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屯事情完毕后,苏豪告诉众人,
“大汉千疮百孔,百姓们没过多少太平日子,即日起,青州各军休养生息,储备粮草军械。青州全境效仿东莱郡,各县官吏要帮助百姓建造水车,消灭虫害,对于水灾泛滥的地方,各县可以在农闲的时候招募人手治理。
满宠重点巡查平原、济南、乐安三郡(国),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官吏,你放心大胆的收拾,出了任何问题,由我给你担着”
“满宠遵命”
“陈硅重点整治齐国政务,军师掌控全州,我出去走走,在各郡各县、各部各军巡查一番”
“我等遵命”
十一月底,苏豪安排好各项事务后,带着典韦和五百亲卫,出了青州城东门,直奔北海童恢处。
自打苏豪去了青州城后,童恢就做了北海国相,他和宗玉一文一武,将北海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听闻苏豪到了,北海的一众兄弟全部赶来,聚集一堂,向苏豪汇报情况
“南一、南二你们军械局情况如何?”
南一开口回答,
“军械局成立至今,我们已经招募了差不多三千名工匠,主要负责的就是军中的武器、铠甲、还有上回主公送来的强弩”
苏豪点了点头,
“你不说我都忘了,强弩研发的如何?”
“禀主公,强弩仿制没问题,但是改进要费些时间”
苏豪沉思一会,
“慢慢来吧,南二,你们民械局如何?”
南二起身回答,
“禀告主公,民械局是军械局下属机构,我们主要是打造水车,辅助军械局。还有造纸坊,自从左伯来了,造纸坊上百工匠正日夜改进,目前已经初具成效,只有最后的一个问题尚未攻破”
“什么问题?”
“桑皮、麻物精华无法全部成纸,还有一些虽然能成,但都是破破烂烂,有些地方无法拼凑完整”
苏豪想了想,这纸浆汇聚后,是经过晾晒才能成型,既然成型有问题,那会不会是晾晒有问题?
“南二,你回去告诉左伯,让他多多注意精华晾晒问题,有没有可能是晾晒不均匀?”
南二领命坐下,他心里犯了嘀咕,
“主公还懂这个?”
接着,苏豪开始问起宗玉,
“宗玉,你是我的财神爷,说说吧,我还有多少钱了”
宗玉笑了一声,
“主公不要取笑于我,我们现在有钱一千五百万吊,银八千两,金三千两,有些是之前剩的,有些是遵主公之命,用铜钱换购而来,另外,给各部留够一年的粮草后,我军现在剩余二百万石左右”
“宗玉最辛苦了,我军中一切辎重全部仰仗于你,你多找几个人,替你分担分担,另外你再派人送三十万石粮草到东莱去,让武华准备去趟幽州”
“多谢主公,宗玉记下了”
苏豪让宗玉坐下,他接着问向文聘,
“仲业,你部情况如何?那黄亥和臧霸有什么异常?”
文聘随即起身,
“禀告主公,根据我部和暗探司的消息来看,臧霸在琅琊国已经独立,黄亥已经取下了泰山郡大部,和臧霸一样,有独立之势,二者互为犄角,相互依托”
“琅琊国位于青州东南,泰山郡有泰山天险,位于青州西南,这两个郡,是我青州南边屏障,不出三年,这两个郡将皆入我手”
“末将愿为主公先锋”
“好,仲业请坐”
接着,苏豪又看向了另外二人,
“南三、南四”
“末将在”
“你精英局,最近在干什么?”
南三、南四笑了笑,
“主公,我二人在童恢国相的帮助下,招募了五十名善于耕种的老农,最近我们在北海军屯处指导他们开荒”
“你部现在应该有一百人了吧”
“禀主公,连我二人在内,精英局共一百零六人”
“好,精英局改为农作局,从今天开始,农作局主管百姓耕作之事”
“南三(南四)领命”
最后,苏豪问起童恢,
“童国相,北海境内可还好?”
童恢听完,起身回答道,
“北海十八县,比起东莱军来说,相对麻烦一些,但好在主公提前镇压过,北海境内还算安稳”
“童国相有大才,北海交给你我很放心,对了,学堂怎么样?”
“禀主公,我和东莱郡的武大一起计算过,二郡在今秋秋收后,初级学堂已经招收了五千多儿童,中级学堂有五百多人,高级学堂是邴原、管宁二位先生亲自招收,目前有八十人左右”
说完,苏豪起身吩咐开来,
“学堂是我青州大事,童恢你派人告诉武大,务必要保护好这些学子,他们是我青州的未来,各县要每天派人去学堂,保护好学子安全,照顾好学子们的饮食、起居问题,对于那些敢破坏学堂的人,一定要严厉惩治,绝不姑息”
“童恢领命”
“我和军师商议过,这两年我青州各部休养生息,军械局要在两年之内,先打造十万人的兵器铠甲,仿制两万把强弩,还要打造一些攻城利器,云梯、井阑、投石车等,人手不够,可以从军屯处挑选。
这些东西比较高大,运输很不方便,你们要画好图纸,打造好一切部件,等攻城的时候再装起来。
民械局主要打造水车,农用器具等,方法和军械局一样,打造好部件后交给农作局装至各地。
造纸坊继续改进纸张,等改进完毕后,再大量生产,制作。
农作局首先帮助北海、东莱军屯处,等军屯处学会后,农作局再到北海各县推广水车、灭蝗之法,等北海东莱境内全部工作完成后,农作局再负责齐国、济南、乐安、平原四郡(国)。
文聘所部,继续厉兵秣马、训练士卒。
北海境内军务暂由宗玉辎重兵负责”
“我等遵命”
安排好北海和各部后,苏豪告诉大家,在青州城为每个人准备了一座府邸,有机会到青州,让大家各自挑选。
在北海城待了两天后,苏豪带着典韦,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北海军屯处。
“张郃、潘凤,北海军屯现在发展的如何?”
张郃告诉苏豪,
“北海军屯处六万余人,我们挑选五万精锐后,让他们白天开垦,晚上训练,其余一万多人不用参加训练,全天开垦”
“不错,你们开垦了多少了?”
“我们预计开垦一百万亩,每亩年产十石左右,秋收可获粮一千万石,除过上缴的一百万石后,每人每年获粮一百五十石,至今,我们已经开出田地不到二十万亩,在明年春播时,一百万亩将全部开垦完毕”
“很好,你们记着,军屯不同于百姓,所得粮草全部归军中所有。屯田人员如果有意见,可以告诉他们,明年秋收过后,每人每年可领饷三十吊钱,而且他们今后都是一日三餐管饱”
苏豪说完,张郃立马回答道,
“我只怕这些人一时间接受不了”
“他们现在是士兵。接受不了的,让他们退出军屯,另谋出路,官府不再提供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