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赢祁之言,徐庶只觉得热血上涌,心潮澎湃,男儿生世间,要做就要做这天大的壮举才行!
于是面对赢祁的相请,徐庶叹服道:“今闻秦君之志,如天雷贯耳,在下敬佩之至!”
徐庶拜服在地,向赢祁坦然道:“在下姓徐名庶,字元直,颍川人士,少年时为游侠,为他人报仇杀人,被官府通缉,故化名为单福,今承蒙秦君不弃,徐庶愿效犬马之力!”
“哈哈哈!”赢祁赶紧上前扶起徐庶,大喜道:“有元直相助,可谓如虎添翼,我大秦霸业可期矣!”
意外之喜,收复徐庶,赢祁心情大好,同时徐庶的信息也出现在了赢祁面前。
【姓名:徐庶】
【类型:战场辅助型谋士】
【风格:破局(看破敌方阵势、当前局面甚至战略上的破绽)】
【品阶:暗金】
【潜力:★★★★★】
【灵脉:金(辅助型策略效果上升)、水(水系策略效果上升)】
【适性:兵法(a+)阵法(s)奇谋(a)战略(a+)】
ps:
(兵法:代表精神天赋能力,越强可习的计策种类越多)
(阵法:代表排兵布阵的战阵能力,越强阵法效果越强)
(奇谋:代表策略战术能力,越强策略的攻击性越高)
(战略:代表统筹谋划全局的能力,越强如‘呼风唤雨’等特殊性策略越强)
【五维:武力78、统帅90、智力106、政治92、魅力78】
【特性:‘远攻奇略’(进行策略攻击时,范围和伤害提高15%)‘一言不发’(未激活);‘破阵强袭’(未激活)】
【军师技:‘八门金锁阵’(作为军师时,所有部队免疫混乱、灼烧、冰霜、中毒、士气下降等特殊状态,且士兵体力恢复率提高100%);)】
【评价:原为游侠,剑术高手,后弃武习文,拜于荆州隐士水镜门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加入曹营。由于其“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终身也没有向曹魏献过一策。主要成就:精通兵法,曾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赢得了新野之战的胜利。】
看完徐庶的天赋信息,赢祁不由感叹,这徐庶果然是个全面型的人才,各方面能力都十分均衡,而且作为新解锁的职业谋士,还多出了一个全新的军师技能,只要认命徐庶为军师,就能获得免疫异常状态的buff,而且还是大秦所有部队都可以共享,这就太逆天了!
赢祁直呼真是捡到了宝,在稍微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后,赢祁便当着众将面前,正式任命徐庶为军师将军。
这是赢祁专门为徐庶设立的官职,也即在军师将军这一官职的加持下,徐庶不仅可以为赢祁出谋划策,还可以掌握兵权,在战时调动秦军所有部队。
赢祁将自己的秦王佩剑和印绶交到徐庶手中,由徐庶来负责指挥眼下这一仗,所有人包括赢祁自己都将听从徐庶的安排。
徐庶郑重的接过印信,然后对赢祁道:“承蒙君上厚爱,徐庶唯以死相报!”
此刻,玉门守军面临的局面其实也并不轻松,虽然经过数日激战蛮人死伤惨重,但西戎又有二万援军抵达,蛮人的兵力再次具备压倒性的优势,预计明日将会再次发起进攻。
好在秦军的援军也终于赶到了抵达玉门关,守军的力量也及时得到了补充。
三千秦武弩卫,这基本是目前赢祁手中的全部兵力了,此刻也全部交由徐庶来指挥。
徐庶让新到的援军全部隐藏在玉门关内,千万不可走漏风声,秦武弩卫将作为决战的奇兵,一举击溃西戎蛮军。
这便是守军的优势,在玉门关上,居高临下,西戎大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秦军的监视,而秦军却有玉门遮挡,蛮人根本就无法得知关内守军的虚实。
而且这次援军的到来,还给赢祁带来了一个惊喜,那就是守城的利器重型床弩,这些原本是以前雍城城头上设置防守用的床弩,不少已经破旧不堪,甚至有部分已经无法使用了。
但简雍和孙乾紧急召集工匠将其中还算完好的床弩进行修复,经过连夜不停赶工,一共修好了十余架,然后便全部运送到了玉门关。
这些床弩利用绞盘的力量发射,使用的重型弩箭就有两米多长三指粗细,射程甚至最远可以达到三百步开外,威力可谓十分的恐怖。
“公佑和宪和这次立了大功,等回去之后我一定重赏!”看见这些运来的床弩,赢祁大喜过望,有了这些守城利器,明日和西戎大军的决战便又增加了几分胜算!
此刻徐庶也是同样惊喜不已,立刻便让人开始组装床弩,然后搬运到玉门关墙上,明日定要让西戎蛮人好好领教下床弩的威力。
此外,徐庶再次做出了安排,玉门关后山的岩壁间有一条隐蔽的小路,可以通往关外,于是徐庶便让薛仁贵领五百精锐趁着夜色从小路出关,悄悄绕到敌人身后隐藏起来,只待明日大战,再突然杀出。
而剩余的骑兵则全部交由赢祁统领,同样隐藏在玉门关内,等待信号出击。
最后徐庶今夜命高顺带领一队人马在关内进行故意喧哗,做出大队人马驻守的模样,同时在关墙上多设火把照亮关墙,但又不得派一人防守,而火把也任由其燃尽熄灭,不必去理会。
部署完这一切之后,高顺不免感到疑惑不解,于是向徐庶请教道:“军师,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想要请教?”
徐庶手摸短髯,笑道:“高将军有何不解,但讲无妨。”
高顺继续说道:“军师让末将人等装作大队人马混淆视听,这我能明白,但为何又要多设火把,却又不让多派人手防守,这样不是告诉敌人玉门关内防守薄弱吗,岂不自相矛盾?”
“蛮人虽然不通兵法,但却十分狡诈。”徐庶微笑着解释道:“若关内寂静无声,关墙上却防守严密,那蛮人定然会看穿我方守军不足,故意布下的疑兵之计。但如果人马喧哗,但关墙上却故意防守松懈,以蛮人多疑的天性,便会分不清到底我方虚实,是故作疑兵?还是埋伏兵马的诱敌之计?”
“如此一来,敌人在迷惑中,只会犹豫不决,而不敢贸然来攻,这样既疲惫的敌人,又给我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来部署战场和积蓄体力。”
“原来如此!”高顺恍然大悟,然后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又为何任由火把燃尽,却又不去继续点燃呢?”
“这个嘛...”徐庶微笑道:“自然是为了让蛮人误以为我军已经连夜逃跑,而玉门关内已空无一人,是为引诱敌人来攻而已。”
“故而此计为连环计,疑兵之计为真,诱敌之计亦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