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为财(1 / 1)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昨晚,陈美玉要不是听说王大彪手里有一大笔钱,才不会铤而走险去帮着王大彪逃出医院。

“李永平告诉你的?”王大彪的眼神冷了下来。

“没错,永平说了,那些钱反正你也带不走,倒不如让我替你保管?”陈美玉笑嘻嘻地说。

“保管”这两个字,陈美玉特地加重了音调来说。

陈美玉虽然不知道这笔钱有多少,不过,李永平说了是一笔大钱,陈美玉估计最少都有个千儿八百的。

钱到了她陈美玉手里,还不就成了她的了?

王大彪一只手废了,能不能逃出青山县还难说,就算逃出去了,王大彪这辈子未必还有机会回来。

有了这笔钱,陈美玉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就算以后陈美玉丈夫知道陈美玉和王大彪的事,要和陈美玉离婚,陈美玉也不怕。

“行,等我养好伤后,我就把藏钱的地方告诉你。”王大彪笑了,笑的一脸的扭曲。

可惜,陈美玉低着头收拾桌子,并没有看到王大彪可怕的笑容。

陈美玉走后,王大彪气的一脚踹翻了陈美玉刚才坐过的凳子。

陈美玉这个臭娘们,眼里只有钱钱钱。

亏他还以为陈美玉是念着旧情,才来帮他的呢!

踹完凳子后,王大彪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看来,李永平已经等不及要拿钱了,他要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王大彪和陈美玉说的李永平,是陈美玉的妹妹陈红玉的丈夫,现任供销社副主任。

过年前,王大彪和李永平合伙做了一笔”大生意”--从供销社的库房里,倒腾了一部分物资出去倒卖。

这笔”生意”,王大彪一共赚了两万多块钱。

李永平和王大彪当初说好了,这笔钱他们俩五五分账。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分到一万一左右。

这么一大笔钱,李永平没有拿回家,而是选择了放在王大彪这里”钱生钱”。

王大彪暗地里还做着”放债”的事,一百块钱借一个月,要还给王大彪一百一。

李永平想让王大彪帮他把那笔钱变的更多。到年底,一万一就能翻倍啊!

结果,刚过完年,王大彪就出事了。

李永平后悔莫及。

早知道王大彪会出事,他就算把钱给放在家里没利息,也好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去年年底的时候,李永平和王大彪说好的,今年年底才连本带利收回这笔钱。

李永平自己不敢开口,只好撺掇着大姨姐陈美玉出面讨要。

李永平知道,王大彪是个通透人。陈美玉这么一说,王大彪估计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了。

李永平猜的没错。

王大彪当然明白,李永平这是怕他死了或者跑了,这才急着拿回那笔钱。

王大彪没想过要还钱。

假如王大彪和李永平之间还有”生意”要做,这笔钱李永平开口要,王大彪肯定会给。

可现在,王大彪已经是个缺了一只手的残废了。而且还是个逃犯。

王大彪恨不得搂多点钱跑路。要不然,他只有一只手,到了陌生的地方,该怎么活?

反正这门“生意”,李永平又没付出什么?

只要李永平的供销社副主任还当着,以后他大可以找李大彪方大彪之类的人合作。

陈红玉今天请了假没上班。

没办法,陈红玉的脚昨天扭伤后,坐着和躺着还好些,只要站着,就觉得痛的不得了。

吃了中饭,陈红玉按照医生的吩咐,拄着拐杖去了医院换药。

陈红玉急着上班,问医生有没有什么特效药,让她的脚在三两天之内恢复原状?

医生气乐了。

他是医生,不是神仙。

伤筋动骨一百天,陈红玉脚上的伤,一个星期后能好上一半已经不错了。三两天之内痊愈?他做不到。

陈红玉怏怏不乐的拄着拐杖回了家。

刚打开门,一股烟雾冲她迎面扑来。

“咳咳咳······”陈红玉忍不住咳了几声。

用手挥开了眼前的烟雾后,陈红玉才看清楚屋内的情景:李永平正满脸阴郁地坐在沙发上抽烟。

“永平,出什么事了吗?”陈红玉讶然。

李永平很少抽烟,只有在心烦的时候,才会抽上一两根。

可今天,李永平脚边的地上,已经横七竖八地扔了十几个烟头了。

“没事!”李永平深吸了一口气,摁灭了手里的烟头。

“你吃饭了没?我去给你做碗面吧?”陈红玉问道。

“不用忙,我吃过了。”李永平沉默了一会儿,说:“红玉,你过来坐,我有话对你说。”

陈红玉满腹狐疑地在李永平身边坐了下来。

“红玉,假如······假如有一天,我犯了错误,你会不会和我离婚啊?”李永平试探了一句。

“离婚?永平,你该不会是犯男女错误了吧?”陈红玉一惊。

陈红玉和李永平结婚的时候就说好了,假如有一方背叛了他们的婚姻,在外面有了人,他们就离婚。

陈红玉很喜欢李永平,但是,她不能忍受自己的丈夫有别的女人。

“不不不,不是的,没这回事,红玉你这么好,我怎么可能去找别的女人?”李永平赶紧否认。

“那你犯什么错误了?你说?”陈红玉追问了一句。

“一点小错误,工作上的小错误。”李永平想坦白,却又不敢。

陈红玉一向嫉恶如仇,要是被陈红玉知道他和王大彪“做生意”的事,陈红玉说不定会亲自去公安局举报他的。

“永平,做错事及时改正努力弥补。我相信你们领导应该不会太过苛责的。”陈红玉松了一口气,劝说着。

吓死她了!

她还以为永平犯了什么不得了的错误呢!

工作上的失误,谁都难免。

陈红玉自己做了几年的车间主任,也不可能没犯过一次错。

“红玉,咱们家还有多少存款?”李永平想了想,问道。

“三百六。”陈红玉脱口而出。

“三百六,怎么才这么点啊?”李永平面露失望。

“永平,你说的什么胡话呢?我一个月工资二十八,你一个月工资三十二,咱们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你妈这两年一直在咱们家住,咱们俩的工资每个月也仅仅是够花的,我可没胡乱花用。”陈红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