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的崛起,离不开战马的帮助。
对于中原大地来说,马匹稀缺,战马更缺。
苏豪开通中山互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换购马匹。
攻取幽州是东莱军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公孙瓒手下谋士,猜也能猜到苏豪的心思。
如果他们控制了马匹,苏豪特战师就得不到补充。
“十万骑兵。”
听起来确实夸张,互市开通后,这一切都将变得可能。
等邺城的会所分号差不多后,苏豪会将所有的苦力和工匠集中在中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苏豪的这一举动,被公孙瓒拒绝了!
...
...
苏豪很想单干,可地理位置确实不允许。
中山以北,是幽州代郡,目前掌握在公孙瓒手里。
你在中山开互市,人家幽州不给你让路,你还真的开不起来。
苏豪给公孙瓒去过书信,请瓒哥让开一条道路,收取关税后,他会给瓒哥两成利润。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瓒哥他不买账!
不是说利润给的太少。他坚决不允许一个外族进入他的辖境,给多少钱都不行。
“这不巧了嘛,这不是巧了嘛。”
苏豪攻打幽州没有借口,这次的间隙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为了把这件事闹大,苏豪给瓒哥再次书信一封。
“以前我们两家处的挺好,还挺得劲。你现在这么搞,让弟弟我很没有面子。老弟就问你一句,这路你开不开,这关系你还处不处?如果你不开,老弟我不认你这个大哥了。从今天开始,你幽州别想拿到我的一粒粮食!”
公孙瓒也是个急脾气,
“死活不能开!”
“老弟你要是得劲了,瓒哥我可就睡不着了!”
“在哥哥这里,一个外族都不能过!”
苏豪气不打一处来,“我四十多万大军虎视眈眈,把我的话当放屁,你是怎么做到的?”
接着,苏豪给公孙瓒下达了最后通牒,
“老哥你要是不开,代郡我就取了!”
公孙瓒确实是个狠人,他直接斩杀了送信的苏豪使者,宣布解除盟约。
派遣田楷,带兵三万驻守代郡。从弟公孙越,带兵三万,驻守涿郡,防备东莱军北进。
赵云带白马义从驻守右北平郡,防备三郡乌桓,公孙瓒亲领三万多人马,驻扎于蘇县,准备策应各方。
公孙瓒已经拥兵十万。
...
...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一大早,沮授就向苏豪报喜。
“先生,我何喜之有?”
沮授告诉苏豪,和公孙瓒闹掰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他认为,进攻幽州的时机已经到了。
“不瞒先生,幽州我势在必得,可眼下,确实还未到时候。”
沮授瞪大了双眼,
“这是为何?”
“第一,特战师精锐在黎阳要执行秘密任务,他们不在,我军优势难以发挥。”
“第二,冀州刚刚平定,世家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此时出兵,如果他们作乱,于我确实不利。”
“第三,将士们连续征战数月,他们都已经疲惫,还是让他们好好休息。待来年春暖花开,我军再一举荡平幽州!”
...
...
“主公多虑了。况且夺取幽州,宜早不宜迟!”
沮授催的这么急,苏豪确实有些不高兴,考虑到沮授的才能,苏豪还是虚心开始请教。
“还请先生解惑。”
苏豪邀请沮授进入书房,并让典韦派人叫来了陈珪和陈宫。
等主要谋士到齐后,沮授开始为苏豪分析。
“主公你说过,你以仁义立足天下。幽州百姓在公孙瓒的摧残下,已经水深火热。主公你是大汉的将军,大汉的百姓你都有责任去拯救。这是大义。”
“再者,公孙瓒此时正在气头上,他冲动之下斩杀了我们信使。如果他冷静下来,主公你又会变得妇人之仁,不好意思对他下手。那我们取幽州又到了何年何月?”
“主公你刚刚讲了三点,你说特战师不在,我军没有优势。”
苏豪点了点头。
“大错特错!”
苏豪无奈的笑了,这家伙,好像也挺能怼...
“我东莱军四十六万战兵,皆是精锐!我们的辎重、粮草、兵源,情报,都是我们的优势。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哪个州有此繁荣?”
“你再看幽州,刘虞死后,公孙瓒再无约束。本就对政务狗屁不通,他竟然还纵兵抢粮。受其迫害之人,十有六七。幽州西部,民怨沸腾,百姓都开始举家前往青州和冀州。如果我们出兵,幽州子民肯定会载歌载舞,迎接我义军入城。”
“至于冀州那些世家大族,更加是不值一提。乱世中,实力才是基础。我白虎军团二十万大军屯于此,他们能翻起什么浪花,只要主公你一纸命令,我大军所到之处,宵小之辈顿时灰飞烟灭。主公你不是拉拢了好多家族?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之前我军确实连续作战,自袁绍几路大军围剿以来,我们疲于应付,甚至连泰山郡都让给了曹操。可我军人数众多,进取幽州,完全另行抽调!”
“最重要的一点,乱世争霸,多耽误一天,就会有多一丝危险。如果我所料不错,公孙瓒手下谋士,此刻正游说于并州、兖州、辽东、徐州等地。如果给他们时间密谋成功,我军就会被束缚手脚,再次动弹不得!”
...
...
沮授的分析很有道理,不愧为顶级谋士,方方面面都会为你考虑周全。
尤其是最后一条,袁绍、曹操、公孙度、陶谦他们,是苏豪最为担忧的地方。如果几家再次来个联合,青、冀地区又会陷入苦战。
你做大了,眼红的自然是多。他们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瓜分你的地盘,囊括你的财富。
东汉乃至三国时期,没有一个诸侯是让人省心的!
“主公,沮授所言句句属实,下令吧,主公。”
陈宫和沮授站在了一条战线,苏豪又看了看陈珪。
“主公,我赞同两位军师的看法。”
三大谋士全部同意,苏豪开始动摇。
为了保险起见,苏豪让暗探司传信冀州,将沮授所言告诉了田丰和陈登,二人的回答让苏豪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