完毕后,荀堪仿佛抽干了浑身的力气,他瘫坐在了椅子上。

闲暇之余,他考虑了一下自己的路。

袁绍是个小心眼,许攸的背叛不是没有道理。

上次邺城之败他就对自己不爽,这次丢了并州,他应该不会饶过自己...

突然间,荀堪想到许攸的家人还在晋阳...

“传命城中士卒,将许攸的家人控制起来!”

...

...

半夜时分,雁门关的审配接到了荀堪的急报。

“真真气煞我也,早知道就该劝主公宰了这条老狗!!!”

手下不明所以,连忙问审配为何发怒。

“许攸这条老狗叛变了,领着匈奴人和鲜卑人来了!”

“什么?”

“这...”

亲信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这条消息太劲爆了。

“眼下晋阳危矣,荀大仁预测会有人朝我们杀来,他让我们赶紧撤往孟县,和颜良将军合兵一处。”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吧大人。”

亲信们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都催促审配赶紧离开。

“不行,我们要是就这么撤了,苏豪一定会咬住我们不放。”

“依我之见,这个消息还是要保密。得留下五千军士继续死守雁门。”

审配的话,亲信们都明白。

要是所有人都走了,苏豪一定会派人追杀,有可能大家都走不了。

留下五千人死守,哪怕这五千人拼光了也值。

因为他们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

换句话说,这五千人就是炮灰、弃子!

有人还不行,还得有将领。

“大家觉得留哪位将军比较好?”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想留下来。

这时,一位亲信给审配提了一个建议,

“吕旷、吕翔两兄弟素来和许攸交好,不如留他们二人吧~”

审配想了想,可以啊。

这两兄弟草根出身,肯定不受袁绍的待见。

最主要的是二人交好许攸,可以用叛徒的名义推脱过去...

很快,一个阴谋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