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落地生根(1 / 1)

穆扉云敲门:“老周,老周。”

卧室的周无用回答:“睡啦。”

穆扉云大声道:“生气了,小心眼,出来。”

周无用问:“什么事?”

穆扉云说:“出不出来,打一个电话给王红,我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无奈之下,周无用走出卧室,穆扉云说:“给我拿个主意。”

“我,给你拿主意?”

周无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穆扉云说:“记得关明吗?”

“啊。”

周无用笑了,那个慷慨的家伙。穆扉云说:“他死命追我。”

“恭喜。”

穆扉云柳眉倒竖:“看我笑话?”

“看,还是不看?”

周无用略带嘲讽。穆扉云脸一红,演艺广场发生的事周无用就在现场,不存在看与不看。穆扉云离家的原因并不复杂,她自幼出国求学,十年间很少回国,父母每年飞过去探望。今年穆家生意出现滑坡,关家提出收购,本来谈的一帆风顺,不料,穆扉云的母亲拿出她的照片炫耀并透露年前回国,关明一见倾心,关家立刻上门提亲。穆家不希望女儿过早出嫁,更没有看中关明,穆家进退维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穆扉云母亲提出两个孩子先见面,由孩子自由选择,关家同意,但穆扉云不同意,大闹一场,千里迢迢学成归来竟变成送上门的相亲对象。周无用说:“我以为多大的事,这么点事不至于离家出走。”

穆扉云很气愤:“这么点事?人一辈子有几件大事,给我说来听听。”

周无用说:“你么这蛮横,关明不会看上,三分钟热度,追求跟结婚两码事,王红说的在理,见一面又不会死,两家都能保持颜面。”

穆扉云说:“谢啦,借你吉言,问题是关明阴魂不散,从我落地就开始跟踪,简直无赖一个,我堂堂留学生,怎么可能跟这样的流氓相亲。”

周无用说:“这不怪关明。”

穆扉云瞪大眼睛:“什么?”

周无用说:“别急眼,我问你,目前为止,你和关明有没有实质性接触?”

穆扉云没好气道:“他想的美。”

周无用拍拍巴掌:“对啊,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明的方法确实拙劣,他再有钱,也不会变成骑马的勇士,只能死缠烂打。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出现在烛光晚餐,打扮成彬彬有礼的绅士说一堆肉麻的话,关明的素质决定追求的方式,所以我说,关明没有越界。”

穆扉云发愁:“见他就烦。”

周无用说:“从道理上讲,你没错,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入乡随俗,这个属于文化的差异,关明肯定配不上你。”

穆扉云说:“你到底那头的,我觉得你是关明派来卧底的。”

周无用心平气和道:“我只是在讲道理,你可以有不同见解,这种事没有对错。举个例子,我们大学里有个校花,相貌非常出众,每天都有追求者上门骚扰,有时候做的确实过分,半路拦截,上课扒窗户,宿舍楼下出现莫名其妙的花阵,你不能说他们都是坏人吧。”

穆扉云好奇的问:“后来校花跟谁啦?”

周无用晕了,什么脑回路,我跟你探讨校花的归属?穆扉云追问:“王红算不算不校花?”

“你是校花。”

清晨,周无用沿柏油路向南跑步,天空晴朗,远山的轮廓悠远安详。昨天晚上,王红的暗示符合他的预感,潮水退去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杨凡凡就是那个没穿泳裤的。现在,命运发生改变,曾经拥有的一切有可能失去,我不适合游走云端,周无用嘲笑自己,周无用朋友不多,加起来不到十人,都是金融界的精英,后起之秀,只要周无用开口,重新找一份高薪工作轻而易举。坐在电脑前喝茶,发呆,分析数据,买卖交易,打没完没了的电话,过一种现代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不回去,我已经厌倦,周无用一边奔跑一边思考,落地生根,根在脚下。进入杨凡凡的公司后一切从零开始,得到重用则因为周无用的实力。杨凡凡布局一只股票,送来资料供周无用研究并写出可行性报告,周无用花了三天三夜将报告交给杨凡凡。“yes,no?”

杨凡凡根本不看,将报告放进文件堆。“yes!”

杨凡凡说:“项目取消。”

周无用不理解:“为什么?”

杨凡凡说:“合作伙伴不靠谱,做过老鼠仓。”

周无用说:“在主力机构眼里,我们就是老鼠,他们正在集中筹码,我们可以自己吃进。”

杨凡凡说:“自己吃进?我们有控盘的实力吗?”

周无用说:“有主力机构在,可以搭顺风车。”

杨凡凡说:“所有的信息随时变化,合作伙伴有当托的嫌疑,根据我的判断,这次有可能进去当炮灰,替别人站岗,主力明吃暗放,有离场的意图,进去就被埋。”

周无用说:“这家公司经营优良,上半年亏损,下半年业绩报告绝对能显示赢利,低位横盘四个月,下跌空间有限,他们出,我们进,而且场外的资金虎视眈眈,控盘主力不会轻易退出。”

杨凡凡说:“我懂你的意思,提前布局,可是我们不是散户,买了回家睡觉,时间换不了空间,光利息就能压死你。”

周无用说:“机会错过一次少一次。”

杨凡凡问:“你的根据在哪儿?”

周无用说:“大势向好,即使我们不做,别的资金也会介入,价格是抢出来的,目前股市僧多粥少,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投资理念。”

如果老板不是杨凡凡,周无用肯定放弃自己的想法,毕竟,那是一笔巨资。最后他将杨凡凡说服:“股票是公开市场,不能总靠内幕消息操作,这次我们使用自有资金。”

结果不出所料,周无用判断准确。后来,杨凡凡极其重视周无用的意见,周无用又替他挽救一场危局,杨凡凡看中一只股票,这只股票连续下跌数月,业绩亏损到了摘牌的地步,然而嗅觉灵敏的资金悄悄进场,等待并购重组,一旦成功,股价绝对一飞冲天。周无用第一桶金就得益于此。投资人组团赶到上市公司调研,俩人随队前往,消息真实可靠,这倒不是研究的结果,而是公开的信息,只不过亲眼得到证实。但是有一点,股份公司所在的城市不希望省外部资金收购,他们将竭尽全力保留一个上市份额。股票市场刚刚起步,每一个股票名额非常宝贵。这种情况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非黑即白的博弈。周无用建议放弃。对于亏损的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是一个趋势,但是,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游资讲究快进快出,没等待的耐心,何况未来的变数极大。比如拔河,通常一定会分出胜负,假如绳子断裂,游戏如何进行,周无用嗅到危险的味道。明明桌上摆一块肉却不能下筷子,杨凡凡不舍,前期的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资本的力量不是万能的,周无用警告,不赚没握的钱,即使最后重组成功。虽然杨凡凡信奉富贵险中求,还是选择相信周无用,前期投入化为泡影,为此遭到同业者的鄙视。周无用全心全意扶佐他的事业,两人没有利益冲突,他没有理由不相信。结果,这家股份公司兼并重组失败,价格再此腰斩,暂时停牌,所有介入的资金高位站岗,应了那句话,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习惯钻营的机构往往忽略公开信息,愿意相信从天而降的内幕信息,更愿意攒鸡毛凑掸子到处煽风点火为自己博取舆论的红利。如果杨凡凡听从周无用的理念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