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厕所改造,外出找粪(1 / 1)

根据统计,每人每天大概上厕所6到8次。

如果每次是五分钟左右,每天就30到40分钟。

现代人,去厕所的必备已经不是厕纸,而是手机。以前还有报纸、杂志,还有一些“妻管严”带的是香烟。

厕所不只是用于排泄,也可能是人们最放松的一个场所。

在这里,有隐私、有自由,没有工作上的忙碌,也没有家庭里的压力,这个时间段内,人是可以思考人生,为所欲为的。

城市里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旱厕,不仅仅是“弥漫芬芳”,而且还会有一些活泼的小动物与你同在!

苏豪整治环境的同时,恰恰忘记了“旱厕”在古代的重要性,耕田的主要肥力!

“上古穴居而野处”。

意思就是说人类起源时期,还没有厕所这个概念,在野外随地解决的。

但他们一般会远离居住地,一个是因为受不了那个味道,一个是因为害怕被别人发现活动轨迹。

五千多年以前,西安半坡衍生出厕所的雏形,一个“土坑”。

“土坑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

夏商周时期,出现了“路厕”,就是现在“公厕”的开始。

下面一口井,上面一块板。

可惜,很危险,有人因此殒命。

(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景公如厕,陷而卒”。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上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

汉朝时期,厕所和猪圈是连通的,厕所比猪圈要高,人类方便完之后,粪便顺着斜坡,直接流入了猪槽,猪可以食用。

...

...

古代有个工作叫“掏粪工”,他们有个雅致的别称叫“倒夜香”。

其实掏粪工这个职业,在唐朝开始盛行。

但自从厕所开始使用后,达官贵族和那些不养猪的人,还是得雇人清理粪便,这个就是掏粪工的前身。

南三和苏豪一样,都是粗人,所以他们说话取名都是简单粗暴,怎么方便怎么好记就怎么来。事实上,“掏粪工”这个名字起的还很贴切。

俗话说,存在既有道理,这些工作是应用而生。

...

...

考虑到青州粪便不足的问题,公共厕所开始改动。

粪便不再是流于大海,而是统一流入粪池。百姓家里也一样,每个街道建造一到两个粪池。

急需解决的,有几个问题。

第一是安全问题,上厕所不能让人掉下去淹死。

第二是环境问题,厕所不能臭气冲天。

第三是集中问题,要保证所有粪便都能流入化粪池。

...

...

按照青州城的建设规划,苏豪和陈珪他们最终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安全问题很好解决,用后世的“蹲便”形状,大量烧制“瓷便器”。

形状大小和蹲便一样,留一个拳头大的排水口即可。上完厕所,用瓢接水冲下去就行。

这样,别说一个成年人,就是一个婴儿他也不会掉下去。

排水口下面是一个长长的斜坡。

这个小斜坡比较讲究,因为他最终通向了街道下面的大斜坡。所以厕所建的要高一点。

街道大斜坡的中央位置,有一个缓冲的小斜池,通过这个小斜池,所有粪便最终流向了街道上最大的粪池。

粪池并不在街道下面,而是在旁边的民居。

平时上锁,有人看护。到了半夜凌晨,百姓熟睡之际,掏粪工就开始工作。

别笑,古代还真有人偷粪。

因为每天都要去掏,所以这个粪池不用太大。

石灰等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所以斜坡和粪池的防水性不用担心。

...

...

瓷便已经问世,厕所内自己少了许多味道。

为了让环境更加宜居,厕所上面都有出风口。

有些人家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厕所内多了许多香包。这下,卖香包的发财了。

城池内的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乡村了。

农村里的百姓很有经验,他们的粪便都是自己保存。等施肥时,再自己运送过去。

所以这次的改造,重点是之前建设的城池。

...

...

城池内的厕所,全部是苏豪派遣苦力建造。

你官府要是不出钱,人家才懒得自己花钱修。

苏豪财大气粗,又有数万苦力待命,建设的速度自然很快。对于农村,苏豪决定每户补贴一些钱财,并且给他们发放材料,自行前去修改。

你自己要是不嫌臭,那你可以不用改。但你领了我的钱和东西,改不改就不由你了。

其实也不用花钱,不过就是十取一的时候,减免一些罢了。

没人愿意与臭为伴,有人出钱出力,他们也愿意改造。

所以最后,苏豪只是建造一些材料作坊,少收一些粮食,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

...

“青州各县城、郡城全部按这个方法施行。”

“南三将苦力合理分配,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等青州弄好了以后,冀州也是一样!”

“让周泰带水战师外出,找一些附近的渔民百姓,去寻一些海岛。将那些粪便全部拉回来。”

...

...

牟平水军据点,周泰刚刚接到命令,

“我没听错吧?我水战师精锐要出去找粪?”

传命的人不会撒谎,

“周师长,属下不敢谎报,主公命令确实如此!”

周泰想不通,好好的船要拉粪?好好的人要找粪?

“这不是闲的蛋疼?”

周泰脾气暴躁,非常暴躁,当下,他派人传信给苏豪,

“主公要是对水战师不满,我周泰一人承担。士可杀不可辱,主公此举,置水战师精锐脸面何处?”

苏豪本就因为自己疏忽而自责,周泰的言语再次刺激到了他。

他也懒得写信,口述给南七后,让暗探司人员大声的说给周泰听,

“周泰!翅膀硬了是不是?”

“全军上下,我说一谁敢谁二?给你命令是让你执行的,不是让你瞎bb的。”

“要嘛你领着人去找粪,要嘛你滚回青州,做掏粪师的师长!”

周泰被苏豪训斥一顿,他的脸上也是挂不住,接下命令后,他悄悄询问了传信之人,

“主公最近不和谐?还是他大姨夫来了?”

...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苏豪的命令,属下可以质疑,但你必须服从!如果所有人都说个没完,军队的执行力在哪里?

周泰还真是撞到了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