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楚军主帅吕襄阳究竟去了哪里(1 / 1)

只见东方翼飞身下马,来到神弩跟前,猛一用力就拉开了破山神弩,朝着隐藏在敌军背后的那位金甲主将,猛一松手,破山神箭立马飞射出去。

只见破山神枪一连穿透了十个敌军的身体,锋芒不减,并射穿了金甲主将的身体,最后进了一颗大石头里,才算止步。

楚军的这位金甲主将做梦都没想到躲在重重护卫身后竟然也能丧命!

主将一死,贼军立马失去了主心骨,纷纷做鸟兽散。

东方翼命令韩云紧闭城门,以防敌军偷袭,然后擂鼓追击。

除了守城部队,其他悉令杀出,直杀出二十里方才鸣金收兵。

回到城池之后,周叶怀着敬意对东方翼说道:“大将军这个‘箭圣’果然名不虚传,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东方翼身边的一名亲军校尉不禁对周叶笑道:“这算什么,将军是没有看到大将军的神技‘天女散花’和‘万箭穿心’,那简直是……”

“将军面前,不得胡说!”东方翼制止了他。

“我没胡说……”这位年轻的校尉委屈道。

东方翼转而对周叶说道:“这娃娃跟我多年了,还是不懂规矩乱说话。”

“哪里哪里,这娃娃说得不错,今日一见,周某确实佩服得很。”

“其实周兄今天的表现才令我眼前一亮,身陷重围而毫发无伤,几招之内就斩将夺旗,说实话,我纵横天下几十载,除了慕容俊之外,还没见过有将军这样的武艺,将军的功夫可与慕容俊媲美。”

“慕容俊?真是如雷贯耳,这么大名声,早就听过他,所谓天下第一战神,周某还真想会一会他。”

“慕容俊武功震古烁今,只可惜投身贼营,皇上仁慈,允其归正、既往不咎,只可惜这个人铁了心地跟随贼人,真是可惜,他现在是手下败将,不知生死,将军乃是武状元出身,堂堂正二品大员,他哪有资格跟将军过招。”

“哈哈,大将军说得在理,末将孤陋寡闻,听江湖还有传闻,有一个叫白羽的娃娃竟然在京城之战中和慕容俊不分胜负,不知是真是假?”

“这个我也听说了,但是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亲眼所见,王元帅率军勤王的时候,我也在军中,只不过我们来之后,他们已经打完,结果就像周兄所说,不分胜负。”

“真是代代有英才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朝廷能人辈出,实在是朝廷之福,慕容俊、白羽和周兄可以算是整个江湖三绝了,只可惜慕容俊不能为朝廷效力,空有一身本领!”东方翼叹息道。

“大将军谬赞了,单一个慕容俊不过匹夫之勇耳!他一个人无疑是自不量力,螳臂挡车!”

“哈哈……”

“哈哈……”

韩云插言道:“两位将军,下官乃是文官,虽然不懂武艺,但是在城上看将军们的神威,真令下官感到振奋,说到底,战乱之时,若要匡扶天下,还得将军们才行,我们文官只要在后面不掣肘,不嫉贤妒能,不谗言构陷,天下如何不兴?”

“哈哈,韩大人说得在理,天下文官要是都像韩大人一样,大炎何至于今天呀,关于治国的一些道道后边学生还要跟大人请教,军情紧急,别的咱们不说了,接下来咋办,还请咱们大将军示下,末将立马安排。”

“嗯,咱们追击二十里并没有贼军,再加上斥候不断回报,也未曾发现贼军,可以初步判定,楚地贼军主力并未前来,吕襄阳派这一万人的部队拉大旗作虎皮,唯恐天下人不知他们要东攻,如此,定有其他安排,此事非同小可,将军派出三支小队分不同道路将情报禀报给皇上。”

“三支?”

“对,天下还不安稳,况且吕襄阳去向不明,三支队伍是为了防止意外。”

“喏!末将明白!”

“还得有劳韩大人。”东方翼对韩云道。

“下官愿听大将军吩咐!”

“大人需要备足粮草,只是不要苛求于民,另外还得有劳大人,安定百姓,勿要使百姓慌乱,并备足够两万将士乘坐的船只,船只不需要太大,只要安全即可。”

“此乃下官职责所在,下官这就着手去办,只是不知道关于粮草船只,大将军最后截止期限是哪天?”

“十天,越快越好,尽量少用民力,我随即会拨给大人五千人用于造船。”

“多谢大将军体谅,下官这就去办!”说完,韩云就急匆匆离去了。

韩云走了之后,周叶喃喃说道:“韩云这个文状元还是厉害,一个文官竟然在没有军队的情况下还能坚守城池,无论学识还是胆识,都已经在大多数官员之上了。”

东方翼也瞅了瞅远去的韩云,说:“治天下需要文官,打天下需要武将,文武各司其职,天下又如何不安?不说这些了,周兄赶紧去安排人送情报给皇上,十天之后,韩云造船完毕之后,还要有劳周兄还得亲自去跑一遭。”

“啊,不知道要安排末将去哪里。”

“顺江东下,协助皇上守住江淮之地、守住金陵,我怕吕襄阳吸引我主力至此,其贼军主力出南阳,绕江淮直逼金陵。”

“喏!末将立刻去安排。”周叶虽然没有明白吕襄阳为什么绕道那么远去攻打金陵,但是从东方翼的神情上也看出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不再唠叨,立刻转身离去。

只剩下东方翼自己在府衙中思索……

不久,在金陵屯垦练兵的萧墨然就接到了前线送来的紧急情报,看完之后,萧墨然感到事态严重,于是命人将姜磊召了过来。

当姜磊赶到,萧墨然立即将情报给了他,允其阅读。

姜磊读完情报之后,不禁眉头紧锁,对萧墨然说道:

“皇上,虽说我大军在江州挫败贼寇,守住了从楚地进军吴省的咽喉要道,但是吕襄阳十万精兵,长年坐山观虎斗,并未参与大战,可谓休养生息久矣,怎么会只派出一万多人的队伍,就敢顺江东下,进军吴省?其中必有猫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