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机智的魏延(1 / 1)

“叮咚!阿哩义战死,宿主获得死亡碎片两枚,当前共有两枚。”

刚准备夹菜的刘杨一时失神,手中筷箸松掉在地上。

“阿哩义?阿哩义不是在庐江吗?难道有人攻打庐江了?是谁?是刘表还是袁术?”

刘杨脑瓜飞速转动,摇摇头暗忖道:

“不能,若是有人攻打庐江,李严不可能不暴技能啊!莫非是阿哩义外出时出了意外?”

“大王?”

刘振躺了两天,身体已经无大碍,见刘杨突然愣住,连忙捡起筷箸。

“刘振,立即派人去往庐江,问问何家是否已经接到,顺便再探探情况,记住,多派些人,若有情况,立即返回向本王报告!”

“诺!”

刘振虽不知刘杨为何突然想起庐江的事,但也不敢多问,当即出了营帐,去唤使者前往庐江。

······

雷横察觉出崔浩的忧虑,一脸邪气地笑道:

“嘿嘿,小子,白白送死的人可不多见呐,本将给你个机会,立刻下马投降,姑且饶你一命!”

“本将?你们果然不是普通山贼!说,你等究竟是何来路?”

雷横自知失言,不再搭话,心知这小子定不会投降,那就先解决掉他再说。

就在这时,又有一员白袍虎将不知从哪里冒出,见崔浩与雷横斗得难解难分,当即横刀向前,只一刀便将二人分开。

只见那人身长九尺,身披重甲,外罩白袍,星眉朗目,面如重枣,胯下乌骓马,手提龙骨刀,横刀在前,威风无限。

“你又是何人?”

雷横眼看就要力压崔浩,突然又被这人打断,当即怒火冲天,提刀喝道。

那人一脸傲然之色,似乎根本没有把雷横放在眼里。

“某乃南阳人魏延,你们谁是何氏族人?”

崔浩抱拳道:“在下清河郡崔氏崔浩,乃何家武夫人同乡,这贼汉子不知奉何人之命,前来剿灭何氏一族。不知魏延兄是要帮哪一方?”

魏延态度从容自若,说道:“魏某闻平阳王大名久矣,自然是来协助何氏。崔兄弟,你快去那边帮忙,这人交给我了!”

“这······魏兄,此人不好对付,还是你我二人联手先······”

“快去!你再不去帮忙,何家人死光了,咱们可就白忙活一场了。”

崔浩见他胆气过人,态度坚决,也只好去帮助士卒作战。

雷横见二人竟然当着自己面商议谁来对付他,气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虎眼一瞪:

“哇呀呀!你个混球,找打!”

魏延见雷横冲来,不屑一顾,挥舞手中龙骨刀便与之厮杀在一起。

雷横能在四五十合压制住崔浩,却占不得魏延丝毫便宜,酣战了二十余合,不仅没有越战越勇,反而左右见拙,渐渐地落入下风。

雷横眉头紧皱,越打越心惊,终于一刀劈空后,被魏延翻转刀柄抽打在背部,登时吐血直坠马下,却没有摔得狼狈,借力之下,一个翻滚撇开魏延,向着旁边的大河跑去。

魏延冷哼一声:“自寻死路!”

原来那条河不仅长的望不着边,也有近三丈宽,相当于七八米的距离。

若雷横沿着河边跑,即使他跑的再快,也是快不过马的,只有跳进水中,但这河水极深,水流十分湍急,非水性极好之人,不能安全渡过。

而让魏延没想到的是,这雷横既没有沿着河边逃跑,也没有跳进河中,而是借着下坡冲跑之力,微微弓着腰,两眼盯着前方对岸,猛地甩头,迈开大步,一阵箭走如飞的狂跑,速度愈来愈快。

“这厮疯了不成,三丈的河面怎么可能跳的过去?”

魏延对雷横的做法不以为意,想必是要跳远一些,方便游过对岸。

让魏延惊诧的是,那雷横一转眼就到达了河岸,紧接着猛地一跃,两腿向前伸展,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稳稳落在了泥土松软软的河对岸。

更恐怖的是,雷横右手上竟然还提着数十斤重大刀!

“好惊人的弹跳力,莫不是生了一对翅膀?”

跃过到对岸的雷横对着魏延嘲讽大笑,魏延懒得理他,此行的任务可是营救何氏一族,用来讨好平阳王,好为自己谋个立足之地。

当即提上大刀,杀回去帮忙。

没了雷横的袁军哪里抵挡得住魏延和崔浩这两员虎将,逐渐带着残存的庐江兵马和何氏族人占据上风,将对方杀得节节后退。

“可恶,难不成雷将军被人杀了吗?为什么还不出现?”

“不行了!这二人太过凶悍,我等快撤吧!”

两员副将一商议,当即带着剩余的两百余人落荒而逃,迅速消失在了乱林之中,不见了踪影。

既杀退了贼兵,魏延与崔浩在何全带领下前来拜见武夫人。

惊魂未定的武夫人方才也是看到清清楚楚,若不是这二人前来搭救,只怕今日就是何氏一族的灭亡之路。

即使是现在侥幸击退贼兵,何氏族人也只剩下了百余人,基本上还都是老有妇孺。

她先对魏延说道:“魏壮士,你放心,你的意思老身明白,只要见到平阳王,定让他赏你个将军之职,平阳王是老身孙辈,老身说话还是有点用处的。”

魏延喜从中来,若是直接加入平阳王军中,不知何时才能立功坐上将军之位,现在未费多大力气,就获得高位,真是喜从天降,庆幸自己选择来帮了何家一把。

当即展齿一笑,再次施礼谢过武夫人,这一趟可算是没有白来。

武夫人微笑着又对崔浩道:“你可是清河郡崔氏族人?”

崔浩拱手道:“正是,家父崔堂,家兄崔琰。”

武夫人点头道:“怪不得一表人才,原来是崔堂之子,汝兄崔州平亦是清河名士,为何未一同前来啊?”

崔浩道:“家兄也来了,我二人此行都带着家眷,所以不方便去虎牢投奔平阳王,而是直接赶来江东,本想着先去南阳拜会老夫人,谁知半路上听闻何氏举族搬迁······

正巧在此地遇见贼人围攻何氏一族,某虽智谋远不如家兄,但武艺上略胜一筹,所以由家兄在远处看守家眷,某单枪匹马赶来支援。”

“原来如此,既然贼人已退,快去请汝兄长带着家眷,与老身同行吧。”

作为清河郡人,即使多年未曾返回,但名士崔琰的名头武夫人还是听说过的,反而是这个崔浩没有什么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