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下一个目标(1 / 1)

诸葛玄满脸惊愕,他也没打算刘杨会同意,之所以要太守之职,完全是因为打了败仗,被俘虏后心情不爽。

心想,刘杨一定不会同意,这样自己也稍微收敛,显示风度,要个小一点的官,也就没人说什么闲话了。

“大王!这······”

左谋立即想要劝说,毕竟现在豫章太守之职已经许给了朱儁,这老大哥可是刘杨军中的台柱子,万一惹了他不高兴,刘杨军会失去一部分战斗力。

但左谋却突然停住了,因为他说话的同时看了眼徐庶,见徐庶一副高深莫测,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顿时心里发虚,立刻停了下来。

左谋是停下来了,但其他武将却一脸着急之色,朱儁的官职和地位都是仅次于刘杨的,甚得将士们的推崇。

只是碍于刘杨之威,又刚整治过柳元和周泰两个刺头,他们只能干着急却不敢说出来。

诸葛玄嗫嚅道:“大王······是······是说真的?真的······真的要我做豫章太守?”

刘杨咧嘴一笑道:

“是太守,不过不是豫章太守,你方才也说了,孤是大王,必须一言九鼎,既然已经把豫章太守许给了朱老将军,孤又怎么能食言呢?否则不成了自己打自己脸啊!”

“那大王的意思是······”

“会稽或者庐陵。”

“会稽、庐陵?”

“没错,孤的手下,武有猛将,文有贤臣,一统江东是早晚的事,孤在场上这么多人面前许诺你,你还怕孤食言不成?”

以诸葛玄降将的身份,不给他太守之职也属正常,但刘杨偏偏就给了,当然不是因为诸葛玄才华多么横溢,而是想获得小诸葛亮的好感,并且要把他牢牢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

诸葛玄连忙道:“不敢,不敢,诸葛玄既然愿降,定是信任大王的,臣方才冒犯大王,请大王赎罪!”

刘杨摆摆手道:“无妨,诸葛先生能文能武,治理一郡之地绰绰有余啊,将来另有重任在肩时,还望先生不要嫌弃劳累才行。”

却心想:“还不是沾了你侄子的光。”

然后转向小诸葛亮道:“怎么样小孔明,孤是否徒有虚表啊?”

小诸葛亮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嘿嘿,名副其实,表里如一,虚怀若谷,实至名归也!”

刘杨抚掌大笑:“你啊,小词拽的一套一套的。”

又半开玩笑道:“你伯父可是沾了你的光啊!哈哈!”

听到这话,刘振面如土色:“小陆逊······小孔明······我明白了!莫非······莫非主公他······”

刘振猛一拍手,暗忖道:“我说大王怎么舍得给史进赐婚了!奶奶的!是口味变了!”

这一清脆的拍手声,令众人带着疑惑齐刷刷望向刘振。

“刘振,你干嘛呢?”

有时候刘杨总感觉这刘振好游神,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刘振老脸一红,支支吾吾道:

“额······我······对了!大王,我是在贺喜大王又得一员良臣,这样豫章的事就解决了,咱们就可以去秣陵了!”

刘杨摇摇头道:“唉,谁说解决了,豫章西面四县不是还在刘表手里,孤暂时又不想与刘表开战,这四县就犹如一根针抵在孤的胸口,不敢掉以轻心啊!”

每个州、郡都是相接的,即使得到豫章全境,依然与荆州的长沙郡相临,所以刘杨想完全取得豫章郡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完成主线任务。

统一鄱阳郡时,系统并没有提示完成任务,所以刘杨猜测,必须要彻底掌控豫章郡才行。

小诸葛亮眼珠一转,道:“大王,既然这四县是我伯父交给刘表的,伯父又想感谢大王不计前嫌赏识之恩,可去向刘表要回这四县。”

“亮儿······这······”

诸葛玄一惊,这显然不是他的想法,但看到侄子眼中透露出的自信,便知道这小子一定是有什么鬼主意了。

“是的大王,臣愿往荆州,向刘表索要豫章四县。”

刘杨自然看得出来,却不敢放心诸葛玄去荆州,有些犹豫起来。

小诸葛亮似乎能看透刘杨的心思,道:

“大王,听这位姓刘的将军说要前往秣陵,孔明与弟弟、李管家一同前往便是,伯父自去荆州,也不耽误行程。”八壹中文網

刘杨再次惊叹小诸葛亮的智慧,虽然小陆逊也很聪明,但显然小诸葛亮要更成熟许多。

他明明已经看出来刘杨担心诸葛玄去荆州后会反悔不再回江东,他却不明说,而是以自己三人为人质,让刘杨安心。

这样就不会让别人感觉刘杨是个疑心重的人。

“好!既然如此,这跟针能不能顺利拔除,就看诸葛先生了,实在要不回来也不打紧,大不了与刘表打一仗,复阳城之仇可还没报呢!”

诸葛玄施礼拜道:“定不辱大王使命!”

看着诸葛亮、诸葛均二人,刘杨忽然又想到一事,便道:

“素闻琅琊诸葛氏一族贤才辈出,若是再能帮孤请来几位就更好了。

孤观小孔明聪慧无比,孤甚是喜爱,不知孔明是否还有兄长什么的,只要能为孤效力,孤都会委以重任。

待孤平定天下之时,诸葛家族定然功不可没,世代封侯拜将!”

刘杨当然知道诸葛亮还有个兄长叫诸葛瑾,历史上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一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能文善武之人。

虽比不过诸葛亮,但也做到了东吴大将军之职,而且还有一个能力极强的儿子——诸葛恪。

在生儿子这一点上,诸葛瑾是胜过诸葛亮的。

诸葛玄道:“大王真是神机妙算,臣弟诸葛圭早亡,却留下三子,亮儿和均儿是次子和三子,还有长子诸葛瑾年方十七,仍在老家琅琊苦读圣贤,研究兵法之道。

大王若是不弃,可令管家李侃去趟琅琊,招瑾儿前来为大王效力!”

刘杨粲然一笑:“不弃,不弃,那就麻烦李管家走一趟了,对了,要多带些礼品送与诸葛老令公。”

李侃忙跪下说道:“小人遵命!”

“嗯,好,既然这样都回去休息吧,两日之内所有物资整理完毕,然后出发去秣陵!”

“诺!”