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下乡(1 / 1)

牛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一栋家属院楼下,赶车的老头对着林思宁道:“丫头,到了,下车吧。”

林思宁这会儿已经完全接收了原主的记忆,没有犹豫的下了车,抬脚直接进了家属院。

上到三楼,拿出口袋里的钥匙打开门走了进去,这个点邻居应该都在上班,刚才一路她都没碰到什么人。

关上门,林思宁走到饭桌前,拉开一张椅子坐了下来。深吸一口气,她伸出右手,手上突然凭空多了一瓶爽肤水。林思宁心里大大松了口气,还好还好,空间跟着她穿过来了。

盘点了下空间,她辛辛苦苦买的那些物资都在,空间被塞的满满当当。

起身去厨房看了下,发现一点吃的都找不到,估计是被林家人走的时候拿光了。

突然脑子一动想到什么,转身去了原主爸妈的房间,爬上床头,在角落里摸索了几下,果然摸到一个小机关,往下一按,就拉出来一个不大的盒子。

打开一看,最上面都是一捆捆的大团结,这应该就是家里的所有存款。拿出来数了数,一共有一千八百多块钱,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票。

刚想把票先收进空间,她发现底下还有两张纸,摊开一看,是两张房契,应该是现在这套房子和原主外公外婆去世后留下的那套院子的房契。

拿出一些零钱放身上备用,其他的都连着盒子收进了空间。

空间里的物资虽然很多,但是她没有这个年代的钱和票,有了原主爸妈留下的这些存款和票,就安心多了。

这个时候的钱还是很经用的,记忆里一毛钱能去买一包奶糖了,鸡蛋一个才六分钱,一斤也才5毛钱。

不过作为一个银行卡里有个六位数存款的人来说,总觉得只有两千不到的存款,这是要去吃土了,任何时候钱都是越多越好的。

去客厅看了下日历,现下是1974年,回想了下脑子里对这个年代的记忆,还要好几年才能开放,她最好趁这几年多赚点钱,到时候能抓住机遇多买点房,搞点投资。

上辈子她就不需要为钱发愁,这辈子就更不可能累死累活自己去做生意了,还是买买房,弄点轻松的投资,继续过她有钱有闲的理想生活。

现在还是特殊时期,应该还有3年就能恢复高考了。以她的年纪,到时候也才19岁,现在她倒是可以先用原主爸留下的工作岗位,换一个合适她的工作,然后边上班边准备高考。

不过随即又想到早上那个凶巴巴的老太太,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摇了摇头,斗不过斗不过啊。在那老太太面前,她真不是个个儿啊,萌新对上boss,这就是上赶着给人送菜呢。

为了小命安全,还是歇了打工作岗位的主意吧,那钢铁厂领导提的抚恤金也别惦记了。

坐在客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能摆脱林家那一大家子极品亲戚,林思宁有些泄气地对着墙壁上的海报发呆。

这是个很有年代特色的海报,上面写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标语。

等等,林思宁突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这个年代不是有下乡知青吗?

原主之前还在读书,又是家里的独生女,是不需要下乡的,所以从来没关注过这个,但是现在换成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毕竟是个外来者,不像原主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她来说,去哪儿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只要她去报名当了知青,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户口移走,还能离开这里,避开林家人的纠缠,也能避免最后被胡乱嫁给一个陌生人。

有了主意,林思宁顿时安心不少。

抬眼打量了下现在这套房子,想到空间里的那两张房契,她心下一动,如果能在走之前把这两套房子卖了,就不用便宜那老太婆了。

以原主妈对那一大家人的厌恶,知道自己和父母的房子被他们占为己有,估计得气活过来。那还不如让她卖了,至少她能保证这些钱都用在这具身体上。

林思宁右手抚上胸口,在心里默默的道:

“既然我占了你的身体,就会替你好好活下去。等以后结婚生子,我会让一个孩子姓林,把你爸妈当亲外公外婆,就当是你们一家子血脉的延续。”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说完这些话之后,她感觉整个人连灵魂都轻松了,似乎这具身体这一刻才算是彻底属于她了一样。

既然决定好要下乡,那就挑一个远一点的地方,这边应该是南方,那她就去北方吧。

这个年代出门都要介绍信,天高皇帝远的,她再去把原主的名字改成她的名字,那林家人想找到她简直比中头彩还难。

结合那几天原主在林家的记忆来看,7天后他们应该就会进城找她了。这几天估计会忙着扯皮怎么分配原主爸妈留下的这些东西,原主那几个伯娘婶娘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最好几人能打的头破血流,林思宁恶意的想。

她得抓紧时间了,明天一大早先去报名下乡,以免夜长梦多。就是这房子一时半会儿不好处理,这个年代应该很少有买卖房子的,也没啥房产中介什么的,房管所不知道有没有登记这些信息的,只能明天过去碰碰运气。

至于林爸的工作岗位和抚恤金,之前钢铁厂的人都见识过林家人的难缠了,如果她一个人跑去说想把工作私下卖掉,那些领导估计不会同意。

按理说这些城里的领导应该是不怕几个没有背景的乡下泥腿子的,但是原主爸毕竟是因为见义勇为出的事,钢铁厂还特意将这件事宣扬了出去,好让别人都知道他们厂的工人有多无私的好名声。

如果这个时候林家人不管不顾闹出什么动静,说他们欺负英雄家属,那就要被其他厂嘲笑了。所以厂里肯定不会同意,抚恤金也不会只给她一个人。想了想不管怎样都做不到偷偷卖了工作拿走抚恤金。

算了,这些都留给林家人吧,就当为原主爸尽最后一份孝了。

既然占了人家身体,肯定要认真替人家守孝的。

从空间里拿了点大米和山货,打算接下来几天都吃素。看天色也不早了,这一天又是惊吓又是颠簸的,随便吃了点东西,她就回房间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起来吃过早饭出门去了。顺着原主的记忆到了知青点,拿好证件她就进去了。

这个时候里面的工作人员应该才刚上班,只见一个大姐正坐在一张书桌前,桌上放着报名单和一支笔,看到有人进来,抬头看着她。

林思宁装作腼腆的对着她道:“你好,请问下乡是在这里报名吗?”

这大姐一听是来报名的,脸上立马堆上了笑,这个年代下乡都是有指标的,“是的,来,填下报名表,证件给我看一下。”

林思宁依言坐了下来,填好所有信息后,问道:“我能自己选下乡的地方吗?”

大姐一听这话笑就落了下来,“小同志,知青都是去帮助农民同志建设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能挑三拣四呢,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那我们还怎么开展工作?”

林思宁一脸正色道,“不是的大姐,我知道很多人都想要去近一点的地方,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自私的,所以我申请分去北方,我坚信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我都可以大有作为。”

大姐被她这话说的连连点头,“小同志,没想到你的觉悟这么高,来,这些都是北方的,你自己挑一个。”

看了眼纸上的几个地方,林思宁凭借上辈子的记忆挑了东北h省下的一个市,具体被分到哪个公社,说是得到了那边才能知道。

都弄好后,大姐把证件递给她道:“大概六七天后有一班车是去j省的,去h省得先从我们这坐到j省转火车,你可以拿着证件去火车站买票了,到了那边后会有人接手的。知青有补贴粮和补贴款,这个要等你们到了大队去队上领。”

林思宁点头,“好的,谢谢大姐。”说完就离开了,快到门口的时候,她耳尖的听到那大姐小声说了一句,‘又一个傻子’。

林思宁微囧,心说,我不这么说,你怎么会答应让我自己选地方。

报完名从知青点出来后,她就坐着公交去了火车站,这个年代的公交车长的跟她在电视上看过的差不多,车内不像后世的那么宽敞舒适,车上人非常多,各种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

到了火车站,周围都是扛着大包小包赶火车的人,偶尔还会看到有身穿绿色军装的队伍走过,还能看到许多喊着口号准备出发去下乡的知青。

有人为作为知识青年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感到期待,也有人因为要被迫与家人分离而抱头痛哭。

火车站这个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人间百态。

穿过这些人群,林思宁来到售票窗口,买了一张7天后上午八点半点出发去j省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