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1 / 1)

园林之中,歌舞升平,李恪便同李愔相对而坐,举杯共饮。

一开口,便是让李愔心思沉重起来,随即苦笑着说道。

“自然是知道的,皇上一道旨意直接下到了卫王府里,长安城中都已经快传疯了。”

李愔说罢以后,李恪便轻笑出声。

“那六弟既然知道,皇兄倒是想听听你的意思。”

“如今李泰重获自由,对于你我恐怕是恨之入骨,这其中的深仇大恨六弟应该清楚。”

李恪心中忧虑,忍不住的提醒起来李愔,却是见他一脸的无奈。

“皇兄,这其中的道理我都知道,可解除圈禁是父皇的意思,我们干预不得。”

“至于对付卫王,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怎么看都要从长计议。”

李愔叹了口气,深知如今的李泰行事更为谨慎,岂是那么容易对付。

听他说完之后,李恪也是心思一沉,顿时没了办法。

“那就任由他在朝堂之上出尽风头,之前的仇和恨就都不算了?”李恪多有不甘,一开口就惹得李愔笑出声音。

“当然不会。”

“皇兄,从长计议可不是既往不咎,我的意思是如今的局面只要有个好的法子,才能给卫王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浮现出来,直让李恪听了之后心头一颤。

可是给李愔佩服的不行,眼神里多有惊讶,便仔细询问起来。

李愔神秘一笑,就给李恪使了个眼神,趁着歌舞升平无人注意过来的时候,让他给身子贴近了一些。

“皇兄,当是如此……”

李愔开口,就给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便见着李恪的眼神越来越凝重,随既脸色惊喜。

“还得是你!如此办法,甚好!”

李恪放声大笑起来,可是被李愔的一番话万全说服,便亲自给李愔把酒满上,又要畅饮。

李愔摆了摆手,却是有些不胜酒力,直给李恪的好意推脱掉了。

李恪不由得笑了起来,也不强逼李愔,只是随和道。

“那就一起来观赏歌舞,这等绝色可是皇兄费尽心思给你找到的。”

李愔失笑出声。

可是在李恪这里耽搁了许久的时间,等到离开的时候已然是很晚了。

李愔一个人走在街头,直听着前面有人轻声哭泣,顾不得许多李愔便跑了过去。

“干什么的!”

李愔一过去就见到有人正在欺负一个弱女子,立马就看不下去了。

那人一回头,竟然是李泰府上的门客,李愔曾经见过一面。

好啊!

李愔脸色阴沉,就要给他捉了见官,趁着天黑做这种龌龊之事可是万万不能饶恕。

门客也认出来了李愔,吓得脸都白了,拔腿就跑,可是一下子就给酒醒了。

“真是喝酒误事,这要是让殿下知道了,还不得打死我。”

门客心中骇然,可是知晓李泰如今的意思,压根就不准备同李愔大动干戈。

若是因为他今日的事情留了把柄在李愔的手里,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

巷子里,李愔却是忙着照顾受惊的姑娘,才眼看着门客走脱。

心里头不经定了心思,有朝一日一定要和李泰好好清算一番,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事情最后都要归在他的身上。

“谢谢公子救命之恩。”

女子哭泣不止,直惹得李愔心疼,就掏了几两银子交付在她的手里。

更让女子感恩戴德起来。

李愔叹了口气,也就是因为自己今天撞上了,若不然这女子定然会被李泰府上的门客非礼,一辈子就要被毁。

告别了女子,李愔径直回了太子府去,却是感觉身体万分疲惫。

明天可还要去帮着李世民处理政务,想到这里,李愔倒头便睡。

第二天……

李愔早早的就起来了,直让管家一阵牢骚。

“陛下也真是,非要折腾的你也一夜睡不好。”

不等他话音落下,李愔便赶紧给了他一个眼神,却是让他心头一惊。

“老奴自己掌嘴,是老奴嘴碎了。”

管家后怕不已,敢这样编排皇上,若是被有心人听去了,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愔点了点头,也只是想要提醒一下管家,见着他如此受用便也放下心来。

“我先去上朝了,府里的大小事务你都盯着点,有啥事等我回来再决断。”

李愔说罢,管家当既保证下来,就让李愔把心放到肚子里。

朝会很快就开始了,李世民高坐在龙椅之上,就听着殿上的大臣有事启奏。

工部侍郎最先请示起来。

“陛下,如今洪灾泛滥,工部想要修缮堤坝,可没银子啊!”

工部侍郎脸色为难,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可是在工部众多官员的身上应验。

哪怕他们有再多的治理法子,可只没银子这一条便给他们所有的想法都破灭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脸色当既就沉了下去,直朝着工部侍郎看了过去。

“国库一年拨给你们那么多银子,都干什么去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可是没有想到耽误赈灾的原因如此直白。

工部侍郎顿时委屈不已。

“陛下,今年修桥修路,修陵墓,一件件的哪个不要钱。”

“工部是真的没办法了!”

他说罢,工部的其他官员纷纷跪了下来,直让李世民陷入了为难之中。

怎么都没有想到事情如此棘手,便不由得朝着李愔看了过去,想听听他的看法。

如今的李愔身居太子之位,自然是站在群臣前面,听着李世民开口以后当即眼神一紧。

随即便开始思虑,可是清楚想要筹措银子,十分艰难。

有了!

李愔突然眼神一亮,便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有个办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李世民神色惊喜,便让李愔有话直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李愔这才是放下心来。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如今态势,银子的筹措应从当朝官员入手。”

“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贪不贪也有不少的银子入账。”

李愔说罢,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