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战在即(1 / 1)

第十三章作战前的准备

京城各衙门均派人参与了皇帝萧墨然召开的御前作战会议。

“贼匪现在合流,再次向京师袭来,众爱卿可有良策?”萧墨然率先抛出了第一句。

因何党叛乱的原因,京师重要衙门各堂官还未齐备,虽然是萧墨然有意留给有功之人,但正是因为参加会议的很多都不是堂官,所以一时间台下寂静无声。

“众爱卿,军情紧急,朕把你们叫来,不是在这瞎耽误工夫的。”萧墨然有些生气。

新任御林军左将军姜磊从朝班里闪了出来,说:“臣是一介武夫,虽然胸无点墨,但是臣知道,京师御林军只有不到六万人,对付声势浩大的贼匪,有些捉襟见肘,陛下交给臣的人任务,臣都会亲自督办,臣只有一句话,臣在,城在!因军情紧急,请陛下允许臣前去督办军务。”

“准,姜爱卿,务必要尽心尽力,把京师打造成一个最坚固的城池。”

“喏!臣一定尽心尽力。”说完,姜磊急匆匆走了。

“臣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一名胡须发白的老臣站了出来。

“老爱卿有话尽管讲来!”

“臣以为贼势浩大,按照兵法来说,应暂避其锋芒,待拖他个十天半个月,士气沦丧的时候,我御林军全线出击,再加上王元帅的二十万人马,郭贼必然授首。”这位老臣摇头晃脑道。

萧墨然听了就有气,这老头在官场混久了,全是官话套话,乍一听起来,句句在理,但是结合目前的情况,却又没提出任何良策,不禁有些灰心丧气,但还是忍着性子听这个老头叨叨完。

“依老爱卿所言,我们如何暂避锋芒?我们的城池毕竟不会走路呀。”

“老臣虽老,但是路还能走,还能够为我大炎鞠躬尽瘁。”

很多大臣偷偷地笑了起来。

在萧墨然身边站着的司礼监大总管刘贤凑近耳边说道:他七十六岁了,耳朵不好使。

萧墨然感到很无语,又让刘贤放大声音把问题重新叙述了一遍。

这次老头听清了,磕磕巴巴地回答了起来。

“这……,这也不难,陛下就在京城,且天生圣君,老天也会保佑的,况且陛下曾带一千人马就将何党清除殆尽,陛下必然是得到了老天爷的保佑,我们……我们……我们只需在城中坚守即可。”

萧墨然听完,不禁心里一阵冷笑。这说的哪跟哪?毫无逻辑,就像打太极,没有一条实质性的建议。回问了一句:“你是哪个衙门的,现居何职?”

“臣乃兵部侍郎赵大栓,在侍郎的位置上已经呆了十多年了。”

好家伙!敢情这个意思是还以为自己回答的挺好,挺合皇帝胃口,以为皇帝要给升官呢。

“老爱卿为大炎奉献了大把青春,现在白胡子一大把了,回家养老去吧。”

“啊?回家?陛下,这就散朝了吗?”

萧墨然不想再耽误时间,挥了挥手,七品侍卫长就找人把老头叉了出去。

“各位无论在京城还是在全国,都是大炎王朝的老臣,难道除了会说个官话套话,一点实际问题也没有吗?”

“臣有一策,臣斗胆妄言,我朝京师地处中原,无险可守,拿我们御林军不到六万人对敌,无异于拿鸡蛋碰石头,我们应该迁都,长安是个好地方,但是已经被郭贼占据,金陵被李贼占据,现在我朝可控疆土只剩下我京师周围几个省份,西迁南迁北迁都不行,现在只有东迁,东海省山林环绕,且省府易守难攻,又靠海,比现在京城好守的多。”

“爱卿是?”

“臣吏部侍郎窦虎。”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年纪约四十岁左右的人在朝班最后闪了出来。

“各位大人,这朝政大事,原本没有下官说话的份,但是今天既然我来了,我就不能不说一下,否则食君之禄,不为君用,我辈之耻。”

这个人虽然声音不大,但是中气十足,各位大臣不禁往他这个方向瞅了瞅。

“各大臣均最低为三品大员,你小小一个五品郎官,休得多言!”窦虎呵斥道。

“陛下是叫大家发言,我虽职位低微,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辈?”

“这位爱卿,现居何职?”萧墨然插了一句。

“臣乃工部五品郎中王祥。”

“工部堂官为何不来?”

“禀陛下,现六部尚书均缺位,代掌堂官事的工部侍郎李兴李大人得了风寒,不能起床,命微臣前来。”

“好,这个李大人风寒得的不得了啊,比这个国家的病还重!”萧墨然嘲讽道。

“不说他了,你有何良策?”

“臣以为窦大人说的全是亡国之策!”

“大胆!”窦虎气急败坏。

“窦爱卿,今天是朝议,不能以品级压人,大家先听一听!”萧墨然制止了窦虎。

王祥这才缓缓地说去,“臣不是说窦大人,臣是说的是窦大人的计策,京师乃天下之本,我大炎三百年来,从未迁都,仅仅为了叛匪攻城,况且还未攻城,我君臣就要迁都,这无异于在天下人面前示弱,是我大炎天子示弱于郭贼,我大炎所剩疆土不多,全凭将士士气,尤其陛下英明神武,铲除何党,试问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赞?”

王祥看皇帝正在认真地听他讲,于是继续说下去,“京师一动,国运去矣!士气沦丧,我大炎连一战的资格也没有了。目前虽然我御林军只有不到六万,但是京师之外还有王飞王元帅的二十万大军,尚可一战,我城池坚固为天下之最,贼虽然浩大,但是并不是铁桶一块,郭峰和李永生本来就谁也不服谁,矛盾很大,我军要利用这个机会,先行离间计,若郭峰、李永生不和,我军就有所乘,最多十天,王元帅的大军一到,贼的士气也不如现在这么强了,破敌就有望了。”

萧墨然听王祥滔滔不绝地说完,心里非常高兴,原来我朝中并非无人啊,像王爱卿,一个工部郎中,竟然如此深谋远虑,比这帮混日子的老头强多了。

王祥的一番说辞,引来了朝中大臣的攻击,纷纷指责王祥沽名钓誉,信口胡说。说的轻巧,怎么离间?离间后,我军就能战胜拥有六十万之众的郭峰?简直一派胡言。

王祥被说急了,向萧墨然叩首言道:“臣愿悄悄出使李永生贼营,如若说不下李永生,臣愿以死谢罪!”

“年轻人,陛下面前,不可大放厥词!”窦虎说道。

“臣愿意立军令状!”

“好!王爱卿,你若成功,朕必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