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却清楚,这四人只有高雄武力值达到了85点,另外三人那才叫一个外强中干,就连杜迁、宋万二人脸上凶煞的表情,都是被刘杨提前训练出来的。
刘杨大步流星,昂首挺胸,笑意中嘴角上翘,左右望了朱儁与徐庶二人一眼,好像在说:
“嘿嘿!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子就镇住了场子?”
朱儁与徐庶相视一笑,徐庶摇着羽扇又摇着头:
“这大王本质上还是个有趣的少年,不过天下人人皆知,大王用了半年时间扫平大半个江东,此时也是震慑十八路诸侯的好机会。”
袁绍听到身后的颜良轻叹一声:“吾不如也······”
众诸侯一时间被刘杨身后几人震摄住了,杜迁宋万还好些,毕竟像马腾、颜良等人也有八尺的身高,只不过这四人站在一起,气势上显得格外凶恶。
导致刘杨已经走到跟前,许多人却仍然没有反应过来。
刘杨也没有说话,就这么望着众人,暗忖道:
“怎么着?还想让孤平阳王先给你们见礼?”
曹操缓缓抽回放在郁保四等人身上的渴慕眼神,侧目一瞧,见袁绍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却无动于衷,似乎在等刘杨先开口。
曹操忙站出来拱手施礼道:“臣骁骑校尉曹操,拜见平阳王殿下。”
曹操低着头,眼睛却在向上抬,近距离的打量着刘杨。
刘杨自然也在仔细观察着曹操,曹老板的大名在后世可谓家喻户晓。
第一印象就是比想象中矮一些,不到十六岁的刘杨已经七尺有二,而曹老板比他还要矮一些,还不到一米七的样子。
第二印象便是长相一般,相貌普通,细眼长髯,但关键就是那双细眼,让刘杨身躯猛得一震,由此产生了第三印象。
刘杨似乎能感觉到这双眸子正在酝酿着巨浪狂涛,一睁开就如霞光万丈,仿佛能直透人的心灵一般,好像所有的人和事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水满则溢,月盈则缺,而曹操无溢无缺,蓄势待发之时,便是他最强势之时!
潜龙在渊早晚翱翔九天,这样的人会心甘情愿做一名治世之能臣吗?
刘杨在心中暗暗摇头:“绝不可能!此乃本王一生之敌也!”
如果刘杨可以选择,情愿与这样的人做朋友,而不是对手!但刘杨知道,此时的曹操,已经向着“乱世之奸雄”迈出了第一步,一步既出,则无回头可言。
“哈哈曹校尉,久仰久仰,无需多礼。孟德兄聚义讨贼,实乃我大汉肱骨之臣,忠诚之心日月可鉴,汉家朝廷之幸也!”
刘杨越来越佩服自己的表面功夫,一边想着:这是我一生之敌,我要弄死他。一边敞怀大笑,称赞其肱骨忠诚。
表情更是收放自如,完全不差那些为官几十年的奸馋老臣们。
这曹操虽然只是骁骑校尉,但这与一般校尉不同,这是汉灵帝组建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论职位和地位,比一些杂号将军还要高一些。
曹操淡然一笑道:“都是身为汉臣应尽之事,何足挂齿,殿下言重了。”
曹操参拜完毕,本该第一个上前的袁绍依然是一副高傲的神态,既不上前,也不说话,而是负手而立,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
袁绍为何这么敌视自己,刘杨心里也清楚,既然他不说话,刘杨岂能吊他?只用这沉稳睿智的眸子紧盯着袁绍,静静地与他对视着。
你袁家地位再高那也是相对于其他人,老子是藩王,老子的老子是皇帝,老子的祖先是汉高祖刘邦,你让老子先去拜你个渤海太守?真以为老子会把你当一回事?
其他人竟也在这般针锋相对的目光中没有上前掺和,刘杨用余光瞥见旁边两人,甚至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趁着一时的沉默,刘杨用意念对系统说道:
“给我查查曹操和袁绍的各项属性值。”
“叮咚!正在查验中,请稍候······
曹操,统率98,武力81,智力97,内政96,评价五星;
袁绍,统率86,武力80,智力80,内政83,评价四星。”
“嘶······这厉害的有些过分呐!98的统率值,比诸葛亮低一点,比周瑜高一点,这属性平均值应该是三国第一了吧?不愧是一代枭雄!
袁绍嘛······单看也是个四星人物,已经很强了,就是和曹操一比,真是差了不少。”
短暂的沉默之后,在其他诸侯疑惑、愤怒、喜悦的眼神之下,袁绍终于耐不住先开口了,不过只是微微一躬身子,说手松垮的一抱拳道:
“渤海太守袁绍见过平阳王。”
“不客气。”
刘杨也是一拱手,简单留下三个字,便不再看他。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既然你对老子有意见,老子屌你干甚?河北双雄了不起啊?河北四庭柱了不起啊?不对,你他娘的现在四庭柱还缺一角,你牛个什么?
老子郁、高、杜、宋四大金刚,吓也吓死你!
郁保四见袁绍如此无礼,顿时沉哼一声,倒也真吓的袁绍身形一颤。
“西凉太守马腾拜见平阳王殿下!”
“徐州刺史陶谦见过平阳王殿下!殿下一路劳累,受苦了!”
“北平太守公孙瓒见过平阳王殿下!”
······
······
身为盟主的袁绍刚一参拜完毕,其余诸侯纷纷上前施礼寒暄,也没人会把刘杨当做一个十五六的少年看待,因为这少年的势力比在场的许多诸侯都要大。
保不齐人家真能挤掉刘协,做了下一任皇帝呢,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不是?
看到众人一个个谦逊有礼,袁绍有些站不住了,此刻他第一次想念他的“好”弟弟袁术,若是袁术在此,一定不会给刘杨好脸色的。
但又不得不说,袁绍此刻有些后悔方才的鲁莽行径,似乎有些高傲过头了,这样下去难免有更多的诸侯对他产生意见,便想着是该收敛收敛了。
与诸侯寒暄过后,刘杨用眼角不时打量着他们身后的那些“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