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天,诸葛亮忙于处理政事,而韩明和韩慧也在城中安顿了下来。
这天,诸葛亮派人来找马铮到丞相府议事。
马铮“末将参见丞相!”
诸葛亮“文岳来了,坐!”
“文岳营中有不少南人,这次找文岳来,是想问问,以文岳之见,南人战力如何?”
马铮“若凭个人战力,如杨澜、董吉拉之辈,英勇无畏,可说是军中精锐。只是不通兵法,不知战阵!若能好好加以训练,战力必然不俗!”
诸葛亮“文岳所言正合我意!”
“我已经奏请陛下,抽调南人北上,并招募其中勇猛之士加入军中。”
“文岳营中多为南人和永昌之士!我意以此为基,再挑选招募一些南中勇士。凑齐三千之数为一军,便以无当军为号,由文岳统领如何?”
马铮“那伯瞻将军呢?”
诸葛亮“伯瞻意不在此,另有任命!希望文岳能将此军训练为我大汉精锐,所当无前!”
马铮“谢丞相,铮必不负丞相所托!”
诸葛亮“好!只不过文岳所部已有近两千人,所需不过一千之数,却是少了点。还要再招三千另立一军,以无前军为号,文岳以为哪位将军合适?”
马铮想了想,“将军王平,沉毅厚重,可担此任!”
历史上,无当飞军闯下偌大的名号,统率无当飞军的王平自然是功不可没!
诸葛亮“哈哈…………南征之战,子均也是屡立战功,文岳倒是看的清楚。”
马铮“惭愧!”
没想到著名的无当飞军现在变成了两军,分为无当和无前。无当归马铮,无前归王平,这样也好,至少王平的飞军仍在,不至于因马铮而埋没!
诸葛亮“此外,文岳所言成立军校一事,陛下听了也已经答应了!如今已是年底,明年开春之后便可正式建立了。”
马铮“军校是为了培养军中人才,丞相意在中原!迟早北伐,何不乘此良机,轮流召集军中将领。申以北伐之策,教以兵书战阵。”
“如此一来,北伐之时众将便更可得心应手!”
诸葛亮“文岳言之有理!”
“这军校的设想,原本出自文岳。如何才能尽展其用,还需要文岳费心。”
马铮点了点头,又闲聊一阵,便告辞离开。
经过庭院,正见到诸葛果与一青年在院中聊着什么?
诸葛果似乎也看见了马铮,“文岳哥哥,这边…………!”
马铮“果儿,这位是…………?”
诸葛果“这是我乔哥哥!”
诸葛乔“这位想必就是马铮马文岳了吧!在下诸葛乔,字伯松。”
“文岳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
马铮“伯松兄取笑了,铮不过有一二小胜罢了!哪里谈的上什么大名?”
诸葛乔“呵呵…………文岳过谦了,果儿和赵家两兄弟可是时常提及文岳,赞不绝口。”
“可惜,乔却未能与文岳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实在是遗憾!”
正说着,诸葛果突然开口。
“赵家两位哥哥也来了!”
赵统“伯松、文岳、果儿,我们来看你们了!”
诸葛乔“统兄弟、广兄弟,你们能随家父一起南征,乔可是羡慕的很啊!”
赵统“哈哈…………伯松,这也是机缘巧合。羡慕不来的,哈哈…………!”
“还有,以后伯松可以叫我伯远了,二弟表字仲远。”
诸葛乔“是了,功名在身,自然要有表字了!”
诸葛果“伯远哥哥、仲远哥哥,你们要加入赵伯伯的军中吗?”
赵广“嘿嘿…………那倒不是,听说丞相有意让文岳另组一军。我们是来沾沾文岳的光,以后就和文岳一起上阵杀敌了。”
赵统“不错,就不知文岳愿不愿意收留我们?”
马铮想了想,便答应了他们。
“能得伯远、仲远两位相助,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在丞相府中与众人一番畅谈,马铮便返回军营。
经过南中之战,赵统、赵广也正式踏入军旅。可是他们却不肯留在赵云麾下,而是一起来到了马铮这里。
诸葛亮下令迁调南人入蜀,选其中勇猛之士加入军中。马铮也正式奉命建立起了无当飞军,以赵统、张先为副将,以王寒领亲军一部。
此外赵广、王青、王仁、杨澜、董吉拉各领一部,军队的编制也终于完善了起来。
而西川军校虽然还没建成,马铮已向诸葛亮提议轮流召集军队低层将领先入军校学习兵书战阵,诸葛亮也大为赞同。
建兴四年,蜀汉首开军校。
诸葛亮为军校祭酒,赵云、陈到为军校司业,马铮为军校校丞,韩明为军校主簿,正式开始培养军中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