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身败名裂(1 / 1)

冰库之中,寒意透骨,李愔进来的第一眼便整个人都被震惊到了。

所见之处,竟然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足有二十多具。

人数对上了,李愔先前就让人暗暗调查过失踪的人数,左右出入不过一掌。

跟着李愔一起进来的宫廷侍卫也都一个个的傻了眼。

哪怕是杀过人见过血,可眼前这些完全是被虐杀掉的尸体还是在视觉上对他们造成了冲击。

“殿下,这边还有个活口!”一名侍卫在检查的时候突然大叫出声。

直接就让李愔欣喜若狂起来,一秒钟的时间也不敢耽误便去查看情况。

就见那人身上的穿着已经和血肉紧紧的贴在一起,却依稀能辨认出来是个芝麻小吏。

李愔身手探了探,体温尚有余热,一看就是刚刚被扔进来没多久。

“带出去好生看护起来,谁都不能接近。”

李愔当既就意识到这会是除掉李承乾的一把利刃,用好了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侍卫领命,一起给那人抬了出去。

李承乾眼见着事情败露,顿时双腿发软,只感觉到喉咙里干燥的厉害。

“不,是陷害,一定是你们这些狗东西再陷害本太子!”李承乾到了最后关头还不肯承认,李愔倒是不觉得意外。

垂死挣扎的事情,谁都会做。

“太子殿下,今日的事情我会一五一十的和父皇禀告,就看他会怎么处理了。”

李愔嘴角勾起,心里头十分得意,可是给李承乾准备了更大的礼物。

就见着昔日里耀武扬威惯了的李承乾,顷刻间没有了太子的架子,痛哭不已。

“别告诉父皇,你不就是想要太子的位置,我给你就是!”李承乾一脸不甘心的说着。

李愔冷笑一声,随既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你以为权柄胜过一切,可却忘了身为储君,最应该做的就是以民为重。”

李愔对他没有丝毫的可怜,就让侍卫们一起动手,给整个东宫封锁。

就等着李世民亲自过问这件事,如今人证物证齐全,李承乾在劫难逃。

太极殿上,李愔恭恭敬敬的跪着,便给一道折子让王德递了上去。

上面详细的记录了今日在太子府里发生的种种,更有二十三具尸体的来处,一五一十。

李世民就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便怒不可揭,龙颜大怒。

“欺天了!”

“逆子,那个逆子现在在哪里!”

李世民得知了真相,恨不得当场问一下李承乾是怎么做出来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李愔当既回话道。

“父皇,太子殿下身份特殊,儿臣只是让侍卫围住了太子府,不许任何人,出入。”

“办的很好。”李世民喘息道。

皇家的颜面,百姓的愤怒,他都要顾全,此时此刻李承乾已经是块臭石头。

李愔紧紧的低着头,没人看得见他眼里的一丝精光,嘴角微扬的时候分外得意。

时机终于成熟了!

“父皇,儿臣有一件东西要交给你。”

李愔脸色凝重,竟然是从怀里掏出来那封差点害他丢了性命的信,立马就让李世民皱紧了眉头。

“那是什么?”

李世民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心知这种关头被李愔拿出来的书信,意义非常。

李愔也不藏着掖着,便给先前为了给李恪洗清冤屈,冒险进入东宫的事情说了出来。

“父皇,这封信就给我在太子房间里的暗格里找到,里面是他私通兵马总管,陷害吴王谋反的铁证!”

李愔说罢,随既就让李世民心头一惊,就让王德给书信拿上来。

看过之后差点没气的吐血。

“这个逆子,真是辜负了朕对他的厚爱。”

李世民猛地拍了桌子,都不用李愔把幸存的认证带上来就要做出决定。

倒是王德心思活络,着急的咳嗽一声才让李世民停住。

侧过脸来,同他坐着的赫然就是长孙皇后,可在此情此景之下长孙皇后却是脸色分外难看。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陛下,我还是想见见那个侥幸存活下来的人。”

都说孩子是母亲掉下来的一块肉,如今李承乾犯了这样的大错长孙皇后竟然还是狠不下心。

只想着那个人证说的话会有所转机。

可……

人证被带了上来,长安城里低品小吏多如牛毛,这是他第一次面见李世民。

吓得浑身哆嗦,可还是强忍着害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自己的遭遇。

前几天,他外出去办上官交代的事,可正撞见了东宫侍卫抓人。

瞅着害怕转身就走,却是被一个侍卫叫住,搜身无果便带回来太子府里审问。

“他们问你什么?”

长孙皇后眼神犀利,多有期待。

小吏一脸的艰难之色,回忆起来。

“他们用鞭子抽我,还用了夹刑,非让我说出来信的下落。”

“可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信。”

小吏哭诉起来,直让李世民心中的怒火更重了几分。

自然是知道太子要找的是什么信。

随既追问起来。

“朕问你,对你严刑拷打,甚至动了杀人灭口的心,这一系列的事情太子知道吗?”

李世民的心里头也抱有一线希望,却万万没有想到小吏能那么肯定的开口。

“他知道!”

“杀我的命令就是太子亲自下的,他说这事惊动了皇上,要灭口。”

呼……

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口气,心如死灰,一边坐着的长孙皇后也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太子铸下大错,我有过。”

“陛下看着处理就是,这个逆子枉付栽培。”

她一边说着,几滴混泪便不受控制的滚落下来,已然是在心中做了最艰难的取舍。

李世民叹息一声,心知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随既抬了抬手交代李愔去办。

“太子德不配位,朕痛心疾首,先将他关入大理寺中听候发落。”

李愔闻言,心中大喜过望,和李承乾斗来斗去终于是有了结果。

如今太子身败名裂,更是入了大理寺的天牢之中,再无翻身的可能。

只等满朝文武在的时候商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