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归来吧、游子(1 / 1)

本来萧墨然想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前来面见慕容复,但是耐不住护卫张珂的软磨硬泡。

张珂看着周围很多人都靠战功升官升爵,只有自己,虽然很受皇帝信任,但是无奈没有战功,就不能够提升官职爵位,所以他的心里很急。

张珂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故一直央求萧墨然给他这个机会,萧墨然最终同意。

为了嘉奖他的忠心,也是为了让慕容复看到朝廷的诚意,就临时赐给张珂四品官服,前来会见慕容复。

慕容复听到张珂说的话,哈哈一笑说道:

“本将乃一介武夫,但是也知道,大乱之世,如若朝廷有德,怎么会让百姓流离失所,我等怎会铤而走险,走上这条道路?再说,改朝换代也是常事,朝廷无德,不能保黎民于水火,我等上顺天意,下应民心,诛此暴炎,天地正道!”

张珂是一个实诚的人,出身军伍,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道理还是懂得的。

当即回复道:“二十年来,何党弑君篡权揽政,海内鼎沸,纷纷揭竿而起。但是将军也知道,今上掌管乾坤以来,以一己之先诛何党,又赢得了京师大战的胜利。”

看着慕容复没有打断的意思,张珂继续说道:

“今上乃少年天子,但是处处表现出中兴圣君的景象,严厉打击贪腐,大胆提拔贤臣,并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为天下黎民同权贵宣战,大力改革。试问将军阁下,有此千古贤君,何愁大业不成?我等从龙,可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何故逆天行事,遗臭万年?”

慕容复听罢,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你作为皇帝身边的侍卫,当然替你家主子说话,我等走上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还没听说过哪家皇帝能容得下造反之人?”

“将军,当今天子是明君,更是讲道理的君王,他曾经给我说过:叛军中大半都是大炎的良民,趁乱称王称霸者毕竟是少数。只是何党篡政,弄得天下乌烟瘴气,百姓流离失所,被迫无奈而造反,说到底我萧家失德。”

“呵呵,你倒是把你家主子描述成了没有一点缺点的完美男子,他都没有成年,哪知道这么多大道理?”

“自古以来,不以年龄论英雄,如果今上不像我说的这样,我敢向天起誓。况且,事实证明,如果不是今上英明,上天眷顾,谁能在百万大军面前力挽狂澜,延我国脉?况且看看今天的天下,李永生、郭峰之流像开国君王吗?”

张珂说到这里,慕容复不再说话,其实他老早就在心底里认同张珂所说的话,在京师大战之后,他就知道当今皇帝绝非泛泛之辈,而且上天极为眷顾,如此来看,朝廷气数未尽。

只是叔父慕容俊以忠义治军,作为侄子,他不敢说投降朝廷之类的话语。

而今,在李永生威逼利诱之下,自己所带军队北伐,但是遭到惨败,即使能回到金陵,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而且今日被重重包围,如果朝廷进攻,今天就是将士们洒血丧命之地。

他慕容复并不怕死,自从走上这条道路,他就随时做好死的准备,但是他不想让这些将士们跟随他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大丈夫,应该死的轰轰烈烈,而今天,在朝廷,他们是叛军,在李永生这边的吴国,他们又是败军之将,可谓死的窝囊!

但是,皇帝并没有下令进攻,而且还派来使者,明显是招降。这个小皇帝到底在想什么?为何不杀我们这些造反者?

突然,慕容复对张珂冷冷说道:“想的挺美,先是诈降我等,当我等手无寸铁之时,再一一报复,诛杀我等,这小小伎俩怎么能瞒过本将军。”

听到慕容复如此说,张珂哭笑不得:“如果皇上要杀你,只需要一声令下,你们已经被皇上和国公千岁的十万大军包围了,何苦命我来,苦苦相劝,说句实在话,是皇上对你和慕容俊将军上心了,而且皇上把你们的事迹看了一个遍,虽然造反,但是并未扰民,你们所过之处被称为仁义之军,这点和李永生之流完全不同,这也是你们老是能打胜仗的原因所在。皇上亲自嘱咐我,如果慕容将军有后顾之忧,皇上愿意送上免死铁券,宣告天下,并起重誓!”

“果真如此?”

“君无戏言!”

“好,张将军暂且回去,我要和手下的将军们一起商量为妥,毕竟这关乎他们的命运。”

“好,皇上有令,给将军一个时辰的时间,如若将军要战,皇上只能奉陪。在下最后说一句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望将军珍重!告辞!”

说完,张珂抱了抱拳,转身离开,但是被慕容复的卫士挡住了。

见此,慕容复怒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大将军治下的规矩,难道你们都忘了吗?”

见慕容复发怒,卫士赶紧放行,张珂说了声“后会有期”,就转身离去。

张珂走后,慕容复赶紧召集高级将领,大家到齐后,慕容复一字不瞒地将张珂的来意给大家说清楚。

只见,众将士低头不语。

慕容复说道:“此乃关乎大家的命运之事,大家可敞开了说。”

只见一位禆将抬起头,看着慕容复的,犹豫说道:“将军有什么打算?”

慕容复说道:“本来想综合听一听大家的意思,我一说话,怕很多人就不好说话了。如果大家要听我的意思,我就实话实说。”

慕容复眼光扫了一圈,看着大家都把头抬了起来,于是说道:

“我们这支军队是大将军所创,开始就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为的就是改朝换代,让天下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当初才投靠了李永生,大将军也一直后悔所投非人,李永生不仅不信任我等,还听信谗言,竟然把大将军囚禁起来,如果没有我们这个军队在,恐怕大将军已经命丧黄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