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再次招工(1 / 1)

第一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16岁以上;第二条,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第三条,服从管理,听从单位安排,认真完成工作;第四条,有文化优先。招工的消息,就像一种飓风,短短的一个小时,就刮到了附近几个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的老乡,就算再忙,也要抽空出来,探讨一下这个招工的条件,对比一下自家的条件。第一条,年轻力壮的小伙子,16岁以上,这个算什么条件啊?很多小伙子直接忽略这个条件了,没有16岁,谁敢自称自己是小伙子啊?既然是小伙子,当年是年轻力壮呢?是不是应该加个上限啊,比如说40岁以后的大叔,已经不是壮劳力,就不能过来和我们抢饭吃吧?第二条,吃苦耐劳,这个也算条件吗?废话,农村的小伙子,都是种田的出身,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分,挥着胳膊挖地,站起身子挑担子,干苦力,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啊?要说自己不能吃苦,那么天底下还有能吃苦的人吗?有奉献精神是什么啊?管他什么呢?反正人人都有,大不了多干活,这个总算有奉献吧?第三条,服从管理,听从安排,这不是废话吗?老祖宗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吃人家的饭,受人家的管,这个当然没有问题,总不能找个白眼狼,吃谁的饭,还骂谁的娘。招工是干活的,不能找个大爷回家伺候着吧?怎么可能这点觉悟都没有呢?认真完成工作,这个是必须的,要是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不用领导发话,自己马上滚蛋,谁丢的起那个脸啊?至于第四条,有文化优先,哎,这个有点头疼了。不管头疼不头疼,这次招工的条件摆出来了,想进养殖场的大门,看看你的条件怎么样,是不是符合条件?废话,这个条件一点也不难啊?自己怎么也符合这个条件啊?呵呵,是吗?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很多,几个乡镇加起来,几千人都有,可是养殖场需要那么多人吗?养殖场,那是养猪和养鸡的,不是养人的,几千人都满足这个条件,可是,养殖场只要60个人啊?老乡,能够活到现在,当然不是愣头青,也不是啥事不懂的傻子,虽然养殖场的招工条件很简单,可是,想进去那个大门,那可不简单。张金秋做事比较稳妥,已经和周围的几个土霸王打个招呼了,天镇有12个土霸王,每个土霸王有2个名额,加上东湾大队的潘明飞,李塔大队的李明山,东棚子大队的张建明,一下就去了30个名额了。当初答应好刘志坚的,养殖场要是招工的话,要考虑镇上的难处,所以还有给镇上留一些名额,说实话,现在镇上待业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多的有点影响镇上的稳定了。没办法啊,镇上的很多店铺,门面,还有一些手艺人,基本都没有工作了,没有工作,那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只能饿肚子了。还是新公家好啊,大家饿肚子不担心,可以找领导么,领导要负责解决大家饿肚子的问题,现在是新社会,总不能让大家饿死吧?再说,镇上的刘志坚,对养殖产的工作确实非常支持,就算礼尚往来,招工的时候,也要考虑刘志坚的需要。以前,招工的事情,都是傅学华的负责的,现在张金秋接手了,那肯定要更加小心,总不能自己刚接手,就把镇上的一号二号得罪了吧?得罪了地方的父母官,以后他们不配合养殖场的工作,处处为难自己,那么张金秋这个副场长,还能当多久呢?有的时候,想做点事情,确实挺难的,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感受,招工的名额虽然多,看起来60多个呢,可是,加上镇上的20个名额,一下子去了50个名额。哎,还没有怎么开始,就剩下10个名额了。再说,招工的时候,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庞然大物,那就是傅家,养殖场虽然不是傅家的,可是,要充分尊重傅家人的意思啊。哎,张金秋忍不住叹气了,不招工还好,一招工,自己的烦恼更多了,现在,因为招工的时候,自己反而像坐在火山上了。昨天,张家的族老找到自己,让自己安排几个张家的小伙子进入养殖场,虽然红山大队有两个名额,可是张伟也要考虑其他大队干部的意见吧?团结大多数人么,张伟是红山的土霸王,在红山的威信很高,可是,威信高,不代表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吧?再说,张家的好处已经很多了,张金秋是副场长,张伟是土霸王,还有上次余尚勤,也是因为是张家的关系才去了省城,那些都是张家的好事。人么,不能吃独食,张伟当然也不能太过分了,所以,张伟这次把红山大队的两个名额的决定权交给别人了。张家的族老当然理解张伟的苦衷,所以,张家的族老都找到了张金秋,当初张金秋能够抢到养殖场的名额,那是张家的恩情。现在,张金秋成了副场长了,当然要回报张家了,张家的要求不高,只要给张家两个名额就行了。有烦恼的,当然不止张金秋,天镇的土霸王,也是一样的烦恼。以前,没有名额的时候,土霸王充满了羡慕,可是,现在有名额了,羡慕都变成烦恼了,因为找上门的人太多了。大家又不是孤家寡人,谁还有本家吗?本家的人,盯着自己,农村毕竟是宗族社会,有事情,还是依靠本家才行。有本家,还有亲戚呢,谁家不是一大串亲戚呢?亲戚找上门啊,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你手里的名额,而且一大堆亲戚啊,给谁不给谁,都是头疼的事情。亲戚还没有走,好朋友也上门了。能够当然土霸王的人,人缘肯定不错,多少有几个关系很铁的兄弟,铁兄弟啊,也找上门了,看你怎么办?本家,亲戚,兄弟,有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些老一辈的人情,本来大家都在头疼夏收和夏种的事情,可是,现在都在头疼这个名额了。很多人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去要那个名额,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