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枝听到淑芳遭遇,同情得红了眼眶,直说淑芳命苦,怎么会遇到那种恶人。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没办法。”淑芳早已想开。
厉海棠拍了拍淑芳肩膀:“会好起来的,元生就是你的盼头。”
“我知道,如今我就盼着元生能出人头地,就算死,我也好给他爹有个交代。”淑芳抹了抹眼角。
厉海棠虽然同情淑芳,却帮不了她太多,如今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能尽可量帮助他们母子。
有淑芳帮忙,连枝都轻松很多,祭拜祖宗的乳猪和菜全是淑芳准备。
中午,李家祠堂里,供品一一摆上,厉海棠带着李家大大小小祭拜李家列祖列宗。
李商羽他们虽然混,祭拜时却没有乱来,一个个诚心祷告,跪拜。
顺顺利利便完成了祭拜。
祭拜完的供品等香烛烧完,厉海棠便让连枝和淑芳收走,热一热再吃。
还别说,淑芳不愧是开饭馆的,厨艺相当不错,比连枝要好很多,得到李家众人夸赞。
淑芳见李家人接受了他们母子,心里这才踏实了一些,叮嘱元生一定要干活儿尽职尽责,能干就多干,不要等人开口,眼里要有活儿。
李元生这些日子,早就见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知道李家人会接受他们母子,是因为他们母子有利用价值。
如果没有利用价值早就把他们母子赶走,所以,对于李家人,他没有多少感激之心。
不过,他没有忤逆他娘的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厉海棠知道淑芳的打算,想让元生考取功名,要考功名,就得读书识字,家里就李霖的两个儿子读书。
吃完午饭,趁着淑芳和连枝收拾,她便溜达着去了西院。
还没有走进西院,就听到院子里张玲儿和她的丫鬟彩英说话。
“夫人,这块不如种几棵黄瓜吧!您面前那一排种豇豆,那一块种辣椒茄子,您说好不好?”彩英征询张玲儿的意见。
“你看着种就成,我哪懂这个。”张玲儿说道。
厉海棠走进院门:“不错,地都翻好了。”
“老夫人,您来了。”彩英见到厉海棠,打了声招呼,手里握着锄头,满头大汗,没有出来行礼,厉海棠也不在意那些虚礼。
“娘,你怎么过来了,快屋里坐。”张玲儿挥舞着香扇,走过来扶厉海棠。
厉海棠拒绝了张玲儿的搀扶,她还没有七老八十。
两人走进屋里,张玲儿为厉海棠倒了一杯凉茶。
三月中旬的天,在天玄王朝已经很炎热,就算茶水不是很热也能喝。
李霖在书房画画,听到厉海棠过来,从书房里出来:“娘,你来了。”
“嗯,我来是想看看寒松他们有没有不用的书。”厉海棠直截了当。
“娘是准备给元生那孩子?”李霖问道。
厉海棠点了点头:“他们娘儿俩不容易,咱们能帮一把帮一把。”
“娘你等等,儿子去看看。”李霖没有说什么,转身去了儿子们的书房。
李霖一走,张玲儿就显得有些尴尬,她和老太太没什么好聊的,只能干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