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章,秋收将至,陈宫谋划(1 / 1)

185年九月底左右,青州境内即将秋收。

苏豪召集诸将,下达了秋收进军的命令,

“秋收将至,各郡、县暂缓一切政务,派衙役官吏帮助百姓秋收,青州境内下辖各部官军,也相应派出军队,保境内太平,严防匪徒、贼寇趁机抢夺”

“我等领命”

众人走后,苏豪和陈宫开始商议,

“军师,这东莱、北海的赋税可是让人头疼啊,况且朝廷封我校尉,并不知我已有兵五万,还有四万兵得我们自己养”

陈宫笑了笑,

“主公新政雷厉风行,百姓和主公都有实惠,可主公唯独忘记了朝廷赋税,眼下,我们干着急没用,等秋收完毕后,我再给主公出谋划策吧”

“也好,军师辛苦些,告诉大家,青州秋收,半月内必须完成”

十月中旬,除了东莱、北海外,青州其余四个郡(国)已经将所得赋税交了上去。

距离朝廷规定的时间已经不远,苏豪命北海童恢、东莱武大,将二郡(国)的情况报了上来。

苏豪大概看了看,东莱新政最快,危害农田的蝗虫大多都被消灭,有了水车后,百姓灌溉的问题基本也得到了解决,东莱郡大丰收。

以前每亩每年平均得粮六石,今年每亩收成十一石,东莱郡五百三十多万亩地,收成五千八百多万石。

北海情况则相对要弱,因为有黄巾作乱,田地大多荒废,苏豪统治后,虽然大力整治过,但北海十八县毕竟时间上要短,六百多万亩地,收成只有三千万石。

苏豪派南八传命童恢、武大,

“二郡收成累计八千八百多万石,按照十成取一,官府收取八百八十万石,二郡(国)各留两百万石,其余四百八十万石全部运往东安平县”

南八走后,苏豪又叫来陈宫,

“军师,二郡共得粮四百八十万石。按照朝廷田税三十取一,我们需向朝廷纳粮八千八百万石的三十之一,也就是二百九十四万石。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五万五千军士,每年消耗一百五十万石,朝廷田税我们轻而易举。可是二郡还要向朝廷纳钱一亿五千万,也就是十五万吊”

陈宫算了算,

“四百八十万石,减去纳粮二百九十四万石,再减去兵士一年消耗一百五十万石,我们还能剩余三十六万石。向纳钱十五万吊,我们确实是一分未收,可是主公你忘了吗?我们军中有多少钱?”

苏豪想了想,

“卧槽,军中有钱三千万吊啊”

陈宫“哈哈”大笑,

“主公你这是抱着金山当乞丐啊,对了,这卧槽是何意?”

苏豪尴尬,这tm怎么解释…

陈宫接着说道,

“主公是校尉,麾下一万兵由青州供给,我们只需留足其他四万五千军士的粮草即可,这一来,我们就能多出来五十万石”

“军师的意思是?”

“主公,青州多平原,我们要多多组建骑兵,留下二十万石备用,其余三十万石换马匹五千,将太史慈的雪狼团扩至一万”

“军师所言有理,粮食上交与存放我就交给你了,马匹的事,我安排人去做”

“陈宫领命”

商议完毕,苏豪见陈宫欲言又止,于是苏豪说道,

“军师有话不妨直言,我苏豪不是那种小气之人”

陈宫思虑一会,接着他下定决心说道,

“主公来日可想争霸天下?”

“军师,这话是何意?”

“主公,青州只可做后方,若我们要图天下,就必须要从青州走出去,虽然我们已有兵六万,可这些远远不够,青州三面皆敌,未来要重兵防守,六万兵远远不够”

“军师意思,我们得募兵了?”

“确实如此,主公治下现在太平,趁此机会,我们要壮大军队,若天下有变,我十万大军齐出,徐州、兖州、豫州、冀州皆不可敌!”

“军师是说扩至十万?”

陈宫摇了摇头,

“战兵十万!”

苏豪吸了一口气,

“要这么多?”

陈宫告诉苏豪,

“水军最少两万,平原毗邻冀州,最少得两万,乐安接壤渤海,往北可至幽州,最少也得两万,济南国接壤兖州最少得一万,文聘攻取琅琊国最少也得两万,宗玉辎重一万。

这些一算,仅仅是防守,我们就得需要十万兵防守,主公你总得出兵攻城掠地,手里没有五万人马万万不够,如今我们只有六万,太平时期绰绰有余,可要万一有事…”

苏豪头皮发麻,这陈宫要布大局,

“如此说来,我们得招兵九万?”

陈宫表情严肃,

“凑个整,招十万”

苏豪大概算了算,

“这十万兵每年吃喝拉撒,得消耗我两百万石粮,这不是要把我吃穷?”

“主公,在下也知道此事不易,可主公你手里有钱,我们不趁此谋划,将来必然被动”

苏豪叹了一口气,这陈宫是在算计自己手里的钱啊,

“军师啊,我手里可就这点家底了,要是没了,可就真没了”

说完,二人同时沉默,一个想花钱干事,一个想留钱保底。

苏豪是想过招兵的,但天下大乱还有三年,自己要供给十万兵白吃三年,这谁能接受?

陈宫东汉有名的谋士,他的谋略自然不用多说,苏豪是很信赖的陈宫的,但花费实在巨大,

“要是让这十万兵自给自足,那就最完美了”

说完,陈宫眼前一亮,

“主公,武帝曾经设置过一种官职,屯田校尉!”

苏豪嘟囔几声,

“屯田校尉?”

突然,苏豪恍然大悟,

“你是说屯田制?”

陈宫点了点头,

“不错,军士自给自足,完全不用我们供给,而且屯田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收成”

“不错,不错,这确实是个好法子”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

最早使用屯田制度的是汉武帝,当时屯于西域,为军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古代缺粮,再加上运粮相当不便,十石粮运过去,最后可能只能剩一石。霍去病征讨西域,运粮过去就是这个消耗比例,因此,屯田制应运而生。八壹中文網

此时,陈宫的建议让苏豪有了方向,他和陈宫商议后,决定在东莱、北海、齐国三郡(国)内实行。

为什么不在整个青州?因为没有朝廷命令,苏豪贸然聚集十万人,朝廷会认为苏豪谋反,况且还有一个死仇何进,如果让他知道,那么苏豪谋反罪名就会无限放大。

东莱、北海、齐国是苏豪完全掌控的三个郡(国),太守、国相都是苏豪的人,在这三个郡屯田,保密性很高。

况且,苏豪早就说过,善战者善藏兵,将这十万人藏在三郡,平时看起来就是一群农夫,要是有战事,苏豪就能凭空聚集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