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个仪器不断的在空中盘旋,秦教授的车辆也离开了现场,返回了庄园。
而杨教授一行,加上若干的护送车辆,则浩浩荡荡的向洛城方向驶去。
刚刚下车的钱多还没来得及站定,就被秦教授叫住了。
“这一周不要外出了,在数据没有出来前,我需要你们绝对的安全和可控”
秦教授一改往日的祥和,非常严肃的对钱多和梁队说道。
“好的,没问题”两人同时回答。
“另外,今天下午可以放松了,如果有线索可以找我,没有线索可以在草地上打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秦教授和蔼的表情又回来了,仿佛在跟自己的孩子说话那般的亲近。
他的话惹得钱多梁队露出了笑容,虽然二人到现在都不知道,这实验室要干什么,但是他们最起码感觉到,秦教授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用过午餐后,各自散去,秦教授,钱多和梁队也分别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而助手们,则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盯着屏幕上的数据,一丝也不敢懈怠。
此时的秦教授接到了来自杨教授的电话。
“秦老,实验室有消息了,那个未知物体的重量增加了”杨老的声音传来。
“什么?什么时候发现的”秦教授急切的问。
“刚刚,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此物体的反应条件,好消息啊,有可能是电离子的能量使其本身的质量增加了”杨教授兴奋的回答道。
“增加了多少?”秦教授继续问道。
“0.2g”杨教授回答道,
“反复确认了吗”秦教授有些担心,
“嗯,复核了多次”杨教授继续说道。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你实验的时候呢?”秦教授更加疑惑的说道。
“我们前期进行的推测,如果这个物体具有存储性,那他一定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某些变化,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他具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所以我们走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升温测试,发现在38度以下,他的质量稳定,把温度提高到39度的时候,他的质量增加了0.2g”
“一定要注意安全,按照这个发现继续研究,注意升温频降到最低值”
秦教授说着,又想到了什么又说道。
“把实验室转移到西浦山去,那里有一间空置的实验室,”
“好的,明白了”
杨教授理解秦教授的意思,这个不明的物体,实验下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目前的实验室离城市仅仅只有50公里。为了安全起见,搬离到西浦山是最好的选择。
秦教授挂了电话。陷入了沉思。1摄氏度。增加0.2g,也就是本身质量的十分之一。难道是温度可以激活它存储的电粒子吗?
总之是有了突破,有了变化,就是一件好事,秦教授在房间来回踱步的思考着。
年龄的增长,长时间的思考,使她有些倦意,便歪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实验室人员则按照指示,将这个不明物体转移到了距离市区200公里的西浦山实验室。
简单的一阵收拾之后,实验人员便急不可待的对其进行了再一次测试。
这次的升温单位精确的控制在了0.1°c。
随着密闭器皿内的温度每次的升高,检测人员有了更加匪夷所思的发现。
温度每增加0.1°c,物体的质量就会增加0.02g,当温度增加到1°c时,此物体的质量增加了0.2g,但是当温度下降,这个物体就会又恢复成原来的2.03g。
升温,就增加重量,温度恢复到38°c以下,则保持2.03g的质量。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物质?研究人员下定决心,继续升温。
可是当温度上升到40°c时,不明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增加0.4g
“嗯?”众人发出疑问,继续!!
目前温度41°c,不明物体质量增加0.8g。
温度42°c,质量增加1.6g。
温度43°c,质量增加3.2。
温度44°c,质量增加6.4。
温度。。。。
温度。。。。
温度50°c,质量增加409g。
几何倍增?
增加到50°c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将近一斤重?这么小的一个物体,怎么可能,这不符合常规,不符合科学。
实验到这里,研究室的人员不敢再贸然行动,因为如果这么升温下去,当温度达到100°c时,理论来讲,这个物体的质量应该在两亿九千多吨,这无法想象。
于是实验人员将温度重置,看着慢慢减少的物体质量,拨通了杨老的电话。
“杨老,每升高1°c,实验体呈0.2g的几何倍增,我们到了50°c,已经达到惊人的409g,没敢再继续下去了”
“你说什么?”已经在洛城布置完探测设备的杨老在返程的路上,被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
………………分割线………………
要上推荐了,祝各位看官老爷阅者得财,财源不断。
这本书经过两年的构思,终于在今年决定把它写出来,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也不一定在某些知识点上就一定是准确的,希望各位加入书架和追更的朋友能留下你们小小的脚印,让我看到你们在,如果有意见或者批评,可以畅所欲言。
喜欢的朋友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