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诸葛亮和蔼的一面之马铮效命朝廷(1 / 1)

马铮“丞相言之有理,能否容我想想?”

诸葛亮“当然可以,文岳能问出这些问题来,已是胜过很多人了!既然如此,我也有几个问题问一问文岳。”

马铮“丞相但说无妨!”

诸葛亮“文岳既问及强弱之势,那么我也想问一下文岳。如何看待汉与吴、魏之间的关系呢?”

诸葛亮一向主张联吴抗曹,这自然是要考校马铮了!

马铮“铮以为,汉魏之间是国仇,难以缓和;而汉吴同弱于魏,唇亡齿寒,可引为盟友,却也不得不防。”

诸葛亮“文岳倒是看的透彻!”

“文岳方才说到人才难得,我倒是想问问,以文岳看来,如何培养人才,选拔将领?”

马铮“国家政事,丞相自有分寸,铮不敢多言。”

“然军中之事,死生之地。若单凭将领自悟,则难免良莠不齐,若靠沙场征战积累经验,则难免代价过高。”

“以铮看来,何不仿照太学,创立军校,再由丞相或者诸位宿老将军教导,辅以军事演习之法。”

“如此一来,则将领的才能必然能够极大提高,有潜力的年轻将领也必然可以脱颖而出。”马铮将军校和军事演习的想法,细细的跟诸葛亮道来。

诸葛亮“军校,军事演习之法?”

“这方法倒也新鲜,文岳能发前人所未有,很好,很好!”诸葛亮面露笑容,一边思索着一边继续和马铮交谈。

“刚才说到兵在精而不在多,以文岳之见,如何练就精兵呢?”

马铮“铮听闻丞相精通练兵之法,哪里还敢班门弄斧?”

“只是方才既然提到军事演习之法,那么在练兵之余也可演兵,不同军队之间模拟战斗对抗演练。”

“这么做,一来可以观察将领能力、二来可以检验训练效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或许效果会更好!”

“铮听闻丞相精通军械,若是能在武器、装备上加以改善,军队的战力或会更高。”

诸葛亮善于发明,若是能早一些开发连弩,或许也可以让军队战力大增吧?马铮心中默默想着!

诸葛亮“哈哈…………文岳这可真是把主意都打到我头上来了。不过,若能增强汉军战力,我便是再辛苦些又有何妨?”

马铮和诸葛亮聊着,不知不觉已到黄昏时分,村长前来邀请诸葛亮用饭。

“丞相,乡亲们已备好饭菜,不知丞相…………?”

诸葛亮“有劳老丈了!”

“既然如此,亮便与乡亲们一同用饭。”

村长“丞相,请。”

诸葛亮“老丈,先请。”

待走出房门,诸葛亮看着天边的晚霞,虽未回头,却忽然开了口。

“文岳还是不愿意随我一起返回成都吗?”

马铮“这…………?”

诸葛亮“文岳国士之才,可叹亮德薄才疏学,不能令贤士来归。我当效仿先帝,文岳若不答应;我当再来,若还不答应,我当三来。”

“便是要来十次八次,只要能得文岳相助,这也是值得的!”

马铮看着诸葛亮的背影,竟似乎有一股苍凉之意。或许,他独自支撑的实在是太累太累了,所以才这么想有一个左膀右臂吧?”

马铮“丞相…………铮不过是一山野之民,得丞相如此看重,岂敢不为丞相效力,不为大汉用命啊?”

诸葛亮惊喜转身“哦,文岳是答应了吗?”

“哈哈…………我得文岳,如得一龙啊!”

马铮“多谢丞相赞赏,铮愿竭尽所能,以助丞相!”

诸葛亮“好,好!”

说完,开怀大笑!马岱、吕凯、赵统、赵广等人听说之后,也纷纷前来道贺。

这一天的晚宴也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