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出使东吴之大人不计小人过(1 / 1)

这一天,行至江州!陈震带着马铮去拜访中都护李严。

士兵“传中都护令,卫尉请入内商议出使之事,其他闲杂人等请于厅外等候!”

马铮…………

陈震“文岳乃是此行副使,当与我一同拜见正方。”

士兵“中都护令,只传卫尉一人。我等奉命行事,还请卫尉莫令我等为难。”

马铮“中都护或许有要事与卫尉协商,我便等两位协商之后再拜见也是一样的。”

陈震“那…………好吧,委屈文岳了!”

说着,陈震入内,马铮便在厅外等候。

傍晚时分,陈震从厅内走出。

士兵“中都护说今日已经累了,诸位出使要紧,便不耽搁诸位的时间了。”

马铮…………

陈震“既然如此,文岳,我们走吧!”

马铮“好!”

走在府外的街道上,陈震叹了一口气说道。

“文岳今日受委屈了!”

马铮“铮不过是一小小的副使,无名无号。中都护军务繁忙,不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陈震“文岳年纪虽轻,器量却是不凡,将来成就必然远超常人。”

马铮“卫尉过奖了!”

在江州休息一日,使团便向东吴方向继续进发。

诸葛果“嘻嘻…………文岳哥哥一个人在这里,难道是在生闷气吗?”

马铮“生什么闷气!”

诸葛果“我听卫尉说,文岳哥哥去拜访中都护,结果被拒之门外了呢!”

马铮“这也不奇怪,中都护自视甚高,当然不会把我放在眼里了!”

诸葛果“哼…………爹爹都对文岳哥哥器重有加,李严凭什么小看你?”

“我是说,他不把你放在眼里,那真是瞎了他的…………那什么眼了!”

马铮“那什么眼?”

看着诸葛果气鼓鼓的样子,马铮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诸葛果“明知故问…………!”说着,做了个鬼脸,回船舱去了。

看着诸葛果的背影,马铮的心中一阵温暖,被拒之门外的一点郁闷也烟消云散了。

使团顺江而下,这一天到了永安,永安都督陈到在江岸相迎。

“卫尉远来,一路辛苦。”

陈震“有劳叔至将军。”

陈到“文岳,许久未见!如今已是军中大将,威名远扬了。”

马铮“都督过奖了。”

“在成都之时,铮多承都督教诲。学习兵法韬略,至今仍觉受益匪浅!”

陈到“哈哈…………能为军中后人留一点沙场征战的心得,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陈震“叔至与文岳开怀畅谈,可真是一对忘年之交了!”

陈到“哈哈…………若非你们身负岀使之命,我可真要留你们在这里多住几天呢!”

谈笑间,陈到领着使团众人回到永安府。再往前便是吴国境内了,众人在永安休整两日,便又继续出发。

这一天,终于到了武昌,吴国大将军诸葛瑾在城外迎接使团众人。

诸葛瑾“孝起,一路辛苦了!”

陈震“有劳大将军相迎。”

寒暄过几句,诸葛瑾望向诸葛果说道。

“这便是果儿了吧!”

诸葛果“果儿见过大伯…………!”

诸葛瑾“好好,当年你父亲去益州的时候!你只是个小孩子,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果儿也长大了。”

诸葛果“果儿也常听父亲提起大伯,叹息与大伯只能书信往来,已经很多年没有再相聚过了。”

诸葛瑾“是啊,我与你父亲天各一方。十几年来未曾相见,如今能见一见果儿,才使我略感安慰!”

诸葛果“父亲还有一封书信要果儿交给大伯,乔哥哥,他…………!”

诸葛瑾“唉!生死有命,岂能强求?”

“乔儿福薄,奈何,奈何啊…………!”诸葛瑾说着已是泪流满面。

诸葛果“大伯,还请保重身体。”

诸葛恪“父亲,逝者已矣,节哀顺变。乔弟他在天有灵,肯定也不希望看到父亲如此伤心难过。”

马铮看着对面的年轻人,那便是诸葛恪了吧?传说中自幼聪慧,机变无双的神童。吴国太子孙登的左辅都尉,日后的吴国丞相,朝野权臣?

诸葛恪“如今使节已至,父亲受命迎接,还是先安顿使团之后再叙家事。”

诸葛瑾“瑾一时感于乔儿身故,不由落泪,倒让孝起和诸位见笑了!”

陈震“白发人送黑发人,古今憾事!大将军性情中人,我等感同身受。”

诸葛恪劝过诸葛瑾,也不由得转向使团众人,目光停留在了马铮的身上说道。

“想必这位就是蜀汉“小龙凤”中的一龙,奇袭潼关力阻曹魏十万大军,开设西川军校的马铮马文岳?”

马铮“江左神童,蓝田美玉。诸葛兄才华横溢,铮哪能及得上诸葛兄的名声?”

诸葛恪“听说文岳起于永昌,当年在雍闿叛乱之时便力守永昌不失,挫败叛贼数十万大军?”

“那时候文岳还未及弱冠吧,真是少年英才!”

马铮“不过恰逢其时,有丞相大军相援,如何还能败给雍闿之流?”

“这些人勾心斗角,不过庸碌之辈。便是有张良、陈平这样的才士相助,也难成事,击败他们实不足道!”

诸葛恪“哈哈哈…………!”他的眼中光芒闪烁,哈哈大笑。

陈震“文岳与元逊皆是青年才俊,看来他们也是相谈甚欢,惺惺相惜啊!”

诸葛瑾“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话,我们也不要管他们了。”

“使团一路辛苦,且随我一同回城。”

诸葛果看了一眼,马铮和诸葛恪这边。

“大伯,我扶您一起回去吧!”

诸葛瑾“好,好…………恪儿若是有你这般懂事,我就放心了!”

诸葛果“恪哥哥名声远扬,将来是做大事的人,哪能像果儿一般?”

诸葛瑾“呵呵…………孝起,请!”

陈震“子瑜,请!”

诸葛瑾,带着使团的众人进入武昌城。

马铮和诸葛恪,慢慢跟随在队伍之后。

诸葛恪“真是羡慕文岳,年纪轻轻便能独自领军纵横沙场!若我有朝一日可以领军,必然也不会输于文岳。”

马铮“元逊才名远播,还能想着在沙场建功立业,果然是志向深远。”

“大将军和丞相都是文武双全的绝世人物,元逊家学渊源,若有机会定然一飞冲天!”

诸葛恪“哈哈…………如此就多承文岳吉言了,相信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

说着诸葛恪哈哈大笑,神采飞扬。

“对了,过几日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人来我吴国,文岳到时候要不要随我一同前往一观?”

马铮“元逊相邀,铮自然求之不得!”

诸葛恪“那好,时候到了,我会来寻文岳。”

马铮“多谢元逊了!”

一路边走边说,到了吴国为使团众人安排的驿馆。这一路行来,众人也已经颇为疲惫,便留在驿馆中休息。

诸葛瑾安排好入住之事,便带着诸葛恪和诸葛果先行离去。有诸葛瑾这位吴国的大将军在,诸葛果的安危倒也不用担心。

晚上安排好值守,王寒便前来找马铮。

“听说文岳要应邀出行,这里毕竟是吴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马铮“子忱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诸葛恪毕竟是丞相的侄子,汉、吴两国的盟约也依旧存在,他还不至于要对我们不利。”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所谓来吴国意想不到的人,应该就是魏国的使团了。”

王寒“文岳心中有数就好!”

马铮“多谢子忱!不过也正如你所言,这里毕竟是吴国。魏国使团到了之后就更是鱼龙混杂了,这些时日的值守安排还要子忱多多费心。”

王寒“得令!”

夜色渐渐深沉,魏国的使团也终于快要到了,这一行究竟会怎么样呢?魏国又是何人带领使团前来呢?

马铮看向天空,这一次果然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