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明知故问(1 / 1)

场面一度紧张起来,李世民眼神冰冷,直盯着跪在地上的贪官污吏看了又看。

可是让这些人吓得不轻,一个个的心思惊恐,身子不住的颤抖。

“陛下,我们也只是一时糊涂,还请你开恩啊!”

“是啊,我们都是被猪油蒙了心,这才是犯下如此大错,还请陛下放我们一马。”

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却是不能说动李世民分毫。

这一刻的李世民只想要把这些人严肃处理。

“全部乱棍打死,以儆效尤。”

李世民声音阴冷,一字一顿的说了出来,可是对这些官员厌恶到了极点。

更是想到了开始的时候他竟然还对他们那般赏识,李世民都觉得是自己瞎了眼,如若不然的话也不能看错。

听着他说完,李愔立马就让亲卫动手,生怕再有变故。

可是没有给这些贪官污吏开口辩解的机会,就见着他们在一声声惨叫中命丧黄泉。

李愔嘴角微微勾起,终于是达成所愿,这一刻内心无比痛快。

而站在一边帮着李愔安排好这一切的李恪更是高兴不已,能够惩治这些贪官污吏可是他的夙愿。

魏征更是抓准了时机,直接就拜了下去。

“陛下圣明!”

随着他的一声高呼,许多官员纷纷附和,场面一度浩大。

李世民的脸色这才有所好转,却也是显得冰冷。

便见着他看了一眼已经被杖毙的官员,眼神厌恶。

随即就给目光看向了一众流民。

“你们都是朕的子民,却因为朕的失察而受苦,朕的心里百般有愧!”

李世民说起话来,眼神动容,直让一众流民感恩戴德,纷纷跪下来磕头不断。

“苍天有眼,陛下明察秋毫,终于是除去了这些祸害!”

流民之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痛哭出声,可是知道他们的苦日子熬出了头。

见此情景,李世民多有心软,当即就给几个大臣叫了过来。

“当地民生如此困苦,朝廷是干什么吃的!”

李世民厉声质问,立马就让大臣们心惊胆颤起来,可是知道这种时候必须要拿出来实际行动才行。

一个大臣当即建议给万年县拨款,好暂时解他们的难处。

李愔听了以后也是点头认同,便和李世民建议道。

“儿臣也觉得如此最为妥当,还请父皇批准。”

李世民十分欣慰,便直接答应了下来,就要从国库里拨出来一笔银子专门帮助万年县恢复民生。

流民们一听这话,纷纷欣喜若狂,更是对李世民感激不已。

也有不少人对李愔尊敬有加,心里头清楚他们能有如此好的结果,全靠着李愔的帮扶。

李世民也看出来了他们的心思,便直接让李愔留在这里一些时间,好给当地的形势彻底稳定下来。

三天后……

朝会开始,李世民面带着冷笑坐上了龙椅,却是让在场的不少人担忧起来。

虽说祭祀时候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天,可他们却知道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从万年县回来的李世民看似没有怒气,实则是在等待机会,而今天的朝会上便有一丝危险的气息在朝着他们逼近。

“陛……”

礼部侍郎刚想要启奏就迎上了李世民戏谑的眼神,顿时心头一惊,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一种不好的感觉便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

果不其然,就听见李世民语气嘲讽,直把矛头对准了礼部侍郎。

“爱卿前些日子在祭祀一事上忙前忙后,可真是劳苦功高。”

李世民话音落下,满朝文武无不大惊失色,哪能不知道李世民这个时候提起来祭祀一事意味着什么。

就见着礼部侍郎身子一软,直接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如同丢了魂一般,他最害怕的一刻终于还是来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随即就让王德宣读了对他的处理,革职查办,更有抄家问斩。

一时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生怕这件事情牵连许多,礼部尚书更是首当其冲。

可李世民却是出人意料的没有再有其他举动。

或许在他的心里也十分明白这件事情牵扯太广,若是全部追责也不现实。

便要给礼部侍郎问斩,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好让朝廷之上的歪门邪气能够有所收敛。

顿时群臣拜服,可是对他的手段深深佩服。

而另一边,李世民却是没有忘了有过必究,有功必赏这一准则。

直接就点了李恪和魏征两个人的名字,一番夸赞之后更是赏赐许多。

可是让二人高兴不已,纷纷领旨谢恩。

安排好了一切,李世民这才是满意的笑了起来,便让王德宣布了退朝。

“皇上,先前你答应了杨妃,要去她那里用膳。”王德靠近过来小声地提醒了李世民一句,直让他露出惊讶之色,想了想这才是确定有这么一回事。

“看朕这记性,若不是你提醒就忘记了这事。”李世民立马让人准备銮架,直接就去了杨妃宫里。

正是吃食的时候,李世民却沉着脸色,可是让杨妃的心里头一阵疑惑。

“陛下可是有什么心事?”杨妃试探的问了起来,又哪能知道李世民沉浸其中,压根就没有听见她的话。

杨妃便不敢多言,只等着李世民回过神来。

许久,李世民眼神一亮,似有精光闪过。

“朕总觉得哪里不对,想来想去这事还要问到太子的头上。”

李世民想起来这段时间李愔的种种表现,就觉得他知道所有的事情,不由得沉下去心思。

吃完了饭,李世民就立马让王德去给李愔叫来,非要和他当面对质一番才行。

一边坐着的杨妃目光惊讶,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李愔哪里做的不好惹了李世民不高兴。

便时不时想要开口替李愔求情一番。

可李世民却是苦笑不已,只等着李愔过来和他对质。

不多时,李愔神色匆匆赶了过来。

便事先猜想到了李世民的意图,当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父皇这么急着找儿臣过来,不知道是有什么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