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稳定青州,州牧制度(1 / 1)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苏豪得到了六百马蹄金后,让陈琳带走了何苗,怕他们不安分,苏豪让潘风带着一千飞狼团士卒,送他们出了自己地盘。

临走之际,因爱惜陈琳之才,苏豪和陈琳密谈一夜。

“何进无谋、袁绍短智,曹操奸诈,陈琳你觉得你在他们身边能有什么出息?”

“苏大人,这是何意?”

面对陈琳疑问,苏豪没有掩饰,

“我曾夜观天象,洛阳王气渐弱,大有向东之势。不出一年,天子将出变故,两年内,何进必遭奸人陷害,不到三四年,洛阳肯定易主!”

陈琳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置信,

“大人您还会观星?”

苏豪笑了笑没有说话,

“我是穿越者,这点事不知道,哪还玩个锤子?”

......

“陈琳你记着,不管你今后效忠何人,青州苏豪永远欢迎你,如果在洛阳,你无法脱身,只需走到街道上,大喊三声,信豪哥!信豪哥!!信豪哥!!!立马就会有天神下凡助你!”

“这tm也行?”

苏豪点了点头,

“去吧,我已经暗中施法,期待来日我们再次相见!”

其实,苏豪只是暗中叮嘱洛阳暗探司,时刻注意陈琳,暗号就是三声“信豪哥”。

第二日,送陈琳何苗出城后,苏豪再次语出惊人,

“苗子,有空常来啊...”

肉眼可见,何苗脸上的肉抖动着......

188年,九月,身为汉室宗亲的太常刘焉上书灵帝,建议派遣宗室和名臣为州牧凌驾与地方的刺史和太守,掌握军政大权,来就地剿匪维护一方安定。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足的歪主意,从西汉到东汉都是不遗余力,分解地方上的权力,以避免地方权力过大造成军阀诸侯割据的局面产生。而刘焉的这一建议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实际上刘焉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私心的,刘焉作为汉室宗亲目睹汉室微弱,已经有了自保割据之心,崽卖爷田不心疼,更何况刘焉还自请做交州牧。

刘焉第一个成为割据一方的强势诸侯,但是生不逢时,继承人又不行,白白为刘备做了嫁衣。

原本刘焉眼看天下大乱,上书废史立牧被灵帝采纳之后,就准备去远离中原的乱世乐土交州,关起门来自己称王道孤。但是聪明人总是有很多的,益州人董扶显然是看到了机遇,对刘焉表达了益州士族的善意告诉刘焉“益州有天子气”,于是刘焉闻弦歌而知雅意,领悟了董扶实际上是代表益州士族支持刘焉,甚至有机会再进一步的话,也未尝不可。

刘焉顺水推舟改求益州牧,之后顺利入主益州。

洛阳的事情,苏豪还不知晓,此刻的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

苏豪几年的励精图治,已有成效。青州境内太平,官府大力发展农业和教育,附近各州、郡百姓相继迁徙而来,经过整治与统计,

原本三百万人口的青州,此时已有五百万,其中务农者占了八成以上。

各地开垦屯田,军屯也还田于民,青州田地六千万亩,人均有地十五亩。在农作局的帮助和教授下,每亩地年产平均为十石。一个三口之家,辛勤劳作下,每年可得粮405石,除过自己食用外,还能有三百石的富余。

苏豪十成取一,如果没有意外,各地官府和东莱军可得粮各三千万石,供养百万大军不足为惧。

青州经过苏豪整治,作恶者十去七八。纸务局平稳发展,左伯纸和书籍销售火爆。后宗玉报告,除过建设消耗外,军中有钱八千万吊,金银合计万两。

“拨出三千万吊钱财,在各县建设学堂,争取青州所有儿童,都可轻松入学。”

188年十月,朝廷圣旨下达,

“曲成侯蔡邕,担任青州牧,总管青州一切军政。”

苏豪位置顿时尴尬起来,

“这不是要和老丈人争权?”

后来,朝廷知道了苏豪和何苗的事情,为了化解二人恩怨,刘宏对苏豪单独做出指示,

“苏豪晋爵小安亭侯,精心辅助蔡邕,管理好青州大小事务。”

苏豪的中郎将并未被刘宏拿下,所以,苏豪名义上还是手握一方军权的将军。之前苏豪是关内侯,并无食邑封地。

小安亭就是牟平县严伯故乡,也是苏豪穿越东汉来的第一个地方。

虽然只是百来户,比起老丈人的曲成县侯差了许多,但确实是爵升一等。

之后,朝廷的任命相继传来,

1,幽州牧:刘虞,

2,荆州牧:刘表

3,兖州牧;刘岱,

4,扬州牧:刘繇

5,益州牧:刘焉

这五个州牧,都是汉室宗亲,辖境也是东汉富庶之地,幽州是因为关边,形势紧张,所以派遣刘虞稳定局势。

6,并州牧:丁原(吕布投董后由张杨接替)

7,冀州牧:韩馥(王芬欲另立皇帝事败,已经自杀)

8,徐州牧:陶谦,

9,豫州牧:孔伷(zhou)

10,交州牧:张津,

11,凉州刺史:曹操

加上司隶校尉袁绍和自己老丈人,十三个州牧全部安排完毕。

十三个州牧等同于十三个诸侯,刘宏只想到了剿灭贼匪,却不曾想到,这一举动将彻底让大汉政权形同虚设。

有了自己得地盘和人马,谁还会遵从朝廷号令?

夜晚,苏豪和蔡琰相聚青州会所东莱阁的观景台,青州城建好以后,城内灯火通明,一派热闹繁荣景象,

“琰儿,你可曾有什么愿望?”

蔡琰小鸟依人般的靠在苏豪怀里,

“夫君,只要能时刻陪伴着你,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苏豪笑了笑,

“女子能顶半边天,凭琰儿你的才学,治理一县绰绰有余。”

蔡琰不明白苏豪意思。苏豪告诉他,

“我准备在青州成立一个女子学校,由你担任校长,除了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子外,你也可以传授自己所学。”

“夫君,女子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青州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